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創新系列三:評估與測量創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創新也不例外。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一、評估創新環境/基礎的好壞

一家公司是否能成功激發出創新需要有好的基礎和條件。而正確評估這點對創新也是格外重要,如果對這個話題沒有正確的認識,那麼一家公司可能對於選擇創新的方向和具體內容可能出現誤判,或是在創新的過程中,遇到未能預期的風險。

那麼,要怎麼去判斷一家公司有良好的創新基礎和條件呢?我個人認為有三個主要的方向:a)管理層的態度、b)企業內部的能力與行動力,以及c)外部環境帶來的條件

a. 管理層的態度

看管理層的態度,首先要看這家公司是不是已經有清晰的創新策略,並且有至上而下的支持。這個支持不能流於空洞的口號,是需要真的有資源(錢和人力)的投入。老闆喊著要創新但不給實質的資源來做創新該做的事,那麼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也要看是否在管理層的帶領下,這家公司有敢於冒險的企業文化。具體的表現在於是否鼓勵試錯,是否願意充分授權,是否在公司內部有開放和足夠的溝通與交流。也要看這家公司對過往創新經驗的態度,特別是對失敗經驗的態度。有冒險精神的公司,不會因為過往的失敗就因此放棄嘗試。

管理層的態度是創新的基本,因為多數的創新嘗試都是需要投資且存在風險的決策。沒有來自高層的推動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

b. 企業內部的能力與行動力

除了看管理層的態度之外,評估一家公司內部的條件還有幾個要看的維度,首先是是否有足夠的創新決策輸入。主要看這家公司中長期的經營決策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對自身、市場和顧客有足夠的認識,是否有內部智庫或戰略規劃部門及是否會和外部機構合作。顯而易見,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那麼又怎麼能指望可以做出正確的創新決策呢?

第二個內部條件是創新機制,主要反應在是否已經有挖掘創新機會的機制及評估創新機會的機制。有些公司會鼓勵不同部門,甚至個人,定期的提交創新企劃,甚至像Google那樣,員工可以把時間花在本業以外的事情上。

再來看的是創新所需的人才。創新專案、新產品的研發或是新市場的開拓,是否有專職的團隊負責,還是讓有本職工作的人兼任?此外,負責的人是不是有所需的專業技能。沒有的話,是否願意專門從外部招募合適的人選?

另外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是,一家公司的員工是否過於穩定。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平均在職時間過長,說明這家公司的人都是“老人”,可能缺乏拼搏的精神,更缺乏接受外部新潮流、新思維刺激的機會。

最後要看的是這家公司創新的敏捷性,主要看經營決策鏈是否簡單、快速,並且是一家在內部能有效協調和整合資源的公司。這點往往會反應在這家公司是否能將市場/顧客洞察轉化成具體行動、產品或服務迭代升級的速度是否比同行競爭對手快。

c. 外部環境條件

評估創新條件的最後一個維度是看外部環境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主要包括政策條件、技術條件及產業鏈氛圍。

其中政策條件格外關鍵。許多高監管或准入門檻較高的行業,如金融和醫療,要有創新會格外的艱難。往往是即使企業有心,也不被相關法律法規放行。

技術條件也很重要,這裏指的不僅僅是IT技術,可能是個別行業內的生產工藝等等的技術條件。如上一篇所說的,很多時候創新是之前一點一滴的突破累積出來的,所以很多我們看到的創新,不是之前沒有想到,是技術條件終於成熟的結果。

最後一點講產業鏈氛圍是因為,創新除了是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經常也是合作的成果。如果所在的行業比較有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的氛圍,那麼也將比較具備創新的條件。當然,異業合作也是好的。

總之,除了看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對於創新是否能成功也至關重要。

raw-image

二、創新方向/專案是否值得投資

當一家公司有好的創新基礎,也識別出一些創新的機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評估不同的創新方向或專案是否真的值得去做。但這事跟評估其它一家公司要做的事情沒有太多本質的區別。無非就是權衡可預期的成本與風險再比較可預期的收益,用常見的波士頓矩陣即可。

雖然成本/風險跟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但如果真有低成本/風險但高收益的事,當然優先去做。高成本風險/高收益的事可以作為中長期目標,小心謹慎的慢慢做。低成本/風險也低收益的事可以多觀察一陣子。至於高成本/風險但低收益的事情當然就不考慮了。

raw-image

我會建議帶入一個額外的維度,那就是,要思考創新方向/專案與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不高的,不論是在上述矩陣的哪一格可能都不需要考慮了。

三、創新專案/工作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ROI這點就更沒有什麼標準的公式。不同的創新專案在不同的公司裏可能有不同的預期收益,可能是帶來更多營業額、市場份額,又或是成功的開拓了新的市場,或是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

從專案/工作開始前設定的目標回顧即可。總之是看創新的成果是否有帶來預期的商業效益,而這些商業效益肯定是我們熟悉的KPI。


希望這篇能幫助大家更進一步的系統性看待創新這件事,讓創新變成真正能科學管理的一個商業議題。下一篇預計跟大家探討如何制訂創新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n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數位、財經和天下事,從數位企管顧問的視角看這個世界....
All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商業創新的重點不在於那個“新”字,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能創造價值或是解決問題。所以一家企業在尋找創新方向的時候,只要從自身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出發,相信就能找到很多機會!現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小米在發展初期的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Thumbnail
2023/01/03
商業創新的重點不在於那個“新”字,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能創造價值或是解決問題。所以一家企業在尋找創新方向的時候,只要從自身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出發,相信就能找到很多機會!現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的小米在發展初期的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Thumbnail
2022/11/17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太多是突然發生的新事物。多數時候,創新的發生是過往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出的成果。所以創新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是否有新的發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其他人提供的條件之上,挖掘出新價值的機會。
Thumbnail
2022/11/17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太多是突然發生的新事物。多數時候,創新的發生是過往一點一滴的進步積累出的成果。所以創新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是否有新的發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其他人提供的條件之上,挖掘出新價值的機會。
Thumbnail
2022/11/10
有個想法很多、能言善道的人,他叫Mr. Bee。他拉的屎很臭,但他很不服氣,他自己覺得他的屎很香。他也一直在想要怎麼讓人家覺得他的屎很香。他想,以前鬱金香都能被哄抬成可以投資的東西,我的屎也可以!
Thumbnail
2022/11/10
有個想法很多、能言善道的人,他叫Mr. Bee。他拉的屎很臭,但他很不服氣,他自己覺得他的屎很香。他也一直在想要怎麼讓人家覺得他的屎很香。他想,以前鬱金香都能被哄抬成可以投資的東西,我的屎也可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1. 培養工作場所的創造力 提示:“提出在[您的團隊]內培養創造力的技術,考慮頭腦風暴練習、物理環境調整、領導層的鼓勵以及捕捉和實施創造性想法的機制。”
Thumbnail
1. 培養工作場所的創造力 提示:“提出在[您的團隊]內培養創造力的技術,考慮頭腦風暴練習、物理環境調整、領導層的鼓勵以及捕捉和實施創造性想法的機制。”
Thumbnail
530|人才的戰略發展|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alent|William J. Rothwell , H. C. Kazanas ​ 組織的人才戰略發展,在開展初期最常遇到的挑戰來自,這件事情是否能看到成效。 ​ 這也對L&D(Learning & Develo
Thumbnail
530|人才的戰略發展|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alent|William J. Rothwell , H. C. Kazanas ​ 組織的人才戰略發展,在開展初期最常遇到的挑戰來自,這件事情是否能看到成效。 ​ 這也對L&D(Learning & Develo
Thumbnail
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創新也不例外。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Thumbnail
所有管理議題都必須建立在所管理的內容是可量化和評估的基礎上,創新也不例外。而創新這件事有三個層面需要能夠被量化和評估:第一是一家公司的創新條件或創新基礎的好壞,二是創新內容是否值得投資,三是創新內容是否有得到預期的ROI。
Thumbnail
群眾募資其實跟投資有一點像,需要在一群商品/專案中,先篩選出適合做募資的標的,接著調查團隊背景、資源、產品知識,最後才確認是否要簽約讓他募資,這篇想記錄我在群眾募資產業的觀察。
Thumbnail
群眾募資其實跟投資有一點像,需要在一群商品/專案中,先篩選出適合做募資的標的,接著調查團隊背景、資源、產品知識,最後才確認是否要簽約讓他募資,這篇想記錄我在群眾募資產業的觀察。
Thumbnail
希望能用更客觀的方式建立標竿,所以從矽谷團隊的管理經驗中,總結出以下3點共通的標準,具體化分享給大家: 1. 讓事情發生 2. 讓人成長 3. 徹底坦率
Thumbnail
希望能用更客觀的方式建立標竿,所以從矽谷團隊的管理經驗中,總結出以下3點共通的標準,具體化分享給大家: 1. 讓事情發生 2. 讓人成長 3. 徹底坦率
Thumbnail
麥肯錫報告(2022)提到:不管企業處在什麼位置,都普遍面臨著生存危機和增長困境。企業CEO更應把握機遇,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努力實現成長,保持優勢或實現躍升。 CEO應回答的六個關鍵問題:您所在的企業急需提升的方向有哪些?(策略定位/業務轉型/產品創新/數字化轉型/團隊融合/能力提昇)
Thumbnail
麥肯錫報告(2022)提到:不管企業處在什麼位置,都普遍面臨著生存危機和增長困境。企業CEO更應把握機遇,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努力實現成長,保持優勢或實現躍升。 CEO應回答的六個關鍵問題:您所在的企業急需提升的方向有哪些?(策略定位/業務轉型/產品創新/數字化轉型/團隊融合/能力提昇)
Thumbnail
想要?還是需要?什麼樣的夢幻團隊? 在我輔導公司轉型的顧問服務中,「人才」這個議題最常被討論。大家都知道,好的人才是公司運營發展中要件之一;不論公司大小,這都是最頭痛而且不知如何做才好的問題。 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 你想要建立怎麼樣的團隊?該怎麼著手呢?
Thumbnail
想要?還是需要?什麼樣的夢幻團隊? 在我輔導公司轉型的顧問服務中,「人才」這個議題最常被討論。大家都知道,好的人才是公司運營發展中要件之一;不論公司大小,這都是最頭痛而且不知如何做才好的問題。 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 你想要建立怎麼樣的團隊?該怎麼著手呢?
Thumbnail
不論創業或受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不同公司規模、職業階段、所在的高度等,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就筆者淺薄的觀察,或許可以從經營、管理及產業這三種面向來思考。
Thumbnail
不論創業或受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不同公司規模、職業階段、所在的高度等,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就筆者淺薄的觀察,或許可以從經營、管理及產業這三種面向來思考。
Thumbnail
本書分成8部分: 文化,策略,人才,決策,溝通與創新的層面論述,記載了關於Google激發創意、管理創意、執行創意的過程等。 1.在前排看魔術的啟示 產品卓越的最佳之道,招募最優秀的工程師(智慧創造者samrt creative而非知識工作者),然後讓他們自由發揮,速度是成功與產品卓越的根基 使
Thumbnail
本書分成8部分: 文化,策略,人才,決策,溝通與創新的層面論述,記載了關於Google激發創意、管理創意、執行創意的過程等。 1.在前排看魔術的啟示 產品卓越的最佳之道,招募最優秀的工程師(智慧創造者samrt creative而非知識工作者),然後讓他們自由發揮,速度是成功與產品卓越的根基 使
Thumbnail
這兩年幾乎每幾天就想到一次這些話,但是我一直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企業經營的前輩說:「要學會用制度管人,不要人管人」「要跟員工建立距離,他們才會聽話做事,不然他們拿翹了爬到頭上事情不好推動」
Thumbnail
這兩年幾乎每幾天就想到一次這些話,但是我一直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企業經營的前輩說:「要學會用制度管人,不要人管人」「要跟員工建立距離,他們才會聽話做事,不然他們拿翹了爬到頭上事情不好推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