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2016

【聲之形】20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結合聽障+霸凌+成長+青春的故事,兩個小時要處理的故事還蠻多層面。

──誰的青春不是跌跌撞撞的度過? 事過境不見得遷,當學會並懂得傷害與痛苦是成長的一部份,自己放自己自由,才能邁開下一步往前方走去。

──電影的空鏡很有意思,整個畫面感很重。

──聲音沒有形狀,傳達感情的並不只是說出來的聲音,打開心,看見聲音(溝通)的形狀。

──熬過「聲之形」前半小時的蒙太奇,中段以後的順敍就習慣了。尤其最後半小時超好哭的。

──至於說要電影有不良影響的家長們,一定沒有看過電影,這是部教人努力且好好活下去的力量作品啊!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的沙龍
43會員
427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日本歌手Angela Aki在2008年出版的歌曲「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 / 信紙 ~你好 15歲的你」,用著長大後的自己告訴15歲的自己的想法與心情──不見得要懂它歌詞的意思,光是聽旋律就很有鼓舞人的力量在其中。
【海邊的曼徹斯特】從日舞影展首映後就好評不斷,但看完後,忍不住好奇:這樣一個劇情節制的平緩節奏電影語彙作品,它探究的是漫漫人生黑暗,亦或是編導力有未逮的無病呻吟?
一本懸疑小說又寫的處處充滿疑點漏洞,『列車上的女孩』故事劇情非常脆弱,改編成電影,也就是這樣的水準,導演Tate Taylor沒有用影音畫面去補足故事的缺洞,照本宣科的拍,水準也就如此,只能靠著演員個人秀來填充觀影的過程。
從開始聽他歌時,我還是個青澀高中生,如今一轉眼,三十年過去,已經步入人生下半場,周華健也從當年的陽光遊子、國民歌王到現在的萌小叔,這一晚【華健30】演唱會,我不只在周華健的歌聲裡找自己青春的身影...
【赴湯蹈火】很像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或【真實的勇氣】,只是沒有那麼的影展取向。另一方面,又很有【居住正義】及【大賣空】那種對於金融體系瓦解的美國夢做的省思。
-福島核災現場在黑白影像下很虐心。 -在天災人禍面前,活著才是最痛苦的折磨。不管你活著再怎麼痛,在死亡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來自日本歌手Angela Aki在2008年出版的歌曲「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 / 信紙 ~你好 15歲的你」,用著長大後的自己告訴15歲的自己的想法與心情──不見得要懂它歌詞的意思,光是聽旋律就很有鼓舞人的力量在其中。
【海邊的曼徹斯特】從日舞影展首映後就好評不斷,但看完後,忍不住好奇:這樣一個劇情節制的平緩節奏電影語彙作品,它探究的是漫漫人生黑暗,亦或是編導力有未逮的無病呻吟?
一本懸疑小說又寫的處處充滿疑點漏洞,『列車上的女孩』故事劇情非常脆弱,改編成電影,也就是這樣的水準,導演Tate Taylor沒有用影音畫面去補足故事的缺洞,照本宣科的拍,水準也就如此,只能靠著演員個人秀來填充觀影的過程。
從開始聽他歌時,我還是個青澀高中生,如今一轉眼,三十年過去,已經步入人生下半場,周華健也從當年的陽光遊子、國民歌王到現在的萌小叔,這一晚【華健30】演唱會,我不只在周華健的歌聲裡找自己青春的身影...
【赴湯蹈火】很像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或【真實的勇氣】,只是沒有那麼的影展取向。另一方面,又很有【居住正義】及【大賣空】那種對於金融體系瓦解的美國夢做的省思。
-福島核災現場在黑白影像下很虐心。 -在天災人禍面前,活著才是最痛苦的折磨。不管你活著再怎麼痛,在死亡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