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三國篇-南朝戰神】

2022/07/0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夠享有「戰神」的美名?
會打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的人,很多。大家多半也有自己的渾號。
兵聖孫武。
殺神白起。
霸王項羽。
兵仙韓信。
日本人認可呂布,不過一般中國文化下的群眾,是不太能接受呂布的。
我也不知道,要有什麼樣的戰績,什麼樣的人品,才能被稱為戰神。但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也有一個被公認可以角逐戰神稱號的南人。
南朝人,陳慶之。
出身於義興國山。
這個地方,在太湖的西側,因「國山碑」得名。
三國東吳末年,在吳興陽羨山發現了一個石洞。石洞就是所謂的溶洞,鐘乳石洞,非人力所能開鑿。
吳主孫皓非常開心,認為是大大的祥瑞,就派除三害的周處前往舉辦封禪儀式,並立石碑,命名此地為國山。
護國神山沒有保佑孫家千秋萬世,浩浩長江卻保護了江南萬千百姓。
陳慶之不是名家大族出身,從小就在蕭衍的身邊擔任隨從。他大概比蕭衍小了二十歲,老實說,八成就是個信長公的森蘭丸。
國山縣就在南蘭陵的附近,沒意外的話,大約是蕭衍的父親過世時,蕭衍收了這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為僮僕。
蕭衍很喜歡下圍棋,經常通宵達旦的下棋,一般侍從都累得支持不住。每到半夜大家都睡死了,蕭衍叫人的時候,只有陳慶之會保持清醒,立刻前往陪主公行棋。
蕭衍起兵推翻南梁後,就任命陳慶之為主書。主書是中書省官員,在皇帝身邊有治書、主書、主璽、主譜四種令史。基本上主書大概是負責傳遞文件的。
這是個粗活,晉朝是讓武官來擔任的。
陳慶之也很是花了不少錢,召集了一些士人,希望能對國家有些幫助。不過,他究竟只是蕭衍身邊的一個侍從,大勢底定後,蕭衍就給了他一個奉朝請的空銜,不再變動。
奉朝請是可以入朝面聖,但是沒有實際的工作。那你就發現,陳慶之這段時間連森蘭丸都算不上了。他連進皇宮的資格都沒有。
是陳慶之的舉動,惹蕭衍疑心?又或是蕭衍特意需要他在民間做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西元524年,北魏爆發六鎮之亂。
北魏徐州刺史,本是宗室支系的元法僧起兵叛變,自立為帝,國號宋。
一開始,北魏的討伐部隊被元法僧擊退。但他只怕討伐軍更增,就派了兒子去跟南朝聯繫,希望能降格成為梁朝附庸。
北魏的大亂,南梁自然也是知道的。蕭衍原本就藉此發起大規模攻勢,命令邊界各刺史趁機攻佔北魏城池。
連戰皆捷,北伐遂起。以宣毅將軍裴邃為首,對淮泗地區發起大戰。徐州來降,就戰略上來說自然是好事。
問題是,元法僧見南梁只能口頭承諾,不能派兵來援,索性要求南下入朝。這下就非得派部隊接應不可了。
徐州這邊,自有南朝刺史可以處理。淮泗戰區,蕭衍也勉強抽出一軍來保障元法僧一行的安全。
但朝廷沒人。
當時南梁大議,很多人也懷疑,元法僧是不是詐降。只有中書省的一個舍人,身兼禁軍小隊長的朱異表示,這應該是真的。
蕭衍說,好,那你就負責去通知他們吧。
朱異抵達了,元法僧想要撤退了。接應的部隊,就由朱異來擔當總指揮……他最能掌握前線的變化。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朱異推舉了陳慶之帶兵北上。
蕭衍也沒有異議,就封了個武威將軍給陳慶之,領兩千兵出發。一路倒也平安無事,陳慶之順理成章轉任宣猛將軍,兩千人就成為他的常備兵。
雖將元法僧撤回,但元法僧的領地,才是蕭衍需要的。他早已安排好,讓兒子蕭綜接手這頭號大前線。
蕭綜的母親,是南齊君主蕭寶卷的妃子。當時很多人都懷疑,蕭綜其實是蕭寶卷的遺腹子。但蕭衍並不在意。
蕭綜有才學,很會寫作,又天生神力,十六歲就可以空手制服奔馬。在蕭衍諸子中算是武力第一。雖然性格粗暴無禮,但此時也可說是上佳之選。
於是,陳慶之再次披掛上陣,負責護送引導蕭綜到前線。並且,協助蕭綜守禦。
很快地,北魏大軍來襲。
魏將心細,並不躁進,只是先建築防禦工事,想誘梁軍來戰。別忘了,這邊基本是北魏地界。
陳慶之將計就計,主動出擊。但卻是潛行至敵軍壁壘前,先從外側偷偷拆除,再施突襲。
頭陣勝出,但局勢確是不妙。
蕭衍本來的計畫是讓他們拖一陣子,自己再率軍支援。但這時益州戰線卻崩了。大崩,被北魏壓回成都。
蕭衍評估局勢,決定要彭城戰線也撤退。卻不料,蕭綜收到聖旨的當晚,就決定叛逃入魏。
早在出發前,他就去挖出了蕭寶卷的屍骨,來個滴血入骨認親。蕭綜認定,自己就是蕭寶卷的親兒子,於是就想趁機與在北朝大富大貴的叔叔蕭寶夤相認。
主帥的叛逃,令彭城守軍大亂。大家都忙著想要制止混亂,只有陳慶之當機立斷,帶頭衝破城門,把自己的子弟兵拉走。
除了陳慶之一支,彭城南軍是全部失陷了。蕭衍也不加怪責,隔年更命陳慶之監督北魏降將反攻。
明明是個督軍,陳慶之又自己衝上去攻了一座城,擒得了北魏豫州刺史。不過這是防禦用的假城,裡面沒有老百姓的。
很大功嗎?沒有。
但是夏侯家率領的諸將獲得了重大的勝利,成功奪回了淮河以南的區域。
陳慶之這次,轉任東宮直閣。當時,昭明太子的母親剛過世,原本腰大十圍的昭明太子瘦得剩下半個人。
其實我們大致可以看出,蕭衍對陳慶之是信任的,不過主要把他當保母在用。
而陳慶之本人,倒是一直想要建功立業,藝高不高心細不細還看不出來,但膽大那是肯定的。
又隔年,又是一次接應戰,陳慶之又是以副手的身分出征。
主領軍是曹仲宗。
曹氏跟夏侯氏,是蕭衍背後最大的金主。這幾年的北伐爭奪,說是為了要幫夏侯氏奪回譙郡,只怕也不為過。
曹仲宗率軍前往渦陽,又有將軍韋放前來會合。大家是來接應的,小部隊先行,沒想到北魏大軍已然趕到。韋放們都認為應該退後,等待大部隊再戰。
但陳慶之跟韋放的弟弟韋洵就力主出擊。
陳慶之帶了兩百騎兵突擊,韋洵則單槍匹馬作先鋒。韋放這邊也只有兩百人,沒辦法,跟著上。
先鋒打得漂亮,士氣上來了,陸續趕到的諸將跟上,梁軍終於擊退魏軍,成功進入渦陽。
曹仲宗這支入城駐守,韋放則繼續進攻,挫敗敵軍。這時候,曹將軍就要韋放押解渦陽城主回京。
大概是覺得魏軍這麼容易欺負,留著自己吃吧。
哪裡想到,接下來北魏支援連綿不絕,渦陽越戰士氣越衰,一年下來,曹仲宗開始覺得不如退兵算了。
陳慶之又站了出來,表示手握蕭衍密詔,大家只要按計行事,必能大舉敗敵。
此次端的是大獲全勝無誤。
不過,在局勢上,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就是陳慶之發動反擊的同一時間,北魏車騎蕭寶夤建國。
北魏緊急更換車騎為爾朱榮,同時東側叛軍的內亂結束,由葛榮統一勢力攻陷了冀州。
說穿了,陳慶之所面對的魏軍,這次已經不會有後援了。
渦陽區域的完全佔領,讓南朝的領地連成了一片。蕭衍的「好大一盤棋」,其勢已厚,他不能不好好的稱讚陳慶之。
「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然後沒加官也沒進爵。
很顯然,密詔什麼的,純屬陳慶之胡扯。但此番大勝,功可抵過。
蕭衍明白,陳慶之是懂得這局棋的人。給最佳棋手陳慶之的下一個命令,就是長驅直入,在敵境建立領土。
南朝已經收容了很多很多的北魏元氏,如今該用來反擊了。
蕭衍要陳慶之護送魏北海王元顥,前往北方,立為「梁屬魏帝」。
元顥在渦陽西側登基,進而加封陳慶之為「魏」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以討伐叛逆之名進擊。
陳慶之直接北上,渡過淮北後西進,連番破敵,千里長征,取下了大梁城。
《梁武帝紀》顯示,花了七個多月。
緊接著,攻打洛陽。從大梁城破到收復洛陽,《魏書》說,陳慶之只用了七天。而他從頭到尾的兵力,據稱不過七千人。
這場陳慶之「七七七北伐」(沒人這麼說),大概就是他被稱為戰神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呂布不能被稱為戰神?
戰神,不是善戰。
而是善弈(電光一閃!)。
上一次,陳慶之落子在對手後方大亂之時。
這一次,蕭衍要陳慶之出手於對方大定之時。
兩次之間,北魏發生了什麼事?
車騎將軍爾朱榮入京政變,換掉皇帝,並且讓朝廷支援他討伐東側叛賊葛榮。
原本洛陽的東面,布滿了北魏要抵抗叛軍南下西進的部隊。但大權在握的爾朱榮,終於是戰勝了叛賊。
也就在葛榮被送到洛陽的那一天,蕭衍宣布了北伐展開。
時為西元528年10月31日。
北魏的東面防線,鬆懈了。
而陳慶之也不是孤軍獨進。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陳慶之是「南魏軍」,從黃河南岸一路打過去。
北魏就算再怎麼無備,也會調兵應戰啊?
第一,黃河北面的魏軍,仍然被山東餘賊邢杲吸引著注意力。邢杲的大本營,大約跟鄴城同緯度。
而洛陽的魏軍?則被「南梁軍」曹義宗牽制住了。
南北大戰線,誰他媽想得到,中間會有一個七千兵的孤軍突入?
這始終是梁武帝蕭衍的棋局。
陳慶之,就是一顆棋。
真正的戰神,在陳慶之的背後。
根據《陳慶之傳》說,從北伐開始到進入洛陽,他花了十四個月,打下三十二座城。
這表示兩種可能。
一是陳慶之前半年的行動,南梁朝廷無人得知。
二是蕭衍故意隱瞞陳慶之的北上。
但即使陳慶之能夠得知北魏軍情,調整戰術。他也不可能驅動曹義宗去新野「送死」。
蕭衍不只要奪下對南朝威望最重要的北伐戰功。更要藉機削弱制肘他多年的曹氏、夏侯氏豪族。
問題是,陳慶之能不能打?
答案是肯定的。
取下洛陽後,南魏帝元顥正式進駐,宣稱自己的正統。但陳慶之到底是趁虛而入。隨著曹義宗的敗陣,邢杲也被爾朱榮擊破。北魏的不敗戰神,隨即對洛陽發起圍剿。
胡人爾朱榮的弈棋能力,絲毫不下於梁武帝蕭衍。他並不直接攻打洛陽,兵鋒反指陳慶之入侵路線轉西的折衝要地。
讓從洛陽逃出的魏帝元子攸駐紮在黃河北面,北魏展開反擊,直接切斷了陳慶之的救命索。
我們現在看是很簡單,事實上對於當時的爾朱榮來說,黃河以南都是戰爭迷霧。正常是無從判斷,這打下去是能切斷敵軍,還是身陷重圍的。
更別說爾朱榮的燕山胡騎,根本缺乏渡過黃河用的大船。
但幕僚們認為,快速反攻,打的就是民心士氣。一旦河南各地知道王師仍在,自然會起身抵抗南軍。
沒錯,擁有「光復中原」能力的,不是兩百年來都未能照顧中原百姓的南朝。而是寧可犧牲邊鎮特權,也要救助百姓於災難中的北魏朝。
一切都被爾朱榮等人算中了。
元顥不能服眾,陳慶之的孤軍也不足以強行鎮壓。隨著河內被破,各城池紛紛歸魏。在這樣百萬大軍包圍洛陽的情況下,陳慶之還是硬撐了兩個月。最終,只能假扮成僧人逃脫。
洛陽再次失陷,這時候,昭明太子也過世了。四個月後,蕭衍發起了二次出家,背後到底有多少原因呢?
逃回建康的陳慶之,後續仍有不少活躍,不過南朝戰神篇就暫時到這裡了。
陳慶之能夠準確執行戰略,率領士兵奮戰。而事實上他本人「射不穿札,馬非所便」,並不是一個武力過人,擅長騎馬的武將。
這是一個蕭衍所訓練出來的棋手。一個能夠代替已經成為皇帝的蕭衍,在神州大陸上執行戰略的替身。
然而,南朝好不容易在劉裕之後,又誕生了一個能夠組織有效北伐的戰爭英雄。
但北朝同樣出了一個爾朱榮。
當兩個戰爭英雄的眼光,看向同一個地方時……
魏晉南北朝,以曹操跟劉備兩個英雄的爭霸展開。
而蕭衍跟爾朱榮,也揭開了新.三國鼎立的序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3會員
803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