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植物園」--- 端午節連假盛夏清晨賞荷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行體驗是版主遊玩後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

端午節快樂! 祝大家健康平安快樂! 台北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樣停辦龍舟賽,大家不妨利用端午三天連假,起個大早前往台北植物園賞荷,早上去空氣好人也少,鳥語婉轉花香醉人心弦。

睽違四年,5月29日週日清晨再次前往台北植物園內荷花池賞荷,搭乘北捷小南門支線,從小南門站3號出口出站,順著博愛路直行,從台北植物園博愛路另一個出入口進去,一路上綠意盎然,高聳的椰子林歡迎著久違的遊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過去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歷史博物館一直閉館在整修,加上南海路修建捷運工程,整個植物園也一直開開關關,這次造訪難得看到比較多的人,可能多少也跟荷花在五月綻放有關,一大早就有許多攝有備齊各種攝影鏡頭與器材,將整個荷花池團團為主,就想捕捉荷花最美的倩影,只是荷花池經過前幾年的整修,這兩年重新長出的花況已經大不如前,加上上週梅雨整整下了一整個星期,約莫開了七成,還有些含苞待放的荷葉,與周邊古色古香的建築與水中自由自由來去的游魚相映成輝。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根據北宋學者周敦頤所寫的議論文「愛蓮說」,文中提到一段形容荷花的姿態: 「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這形容中,其實就知道荷花是立著,睡蓮顧名思義是躺著,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法,這次前往除了拍到台北植物園的荷花,也拍到了南海學園中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前的睡蓮池,將在下一篇另文與大家分享。

荷花別名蓮花,屬蓮科宿根性多年生的草本水生植物,地下莖就是大家熟悉的蓮藕,可打成汁飲用美容養顏。不少朋友一直以為荷花與蓮花,是兩種不同的花,又或是將荷花與睡蓮,錯認成同一種花,真相跟一般人的認知,剛好是相反的。 而兩者之間的差異,從葉形、葉面水珠形成與否,跟花朵浮在或伸出水平面等特徵,都可以輕易分別出來,接著就來一起分辨並欣賞荷花開花之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今年的荷花池中的荷花開得並不密集,大都是單朵一支獨秀,或兩三朵成雙配對,從盛放、半開欲說還休到含苞的花容,荷花在滿池綠意盎然的荷葉中,閃過一抹淡紅,在上下交錯層層重疊的荷葉間與陽光輕灑下,閃閃發光迎風飄逸,美得不食人間煙火。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般說來,荷花花色最常見的顏色是粉紅色,其它還有紅、白等色,今年拍到的主要是以粉紅色為主,荷花的花形飽滿,散發出清幽淡雅的花香,荷花在夏季開花,花的內層是蓮蓬,成熟的蓮蓬內有果實;六月荷花就會陸續開滿整池,一朵荷花,從花開到花謝,大約只有三天的時間。 七、八月則是盛花期,花謝之後殘留在花朵中央,花梗上倒圓錐形的部位是花托,一般人俗稱為「蓮蓬」,就是荷花的果實。而荷花的果實與種子,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蓮子」,可能是因為這樣混在一起稱呼,許多人就被荷花與蓮花的名稱搞糊塗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荷花學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為蓮科(Nelumbonac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在熱帶亞洲至澳洲,具有延伸性的地下莖,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蓮藕」,地下莖還分成前後期,形態稍有不同,前期的地下莖,外型較為纖細,後期的地下莖,相對來說比較粗大。地下莖可再由其上的芽,抽根抽葉後生長成新株,因為這樣的生長特性,所以在荷花池裡,新株藉由水的傳播,我們才能看到滿池的荷花景緻。

荷葉分成浮水葉及挺水葉兩種,葉大而圓、葉緣完整,葉面上近看會發現有蠟質短毛,荷葉的形狀呈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荷葉在生長初期,也跟睡蓮葉子一樣,是漂浮在水面上,等到成熟期時,與睡蓮最大的不同是,大多數荷花的葉片挺出水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當天拍了不少荷花的美麗倩影後,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踏上歸途,端午節好天氣,喜歡賞荷的朋友起一個清早,到台北植物園賞荷去。

raw-image


台北植物園

地       址 : 10066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電       話 :  (02)23039978#1420

官       網 : 台北植物園

FB粉絲頁 : 台北植物園 Taipei Botanical Garden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日07:00 ~ 19:00(疫情期間)

◎假日主題導覽解說:

全年星期日09:30及14:00二梯次,每梯次1.5小時,開場前於【賞荷廣場】集合,自由參加。


◎非假日導覽解說 :

◎週六定時導覽

每週六兩場次 上午9:30-11:00 下午15:00-16:30,開場前於和平西路入口內圓環(台灣原生植物展示區)集合,自由參加。

◎接受國小以上教學團體〈20人以上〉,活動14天前以「解說服務線上預約系統」提出申請。團體導覽預約請直撥:(02)23039978分機1420或撥專線(02)23073747。

<如何前往>

公車:

(1)植物園站,再步行至和平西路入口進入,有市公車1, 242, 568,624, 907, 及藍28。

(2)植物園站,再步行至和平西路入口進入,有市公車204及630。(注意:目前因捷運施工,本站已取消。
(3)三元街口站,再步行至和平西路入口進入,有市公車204及630。
(4)植物園站,再步行至和平西路入口進入,有市公車242, 624, 907及和平幹線。
(5)建國中學(實小)站,再步行至南海學園入口進入,有市公車1, 204及630。(注意:目前因捷運施工,本站已移至(4)公車站位置停靠。
(6)建國中學(歷史博物館)站,再步行至南海學園入口進入,有市公車1, 204及630。
(7)由博愛路進入,可搭乘市公車38, 660, 252, 304及503。

捷運:
捷運小南門站 / 3號出口,由博愛路入口進入。

自行駕/騎車前往:

(1)由和平東、西路至南海路口。
(2)由羅斯福路轉南海路至和平西路口。
(3)由重慶南路轉南海路至和平西路口。
(4)愛國東、西路轉博愛路。
(5)植物園周邊收費停車場如圖所示。此外,和平西路二段、三元街、博愛路及延平南路亦有路邊收費停車格。

到南海學園、歷史博物館、228紀念館、郵政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台北教師會館等時,有空也歡迎來植物園看看。

(註)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歡迎註明原文作者姓名與出處後分享轉載,如需移作商業營利使用,請先行以告知並得到本人書面同意授權才能進行商業使用,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2會員
739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台北人,假日要接近大自然一點,為家裡添些花草,一定要到建國假日花市,假日花市只有星期六及星期日營業,平日是作為停車場使用。 周末日的早上9點至下午6點營業,錯過等下周。地點在仁愛路與信義路中間的建國高架橋下,交通方便,搭捷運的話是在大安森林公園站下車,開車來的話,車子也是停在大安森林公園底下的
Thumbnail
身為台北人,假日要接近大自然一點,為家裡添些花草,一定要到建國假日花市,假日花市只有星期六及星期日營業,平日是作為停車場使用。 周末日的早上9點至下午6點營業,錯過等下周。地點在仁愛路與信義路中間的建國高架橋下,交通方便,搭捷運的話是在大安森林公園站下車,開車來的話,車子也是停在大安森林公園底下的
Thumbnail
經過了昨晚大雨直直落後,園內的新芽感覺又更茂盛許多,這週六日就到了天湖於建國花市展示活動的時間囉,在明天裝車前先來巡巡園子看看樹況準備修剪整理
Thumbnail
經過了昨晚大雨直直落後,園內的新芽感覺又更茂盛許多,這週六日就到了天湖於建國花市展示活動的時間囉,在明天裝車前先來巡巡園子看看樹況準備修剪整理
Thumbnail
2023年內湖樂活公園夜櫻季,即將於本週五(2/3)開展,一路展到2月底,2/3當天將舉辦開幕典禮活動,邀請多家樂團與舞團現場表演,2/19將舉辦「光櫻飛舞藝童趣」,現場有大小朋友喜歡的氣球秀、泡泡秀,以及精心設計有獎闖關活動,盛況可期,詳細活動資訊可以參考內湖樂活公園夜櫻季官網。
Thumbnail
2023年內湖樂活公園夜櫻季,即將於本週五(2/3)開展,一路展到2月底,2/3當天將舉辦開幕典禮活動,邀請多家樂團與舞團現場表演,2/19將舉辦「光櫻飛舞藝童趣」,現場有大小朋友喜歡的氣球秀、泡泡秀,以及精心設計有獎闖關活動,盛況可期,詳細活動資訊可以參考內湖樂活公園夜櫻季官網。
Thumbnail
荷葉是有生命的,也許不如挺立的紅白荷花那麼耀眼,但每一株每一片的荷葉,不管是綠意盎然生氣蓬勃,還是開始枯黃凋零,都有著其動人心弦的生命故事,需要賞花人用心去傾聽。
Thumbnail
荷葉是有生命的,也許不如挺立的紅白荷花那麼耀眼,但每一株每一片的荷葉,不管是綠意盎然生氣蓬勃,還是開始枯黃凋零,都有著其動人心弦的生命故事,需要賞花人用心去傾聽。
Thumbnail
綻放的紅荷,整個盛放的粉紅的花瓣與金黃的花蕊,顯得朝氣蓬勃,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動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拍攝,都散發出迷人的秋日花韻。
Thumbnail
綻放的紅荷,整個盛放的粉紅的花瓣與金黃的花蕊,顯得朝氣蓬勃,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動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拍攝,都散發出迷人的秋日花韻。
Thumbnail
一路往東走到靠近新生北路高架橋的華山大草原,卻意外發現小荷花池已換上一片綠油油的盛放的荷葉,還看到了兩朵半盛開的荷花,在一片綠葉相襯下,綻放的迷人的風姿,站在設計過的赭紅色地板觀賞區,暑氣全消。
Thumbnail
一路往東走到靠近新生北路高架橋的華山大草原,卻意外發現小荷花池已換上一片綠油油的盛放的荷葉,還看到了兩朵半盛開的荷花,在一片綠葉相襯下,綻放的迷人的風姿,站在設計過的赭紅色地板觀賞區,暑氣全消。
Thumbnail
端午節快樂! 祝大家健康平安快樂! 台北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樣停辦龍舟賽,大家不妨利用端午三天連假,起個大早前往台北植物園賞荷,早上去空氣好人也少,鳥語婉轉花香醉人心弦。 ◎假日主題導覽解說:
Thumbnail
端午節快樂! 祝大家健康平安快樂! 台北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樣停辦龍舟賽,大家不妨利用端午三天連假,起個大早前往台北植物園賞荷,早上去空氣好人也少,鳥語婉轉花香醉人心弦。 ◎假日主題導覽解說:
Thumbnail
花博新生園區(臺北玫瑰園)3/4~27有場玫瑰花展,想著假日人多,趁著天氣好,星期五下午請了假,來場花之旅。 捷運搭到圓山站,悠閒地慢慢走過去,正好可以參加14:30的導覽,再來慢慢賞花拍花,沒有想到的是,園區人真多呀,成群結隊的,一站就是一群一排,躲也躲不過,若是假日,是不是萬頭鑽動呀!
Thumbnail
花博新生園區(臺北玫瑰園)3/4~27有場玫瑰花展,想著假日人多,趁著天氣好,星期五下午請了假,來場花之旅。 捷運搭到圓山站,悠閒地慢慢走過去,正好可以參加14:30的導覽,再來慢慢賞花拍花,沒有想到的是,園區人真多呀,成群結隊的,一站就是一群一排,躲也躲不過,若是假日,是不是萬頭鑽動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