下肢冰冷、脫毛、跛行不能拖,搶救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血管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醫師,我爸的腳黑掉了!」家屬焦急的說。
60歲的王伯躺在急診推床上,右下肢已經明顯發黑,小腿前方冒出一個很大的水泡,這是組織缺血的表現。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急性發作可能是有血栓造成阻塞,所以先使用導管進行溶解血栓的治療,但是沒有明顯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智翔醫師表示,因為患者的血栓較硬,單靠血栓溶解劑沒辦法解決,於是採用外科手術取出血栓、恢復血流,成功保住了下肢。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一定要及早處理,才能避免截肢的命運。
周邊動脈阻塞讓下肢缺氧、壞死
下肢血管是容易發生動脈阻塞的部位,許智翔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可能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而漸漸狹窄的慢性變化,也可能是來自於其他部位的血栓造成急性發作。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阻塞較為常見,在一般民眾的發生率約6.9%,急性發作的發生率大概只有0.015%。
無論是慢性或急性的血管阻塞,都會造成肢體的血液供應量不足,剛開始會造成疼痛、行動不便,最終會造成肢體壞死、截肢,甚至死亡。
最常見的慢性周邊動脈阻塞是由動脈粥狀硬化所引起,許智翔醫師說,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就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年齡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因子,大概從40歲以後就會開始進入動脈硬化的階段,一直到70歲之後,盛行率會上升到達14.5%;男性也是危險因子之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這兩個因素是沒有辦法經由人為改變。
其他可以改變的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抽菸造成的風險是非抽菸者的4倍。比較少見的原因是末期腎病變,由於鈣離子代謝異常,會加速血管硬化的速度與硬化的程度。
急性動脈栓塞的成因與危險因子不太一樣,許智翔醫師解釋,急性動脈栓塞是因為心血管系統的某個部位產生血栓,血栓掉落進入血液循環後,最終的終點經常是飄到下肢血管造成急性栓塞。最常見血栓是源自於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是一種心律不整,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而造成全身性的血栓問題,例如腦中風、腸中風、肢體中風。主動脈瘤亦是急性血栓的來源,當主動脈瘤內部的血栓破裂,飄到下肢便會造成急性動脈栓塞。
下肢冰冷、脫毛、跛行,要及早就醫!
周邊動脈逐漸狹窄,流到下肢的血液會逐漸減少,許智翔醫師說,初期患者沒有感覺,直到血流供應無法滿足組織、肌肉的需求才開始出現症狀,例如毛髮脫落、皮膚蒼白、肌肉萎縮、指甲掉落等。
自體感覺的症狀以「間歇性跛行」最具代表性,間歇性跛行是在休息的時候沒有不舒服,但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會感到痠痛不適,必須停下來休息,休息一陣子後症狀緩解,又能繼續走。隨著病情惡化,患者可以行走的距離會越來越短,臨床上會以能否走200公尺,作為嚴重度的分界點。
當下肢動脈阻塞繼續惡化,這些問題會逐漸放大,許智翔醫師說,外在表現改變朝肢體壞死的方向發展,從腳趾末端開始,由原本稍微蒼白變成紫紅色,再變成黑色壞疽,黑色壞疽是不可逆的狀況,而且壞死的範圍會逐漸擴大,影響到更多腳趾,甚至整個腳掌。
自體感覺的症狀惡化,是走路的距離和可以走路的時間逐漸縮短,嚴重時只要走幾步路就開始痠痛,甚至休息、睡覺的時候也會痛,讓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肢體壞死後大多需要截肢,以控制感染,否則壞死的組織會孳生大量細菌,容易造成全身性感染,導致敗血症以及死亡。
「遇到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患者的另一隻腳和其他器官都可能有動脈粥狀硬化。」許智翔醫師提醒,「動脈粥狀硬化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發生在腦部、頸部的血管,可能造成腦中風;發生在腎臟的血管,就會變成腎衰竭,務必要小心!」
積極治療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治療動脈阻塞疾病,必須積極控制潛在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並搭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當血管阻塞變嚴重時,藥物的治療效果會逐漸下降,這時候就需要使用介入性治療,許智翔醫師解釋,目前主流有兩種,一種是導管治療,一種是傳統手術,導管治療類似心導管的做法,利用導管去治療下肢血管,打通狹窄、阻塞的位置。導管治療是微創手術,傷口僅一個小孔,疼痛較少、恢復較快。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導管治療,一般會從鼠蹊部穿刺,放入導線,然後將氣球導管伸到病灶處加以擴張,把狹窄的地方撐開,許智翔醫師說,如果血管嚴重狹窄、鈣化,在撐開之後可能會立即縮回,這時候就要搭配支架把血管撐開。針對嚴重鈣化的血管斑塊,也可以使用斑塊旋切裝置,刮除硬化的斑塊,拓寬血管的管徑。
為了降低病灶位置再次狹窄的機會,可以使用塗藥氣球或塗藥支架,塗藥氣球展開時,能夠釋放藥物進入血管壁,大幅延緩再次狹窄的速度。
「心血管外科醫師不只是會做導管治療,還能做繞道手術,」許智翔醫師說,「繞道手術就好像是開闢一條外環道路,繞過塞車嚴重的區域,可以使用人工血管或拿取自體靜脈來嫁接,繞過狹窄阻塞的部位。繞道手術可以快速且長久的維持血流暢通,是相當有效益的治療方式。」
貼心小提醒
「要活就要動!」許智翔醫師叮嚀,「多走路、多運動,是對於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的最佳預防方式。如果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請務必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升高的時候,患者大多沒有感覺,出現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出事了。」
香菸會傷害肺部,也對心臟血管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讓血管阻塞的速度大幅上升,大概會提早20年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的風險,對健康危害非常大,越早戒菸越好。
若有發現下肢冰冷、痠痛、間歇性跛行等狀況請盡早就醫,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策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5大重點,請周旭桓醫師來說明。
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檢查呢?什麼時候需要做這個檢查?如何執行?這樣的檢查安全嗎? 以下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針對以上家長常見問題做完整說明。
「只要能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和你我差不多,」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強調,「感染者一樣會面臨各種老化慢性病,尤其相較非感染者慢性病會提早十年發生,是需要感染者與醫師齊心面對的問題!」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 貼心小提醒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乳癌患者中約有11%屬於轉移性乳癌〔1〕。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教授指出,越早診斷乳癌,越早接受治療,預後越好,台灣乳癌的5年存活率,在第1期約95.7%,第2期約89.1%,第3期約72.3%,第4期約25.7%〔2〕。 貼心小提醒 參考資料:
「傷口是觀察身體的一扇窗,能夠反應身體的狀況。」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鄭乃禎醫師指出,「出現慢性傷口時,通常代表身體有些潛在的疾病。」 第二種是周邊動脈阻塞,這些病人的下肢動脈有阻塞的狀況,造成末端的血液供應不良,而形成缺血性潰瘍傷口。 慢性傷口不能拖! 善用人工敷料,提升生活品質
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5大重點,請周旭桓醫師來說明。
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檢查呢?什麼時候需要做這個檢查?如何執行?這樣的檢查安全嗎? 以下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針對以上家長常見問題做完整說明。
「只要能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和你我差不多,」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強調,「感染者一樣會面臨各種老化慢性病,尤其相較非感染者慢性病會提早十年發生,是需要感染者與醫師齊心面對的問題!」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 貼心小提醒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乳癌患者中約有11%屬於轉移性乳癌〔1〕。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教授指出,越早診斷乳癌,越早接受治療,預後越好,台灣乳癌的5年存活率,在第1期約95.7%,第2期約89.1%,第3期約72.3%,第4期約25.7%〔2〕。 貼心小提醒 參考資料:
「傷口是觀察身體的一扇窗,能夠反應身體的狀況。」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鄭乃禎醫師指出,「出現慢性傷口時,通常代表身體有些潛在的疾病。」 第二種是周邊動脈阻塞,這些病人的下肢動脈有阻塞的狀況,造成末端的血液供應不良,而形成缺血性潰瘍傷口。 慢性傷口不能拖! 善用人工敷料,提升生活品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久站的工作者,都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常常小腿有青紫色的微血管浮現,甚是血管像是蚯蚓狀的凸出,這不僅影響了美觀,也引發了腿部容易水腫不適。 其實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一種靜脈疾病。當靜脈受到長時間壓迫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完全時,靜脈內壓增加,導致靜脈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流動受阻,靜脈曲張就找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傷寒邪入厥陰,造成下利不止,一天要跑十幾次廁所,「脈反實者」,照理講下利的話脈應該是微弱的,結果脈卻是很扎實,這就是「真臟脈」,是「死脈」,是陽不入陰的情況,一般來說癌症的病人有這種脈,摸到的脈跳的很強很硬,就是東西堵到了,過不去了,都是死,所以體內有長腫瘤,脈都跳的很速。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病人手足厥冷」,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這是陽氣無法通達到四肢,脈應該是微的細的,「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現在脈象除了微細之外,還有時會突然緊一下,緊脈代表有實,有東西堵到了,虛煩的脈就不會緊,所以是寒實(濕痰)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心中指的是膈上的地方脹滿,情緒不安,肚子餓卻無
在行走一段距離後,突然感到疼痛或無力,有可能是「間歇性跛行」。全身的動脈都有可能發生血管硬化或阻塞的事件,發生在腦血管稱為「中風」,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是周邊動脈疾病或稱「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間歇性跛行」是雙腳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因動脈血管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硬化狹窄」。間
一位80多歲的長期洗腎患者合併雙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面對洗腎帶來的不適與維生醫療抉擇,在一場家庭會議中,醫護與家屬充分討論了病況,治療的好處壞處,以及停止洗腎後的預估症狀、存活期等。最終達成了停止洗腎的決議,也提供患者良好的症狀控制,最後在一周後安祥離世。
Thumbnail
先進性血管性傷口是一種複雜的慢性傷口,需要多學科團隊合作的綜合治療。及早發現、進行詳細血管評估和適當的藥物和手術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素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提高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建立完善的護理標準,加強教育宣傳,以減輕這類傷口帶來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今天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極為嚴重與緊急的醫療狀況,主動脈是人體心臟輸送血液至身體各部位的主要血管,當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液流入主動脈的層間,可能導致內膜與間膜的剝離,進而引起主動脈破裂,此時已面臨生死關頭。 急診醫學部主任郭鐘太(見圖)表示,臨床上常見動脈剝離的症狀包括:突發性、非常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slam 注射時是注射進靜脈當中,靜脈通常從皮膚外觀就能看到,能看到紫綠色的管道佈滿整個手臂、手掌裡面的血液都是要被回收到心臟重新充氧的,所以缺氧的血液比較濃稠、顏色也比較混濁,呈暗紅色,靜脈裡會有瓣膜,幫助這些缺氧的血液流回到心臟,從上下大靜脈聚集後流進右心房裡。 心臟每一收縮一下,血就會被送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久站的工作者,都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常常小腿有青紫色的微血管浮現,甚是血管像是蚯蚓狀的凸出,這不僅影響了美觀,也引發了腿部容易水腫不適。 其實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一種靜脈疾病。當靜脈受到長時間壓迫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完全時,靜脈內壓增加,導致靜脈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流動受阻,靜脈曲張就找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傷寒邪入厥陰,造成下利不止,一天要跑十幾次廁所,「脈反實者」,照理講下利的話脈應該是微弱的,結果脈卻是很扎實,這就是「真臟脈」,是「死脈」,是陽不入陰的情況,一般來說癌症的病人有這種脈,摸到的脈跳的很強很硬,就是東西堵到了,過不去了,都是死,所以體內有長腫瘤,脈都跳的很速。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病人手足厥冷」,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這是陽氣無法通達到四肢,脈應該是微的細的,「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現在脈象除了微細之外,還有時會突然緊一下,緊脈代表有實,有東西堵到了,虛煩的脈就不會緊,所以是寒實(濕痰)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心中指的是膈上的地方脹滿,情緒不安,肚子餓卻無
在行走一段距離後,突然感到疼痛或無力,有可能是「間歇性跛行」。全身的動脈都有可能發生血管硬化或阻塞的事件,發生在腦血管稱為「中風」,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是周邊動脈疾病或稱「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間歇性跛行」是雙腳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因動脈血管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硬化狹窄」。間
一位80多歲的長期洗腎患者合併雙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面對洗腎帶來的不適與維生醫療抉擇,在一場家庭會議中,醫護與家屬充分討論了病況,治療的好處壞處,以及停止洗腎後的預估症狀、存活期等。最終達成了停止洗腎的決議,也提供患者良好的症狀控制,最後在一周後安祥離世。
Thumbnail
先進性血管性傷口是一種複雜的慢性傷口,需要多學科團隊合作的綜合治療。及早發現、進行詳細血管評估和適當的藥物和手術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素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提高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建立完善的護理標準,加強教育宣傳,以減輕這類傷口帶來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今天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極為嚴重與緊急的醫療狀況,主動脈是人體心臟輸送血液至身體各部位的主要血管,當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液流入主動脈的層間,可能導致內膜與間膜的剝離,進而引起主動脈破裂,此時已面臨生死關頭。 急診醫學部主任郭鐘太(見圖)表示,臨床上常見動脈剝離的症狀包括:突發性、非常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slam 注射時是注射進靜脈當中,靜脈通常從皮膚外觀就能看到,能看到紫綠色的管道佈滿整個手臂、手掌裡面的血液都是要被回收到心臟重新充氧的,所以缺氧的血液比較濃稠、顏色也比較混濁,呈暗紅色,靜脈裡會有瓣膜,幫助這些缺氧的血液流回到心臟,從上下大靜脈聚集後流進右心房裡。 心臟每一收縮一下,血就會被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