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含有「心血管疾病」共 30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肥胖跟年紀大都是大家熟知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但其實肥胖其實會加速心臟的老化嗎?在分子細胞層級有六大機轉,分別是抑制自噬與蛋白質恆定性喪失、粒線體功能障礙與氧化壓力失衡....等
Thumbnail
✅ 研究發現什麼? 在一項涵蓋 2 100 多名中年男女、平均追蹤約 10 年的研究中,走到 大約 7 000 步/天或更多,與少於 7 000 步的人相比,全死因死亡風險降低約 50%–70%。JAMA Network+2NHLBI, NIH+2 此研究中,步行強度(快或慢)對死亡風險影響不如
冒冒-avatar-img
1 天前
現在我是搭配人壽APP完成一天 7500步的目標, 提供一些回饋 重點要搭配手錶, 我的話就是用 apple watch 讚讚!!
僵直性脊椎炎與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視的關聯!請醫師解說。
一旦體重上升,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減重方式就是節食 但許多飲食心理學的研究已證明:一味靠意志力控制貪吃衝動、用違背自己習慣的飲食方法減重,通常都失敗收場。 尤其在台灣,減肥最大的敵人不是胃,而是小吃>>鹽酥雞、珍奶、臭豆腐、蚵仔煎…… 走不到10步就有一個誘惑在等我們
Thumbnail
1️⃣ 甘蔗本身是水果 含有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礦物質(鉀、鈣、鎂) 吃一小段甘蔗,就能獲得營養 + 慢速糖分釋放 纖維會延緩糖分吸收,所以血糖上升慢 2️⃣ 蔗糖(精煉糖)像「毒藥」的原因 高濃度、快速吸收:精煉糖基本就是純碳水化合物(糖分),沒有纖維和其他營養素 血糖波
Thumbnail
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降血脂藥物的關鍵挑戰 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而降血脂藥物(如 statins、fibrates、ezetimibe)則是臨床常用的治療選項。然而,腎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這類藥物時,需特別注意劑量調整與安全性,以避免藥物蓄積、肌肉毒性或腎功能惡化。
Thumbnail
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CCTA):穩定型冠心病評估的首選策略與臨床轉變 當代心臟學指南的地位與早期歷史 目前,國際臨床指引已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CCTA)列為對有症狀且懷疑患有冠狀動脈疾病(CAD)患者的建議初步檢查。歐洲與美國的指南均指出,在介於中度機率的患者群體中(約 15% 至 85%
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基石:營養科學與生活方式醫學 飲食對全球健康負擔的影響與衡量標準 心血管疾病(CVD)是醫療系統的巨大負擔,其高昂費用與未見改善的健康不平等問題令人擔憂。數據顯示,許多主要風險因素,如高血壓、高 LDL 膽固醇、高 BMI、糖尿病,甚至腎功能受損,都主要與個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其實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比我們煮食的部分營養價值還高呢! 尤其這幾年被醫藥營養界發現或研究的植化素,對身體的保健與抗老功能,比過往我們強調的各種維
Thumbnail
WHO建議: 每日總熱量的 <10% 來自「添加糖」 👉 對成年人約為 50公克(約12茶匙) 為獲得更多健康益處,最好控制在 <5% 👉 約 25公克(約6茶匙) (添加糖=加工食品中額外加的糖,如飲料、甜點、醬料中的糖,不含水果或牛奶天然糖分) 🚨 若超標可能的影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