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科普「血栓」成因,打疫苗不再心驚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血栓在醫學上一直是非常重大的疾病,剛好因為這次腺病毒載體疫苗(AZ、嬌生)所引發的極罕見血栓案例,才讓這個名詞越來越被大眾所重視。

血栓是什麼?

血栓,簡單來說就是血管內的栓塞物質。血栓在不同位置的血管內形成,就會產生不同的疾病。比如在心臟冠狀動脈形成的血栓,可能會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在腦中血管所產生的血栓,可能就會導致中風。細節我們稍後會再提到。

形成血栓的要素

在一般狀況下,血栓為何會在血管裡形成呢?這就要提到鼎鼎大名的菲爾紹三要素(Virchow's triad或triad of Virchow /ˈfɪərkoʊ/),也就是形成血栓的三大要件:

  1. 高凝血狀態(Hypercoagulability):如脫水或服用某些藥物
  2. 血流動力學變化(血液停滯或湍流/Stasis of blood flow):當血流在某處形成一個混亂或停滯的血流狀態,就容易在該處產生血栓。
  3. 內皮損傷/功能障礙(Endothelial injury):血管壁上完整的內皮組織具有保護血管不形成血栓的功能,當內皮損傷,血栓就容易形成。
raw-image

哪些情況可能會讓你變成血栓的高危險群?

一、老化

第一個血栓形成的危險因子為老化,因為人類壽命有限的關係,人體血管的內皮細胞完整性一定會逐年下滑。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會因為器官退化的關係而開始產生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高血脂症等等,這些慢性病的共同特色就是容易損壞血管內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51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 Tin-avatar-img
2021/07/29
請問蒼藍鴿醫師,我明天就要打AZ了,但我曾經有紫斑現象,也常常瘀青,這樣還可以施打疫苗嗎
avatar-img
蒼藍鴿的沙龍
4.4K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你重視知識來源根據,希望汲取醫學新知,歡迎訂閱本專題,讓我來為你把關內容,提供更正確的醫療資訊。我會將艱澀的醫療知識轉譯為大家都能輕鬆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逐一打破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謠言,輔以實例說明,帶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蒼藍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9
親愛的讀者您好: 我是蒼藍鴿,很遺憾告知各位我於此平台要暫時停更的消息。大多數人應該知道,我每週於 Youtube 頻道以及 Podcast 平台皆持續創作醫療衛教之相關內容,由於近期想提升影音的創作品質,所以無法在此穩定發佈內容,故將訂閱方案做些調整。
Thumbnail
2021/12/29
親愛的讀者您好: 我是蒼藍鴿,很遺憾告知各位我於此平台要暫時停更的消息。大多數人應該知道,我每週於 Youtube 頻道以及 Podcast 平台皆持續創作醫療衛教之相關內容,由於近期想提升影音的創作品質,所以無法在此穩定發佈內容,故將訂閱方案做些調整。
Thumbnail
2021/12/27
民眾對於高血壓這類的慢性疾病往往有不少迷思,上一篇文章「開始使用慢性病藥物後,就一輩子都要吃藥了嗎?」破除了慢性病的藥物服用之後就一定不能停的錯誤概念,這次我們要講的主題就是慢性病三高之首—高血壓。 迷思一:年紀越大,血壓自然越高? 迷思二:長期使用降血壓藥物不僅沒有好處,還會傷身?
Thumbnail
2021/12/27
民眾對於高血壓這類的慢性疾病往往有不少迷思,上一篇文章「開始使用慢性病藥物後,就一輩子都要吃藥了嗎?」破除了慢性病的藥物服用之後就一定不能停的錯誤概念,這次我們要講的主題就是慢性病三高之首—高血壓。 迷思一:年紀越大,血壓自然越高? 迷思二:長期使用降血壓藥物不僅沒有好處,還會傷身?
Thumbnail
2021/12/13
基本上所有的慢性病或重大疾病都一樣,當第一次確認診斷之時,大多數的人都會經歷心理學家所闡述的「悲傷的五個階段」。一開始會先否認診斷,接下來會漸漸的進入討價還價期,最後才會接受事實。一個剛被診斷慢性病的患者常常會向醫師討價還價:「啊~醫生~我這個應該不用吃藥吧?」「是不是開始吃藥後,一輩子都要吃啊?」
Thumbnail
2021/12/13
基本上所有的慢性病或重大疾病都一樣,當第一次確認診斷之時,大多數的人都會經歷心理學家所闡述的「悲傷的五個階段」。一開始會先否認診斷,接下來會漸漸的進入討價還價期,最後才會接受事實。一個剛被診斷慢性病的患者常常會向醫師討價還價:「啊~醫生~我這個應該不用吃藥吧?」「是不是開始吃藥後,一輩子都要吃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小到大新聞總說:中風就會臥床、就會越吃越多藥。唉,但突然就要我健康飲食、運動,真的好難阿!有沒有什麼不費力的減藥方法呢?那麼這篇低門檻「血管減齡指南」一定會很適合你。
Thumbnail
從小到大新聞總說:中風就會臥床、就會越吃越多藥。唉,但突然就要我健康飲食、運動,真的好難阿!有沒有什麼不費力的減藥方法呢?那麼這篇低門檻「血管減齡指南」一定會很適合你。
Thumbnail
血管系統在身體各處穿梭,讓血液能攜帶氧氣、養分和各種化學物質到各個器官,是極重要的輸送網路。不過,隨著年歲增長,血管會逐漸失去彈性,血管的構造也開始產生變化,大的血管疾病像是膨大變形,小的血管疾病則會阻塞不通。
Thumbnail
血管系統在身體各處穿梭,讓血液能攜帶氧氣、養分和各種化學物質到各個器官,是極重要的輸送網路。不過,隨著年歲增長,血管會逐漸失去彈性,血管的構造也開始產生變化,大的血管疾病像是膨大變形,小的血管疾病則會阻塞不通。
Thumbnail
李政翰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大多與年紀、老化有關,尤其年紀超過65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發生率就會上升;另外一些容易影響血管健康的問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也都會增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
Thumbnail
李政翰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大多與年紀、老化有關,尤其年紀超過65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發生率就會上升;另外一些容易影響血管健康的問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也都會增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Thumbnail
久坐、久站、臥床、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都會導致血液滯留而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大家要盡量避免。蔡承根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單腳腫脹、疼痛、發紅、發紫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搶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以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Thumbnail
久坐、久站、臥床、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都會導致血液滯留而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大家要盡量避免。蔡承根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單腳腫脹、疼痛、發紅、發紫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搶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以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Thumbnail
洪大川醫師叮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完心臟支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年的雙抗藥物治療,因患者的其他冠狀動脈或同一條冠狀動脈,都可能出現斑塊破裂,而產生血栓導致第二次心肌梗塞,故只要沒有禁忌症,都需使用雙抗藥物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度發生!
Thumbnail
洪大川醫師叮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完心臟支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年的雙抗藥物治療,因患者的其他冠狀動脈或同一條冠狀動脈,都可能出現斑塊破裂,而產生血栓導致第二次心肌梗塞,故只要沒有禁忌症,都需使用雙抗藥物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度發生!
Thumbnail
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血液循環,當冠狀動脈阻塞,就會出現心肌梗塞。李卓翰醫師指出,心肌梗塞高風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體重過重等,皆可能會危害血管健康,導致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血液循環,當冠狀動脈阻塞,就會出現心肌梗塞。李卓翰醫師指出,心肌梗塞高風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體重過重等,皆可能會危害血管健康,導致心血管疾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