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下,想一下破解投資詐騙,兼談投資想法

多看一下,想一下破解投資詐騙,兼談投資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已經像方格子檢舉,不知道會不會被撤下,所以只放連結,內容用截圖放上。

https://vocus.cc/user/62aab1eefd89780001a08cc9

raw-image

https://vocus.cc/article/62ab31a1fd89780001a4e5b3

raw-image
raw-image

首先說明真的有這個學校跟比賽,但內容與文章內容不符,被拿來做詐騙之用。

學校發布真的比賽資料連結在此

其實會被投資詐騙到的人,真的來投資我想賠錢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既然錢都是會不見,拿去花掉應該會舒服許多。

識破投資詐騙跟識破主力出貨新聞其實是差不多的,不要看到公司利多(空)新聞就去追(賣出或放空)、不要以為會call公司能跟發言人聊天他講的話就都是真的。這是我投資的其中一間公司,在某個素質很低的論壇發表公司財報可能有問題地方之後,素質不高的熱心人反應。因為我還沒賣完,等我賣完再來公開內容。

raw-image

中間內容不連貫的地方,是因為我把我的留言刪除了(因為怕有素質比較高的人看到後會跟著賣出,會壓低我賣出的價格),既然公司素質不佳,發言人也不老實,身為台灣散戶也沒什麼管道能伸張正義,那就只好乖乖賣出去找別的投資標的。

這邊想提醒投資人的是,不要輕易相信你看的任何新聞、投資達人的任何分析跟文章(包括我),甚至是投資公司發言人或內部人所說的話,

引述兩個例子

這是我一個多月前在另一位投資達人台積電Q1法說會利多「爆表」股價卻「爆炸」?Mr. S真心想說:把握台積600元以下的機會,別讓2025年的你 後悔的留言

raw-image

昨天台積電已經回到4字頭了,短期來看好像我是對了(達人發文當天收盤價是560,我留言時大約是530附近),但搞不好真的到2025年台積可以到漲到700?800?900?或繼續沉淪回到2020年初的200?還有三年,我三年後如果還記得這件事我會回來公布答案的。

第二個是我在2019年初(剛好三年多前)的文章新手投資者必讀!普通股中的新投機性因素一文中拿來當例子的大立光。當時公司也是如日中天,股價飛奔再飛奔,我發表文章時公司股價3145,之後的最高價在2020年初的5210,目前是1620。

當時文的最近4季EPS為197.55(PE22.3倍),對比最近四季EPS為140.9(PE11.49倍),大約下降28%(股價下跌48%)。最高的時候為2018Q2~2019Q1累計的223.12,大約下降36%(股價下跌69%)。

以台積電最近四季EPS25.44來算,目前PE為19.5倍,今年1/17創下最高價688時,本益比為27倍,目前來看台積電的EPS也是季季高升,到底後續會如何?因為我沒有投資,所以沒有去分析。但把台積電三個字蓋掉,即使以目前收盤價498來計算的PE、PB、殖利率,買進PE19.58、PB5.58、殖利率2.2%的股票,長期績效有很大概率是不理想的,即使最高點已經下跌了27%。從這三個基本數據來看,也還稱不上是便宜。

先假設最後台積電真的大好,在2025年上漲到1000元,你可能少賺100%,但你先前用同樣邏輯去投資了大立光,在沒增加本金的情況下,你六年的投資成績是0(1*1/2*2=1),因為六年下來資金規模一模一樣沒有成長。

所以,投資者一定要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

這個想法就是投資最核心的概念,你應該要買進什麼投資獲利的概率比較大,那些比較少。如何收集資料並正確的分析它,來幫助你提升分析的質量與精準度,長期投資獲利的能力一定會上升。

簡單說就是,假設你看到好消息、好想法或好數據,讓你心動了,你要對這個消息、想法或數據加以判斷跟分析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用現在的價格買進。


avatar-img
討喜之異想天地
270會員
217內容數
關於投資的心得與想法雜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討喜之異想天地 的其他內容
簡單回顧一下前集重點,根據2021/5/21收盤資料使用設定的選股標準挑選出符合條件的21家公司。並依據當時的大盤指數高低決定投入65%的資金量,也就是65萬。本集重點就是對這21家公司進行挑選,以及如何分配投資金額。
前言 這是一個使用年報資料來做選股,並且隨時可以進場的投資策略,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是相信會有均值回歸的情況。就理論上來說,假如投入的資金夠多(三百萬以上應該就足夠了),理想情況下應該是把符合選股標準的股票都買進,但可惜的是一般人很顯然不會有這樣多的資金。所以還是要把投資標的在進一步縮小才行。
終於把投資公司的年報寫完了,稍微可以喘口氣,接著還要處理扣繳跟增資的事情。
對一般人來說,量化投資可能帶有一點神秘色彩。甚至將量化投資比做是黑盒子,因為在他們眼中,量化投資者只是將大量的股票數據輸入模型,然後模型就會給出一個投資組合或者發出交易訊號。
我想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中第407頁的一句話來當本文開頭。 上個世紀我們走過的路,證明了股市偶爾會爆發極度不理性的行為,這是很具說服力的教訓,想在股市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最好學習如何應付下一波不理性行為。投資人需要解毒劑,在我看來量化就是解毒劑,如果你依據量化結果行事,雖然不見得會躍升為聰明人,
這張表是基於看財報不抓狂 :1分鐘找出好股票一書的程式碼做成的,之前我都是要自己一家一家複製貼上,很浪費時間。再加上一些自己想要的資訊而來。
簡單回顧一下前集重點,根據2021/5/21收盤資料使用設定的選股標準挑選出符合條件的21家公司。並依據當時的大盤指數高低決定投入65%的資金量,也就是65萬。本集重點就是對這21家公司進行挑選,以及如何分配投資金額。
前言 這是一個使用年報資料來做選股,並且隨時可以進場的投資策略,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是相信會有均值回歸的情況。就理論上來說,假如投入的資金夠多(三百萬以上應該就足夠了),理想情況下應該是把符合選股標準的股票都買進,但可惜的是一般人很顯然不會有這樣多的資金。所以還是要把投資標的在進一步縮小才行。
終於把投資公司的年報寫完了,稍微可以喘口氣,接著還要處理扣繳跟增資的事情。
對一般人來說,量化投資可能帶有一點神秘色彩。甚至將量化投資比做是黑盒子,因為在他們眼中,量化投資者只是將大量的股票數據輸入模型,然後模型就會給出一個投資組合或者發出交易訊號。
我想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中第407頁的一句話來當本文開頭。 上個世紀我們走過的路,證明了股市偶爾會爆發極度不理性的行為,這是很具說服力的教訓,想在股市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最好學習如何應付下一波不理性行為。投資人需要解毒劑,在我看來量化就是解毒劑,如果你依據量化結果行事,雖然不見得會躍升為聰明人,
這張表是基於看財報不抓狂 :1分鐘找出好股票一書的程式碼做成的,之前我都是要自己一家一家複製貼上,很浪費時間。再加上一些自己想要的資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