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於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這是《詩經•邶風》的一首詩。堂堂一個國君,去送別一個女人,居然遠勞大駕,直送到荒郊野外不說。人家都遠走高飛,居然自己還呆在原處垂足頓胸,作的不行,儼然忘了自己一國之君的身份。此情此景,其音容哭貌,無愧其後數千年詩作傷別離之鼻祖典範。淚眼朦朧之間,天上的燕子似乎也不再比翼雙飛、一唱一和,而是各奔東西,各有其主。讀者不禁好奇:這神秘女子到底是誰?
後世注家解釋說,這個女人是國君的弟妹。也有人說,是國君的戀人(而不能成其美)。無論是誰,此等女子到底如何?看官陪國君娘娘腔了大半天,終於在結尾,女主角出場。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雖然只有六句話,四分之一篇幅,但品玩這24字,女主之形象躍然紙上:方知國君為之魂牽夢繞,果其然啊。
溫、惠、淑三字,一下就把溫文爾雅、窈窕淑女的形象勾勒出來。但,與其說是描述她的五官身材,不如說是描述她的言行舉止。與其說是描述她的言行舉止,不如說是描述她的待人接物。用現代的詞來說,就是“溫柔”吧。
但是,她只是直男眼中的陰柔形象嗎?塞、淵、慎三字,才把她的個性刻畫出來。塞者,實也。篤實而不輕浮。淵者,深也。其情深,其見也深。慎一字,足見其自重與矜持。看來此女,絕非白富美之俗輩,以外物自傲;而是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立場,知進退,明利害。僅僅是溫柔,未必贏得國君的青睞。但把握好時度,有自己的知見,那就不同了。換言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她的溫柔才是有質感的。所以詩文中才舉”其心塞淵”,其後緊跟著“終溫且惠”;再下一句“淑慎其身”又是將淑慎二字並舉。自有深意。
結尾的彩蛋很重要哦。最最後兩句,沒有提到臨別之前常見的卿卿我我、藕斷絲連,而是囑咐國君不忘“先君之思”!其深明大義,令男子也汗顏!
謎底終於揭曉。讓一國之君揮淚如雨的女子,不是因為她有多美——美女從來不是稀缺資源,過去不是,現在更不是,更何況對於一國之君而言呢,更不是因為她多有才——那其實更是傳統社會對男人的要求,而是因為她多有德!柔與剛並舉,情與義相權。絕非傳統上的妙女子、更非弱女子形象。
所以,首句的“仲氏任只”的任,有人說是此女之姓,有人說是篤實之意,還有人說可以信託之意。無論如何,這應該是讓國君很有安全感的女子吧!
所以,衛君,請允許我——幾千年後的凡夫一枚——也加入你的行列,一起鬼哭狼嚎吧。你對著燕燕,我對著樓樓。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之子於歸
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