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前兩年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及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真的是全球都在面對高通膨的壓力。但在台北不開車(對油價無感)和不自己做飯(不怎麼上超市採買食品)的我,對物價波動一向比較沒有感覺。不曉得大家覺得台灣物價上漲的厲害嗎?
平心而論,台灣的物價一直都還好,如果跟歐美日韓新加坡比較,大概除了房價是真的比較誇張以外,消費水平並不算高(可以參考一下大麥克指數(1))。台灣人覺得生活不易,問題來源恐怕更多來自薪水從來不漲,更別談“與國際接軌”了…
台灣人薪水低是一直以來大家詬病的問題。大學畢業生月領24K是常見現象(當然,現在人人都能上大學,三流學校的文憑不值錢也正常)。到底台灣人薪水有多低,讓我試著用幾則數據反映一下。
今年4月底的新聞,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台灣今年人均GDP能達到36,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07萬),將是在2003年被南韓趕超之後,第一次再比南韓高(2)。這裏算的人均GDP是Nominal的,如果算人均GDP PPP(即調整過物價和生活水平之後的數值),這個人均產值將高達68,730美元(新台幣205萬),如果不算澳門與香港,台灣在世界排到第12名(3),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
但是… 如果大家對經濟的貢獻有這麼高,為什麼相比之下台灣人薪水低卻又是不爭的事實呢?去年年底主計總處公布民國109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0.1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4)
假設這個年薪中位數在2022年不會有太多提升,則台灣人年薪中位數是人均GDP PPP的四分之一!我不是經濟學家,但這可以不可以理解為,台灣貧富不均,雖然台灣經濟不差,但企業過多的賺走了我們的勞動產出,沒有和員工共享這值得驕傲的成績?
在網上搜各國民眾收入的中位數和GDP的資料可以看到,台灣這個比例低於歐美和日韓。(美國29.6%;加拿大36.1%;英國29.6%;法國32.1%;德國29.3;日本32.7%;南韓28.4%)(5) *備註
如果這個比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那說明了努力工作的台灣人正在受到他們雇主的剝削!
反觀上海的就業市場和薪資水平,我有兩個朋友最近剛換工作,恰巧都是26、27歲,有約5年的工作經歷。一個在外商公司做採購,一個在本地較有規模的IT公司做產品經理,兩個人的月收入都是約稅前兩萬人民幣,接近新台幣9萬。兩個人都只有學士學歷且非名校畢業、沒有海外求學經驗。
試問台灣同等條件的年輕人,要工作多久能月入9萬?
台灣不是沒有高薪的工作,但高薪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數一些行業(如半導體)或是職能/專業(如醫生、工程師)或是外商公司的高管。但這些“人生贏家”只是很小一部分的就業人口。實際上,67.88%的人收入低於平均值(月收入約五萬四)。(6)
這樣不平衡的就業市場,不禁讓人思考以下幾點:1)台灣的產業結構是不是有問題?(這個問題要另外找機會研究)2)台灣人為什麼這麼願意讓人欺負,我們為什麼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勞工運動?3)除了躺平之外,從個人層面我們能為自己做什麼選擇?
其實寫關於台灣就業市場的文章對我個人來說是個敏感的話題。長期以來我沒有太多在台灣工作的經驗。已經中年的我,如果想在台灣求職會面臨缺乏合適職位及要能接受大幅降薪的現實狀況。
但不談我自己的個別情況,台灣的發展和就業市場能怎麼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好的未來前景,真的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話題。
數據出處: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g_Mac_Index
2)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6c984d7-521f-4bda-9927-ebd1bd783ea5
3)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6978/salary-increase-0.48%25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capita
5)https://www.givingwhatwecan.org/blog/measuring-global-inequality-median-income-gdp-per-capita-and-the-gini-index
6)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4385?
註:數據存在問題,台灣的年薪中位數為13,605美元(新台幣40.5萬),非台灣官方的50.1萬元,且台灣的GDP per capita PPP數值是缺失的。文字台灣的數字是我引用其它來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