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敢自稱讀書人嗎?我讀《讀癮者的告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是參加Chin的盲選書活動拿到的。

我一向喜歡各種小小的隨機性(不能是大的,以免驚喜變成驚嚇),用這種方法和書本相遇,對我而言有種命運使然的浪漫感。

當時一拆開包裹,看到包裝上寫著「讀了很多書卻沒讀過經典著作的人」,就直接笑出來了,這不就是在說我嗎?而拆開包裝,書封上的小字寫道:「文學巨著幾乎沒看過;沒給期限,一本書也看不完;有本書買了十年才翻開⋯⋯怎樣?我就是正宗的讀癮患者」。看到這段文字,我笑得更開心了,怎麼可以這麼中肯?

作者身為一個愛書人,在這本書裡面寫滿了各種她與書籍的互動,同為愛書人,在讀的時候難免會有種「對對對就是這樣!」的興奮感,藉由這本書,知道很多自己的小習慣並不孤單,真的會興起一種同伴惺惺相惜的感覺。

例如從一本命定的書開始,墜入深深的愛書深淵、不知道讀什麼時,漫無目的地在書店或圖書館隨意亂逛,等到那本書(有時候會不只一本)自己出現、看書看到廢寢忘食,怎麼樣都無法闔上手上那本、借一堆書,但不一定全部讀完就超過還書期限、待讀清單越來越長,長到自己忘記上面有什麼書⋯⋯等。

但即使有這麼多共鳴點,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樣愛書成痴,我們仍有許多不同。其中有些段落,在看到作者描述得跟自己不一樣時,就會想像在自己身上是怎麼樣的情況。

有個章節講到書櫃,她擁有大量的書籍,時不時會依照自己的喜好編排書籍擺放順序,書櫃裝滿了,就組裝新的書櫃,而搬新家時,裝潢也是以書櫃為主。這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尤其我居住的雙北)根本不可能達成,作者說她喜歡紙本書,我也喜歡紙本書,但缺乏空間的現實狀況讓我不得不成為電子書讀者。

自從入手的電子閱讀器之後,沒有了空間問題,買書時要考慮的點消失,讓我手上有越來越多「買了很久但遲遲未翻開」的書,真是甜蜜的負荷啊。

這本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書滿滿的愛,在讀她與書籍互動的過程中,也會回想自己是怎麼愛上讀書的。

跟作者一樣,我一開始閱讀的初衷是要逃離現實世界。她想逃離身為中產階級女兒的平庸人生,而我想逃離的則是充滿壓迫的原生家庭,對我們而言,書就是一個打開全新世界的大門,儘管肉體仍然受困於無法改變的環境,但藉由文字,可以肆意想像,想像自己身處於另一個時空,與故事的主人翁一同冒險。

一開始只是要逃避現實,但是那些冒險故事實在是太有趣了,或許是因為現實真的太無趣,我就像成癮一樣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看下去,小學時是學校圖書館中的各國神話,稍微長大後則是掉入了奇幻小說的世界,從此出不來。

和作者不同,我只能看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而她可以廣泛地看各種書籍,從小說、詩集、散文等文學類,到科學應用、商業談判技巧等比較「實用」的書都能接受。我很羨慕像她這樣,能看各種書籍的人,無奈小說的世界太美好(即使有些是悲劇),儘管有在練習,但目前對我而言最易讀的還是小說。

另一個想拿出來講的是,作者提到讀書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在真正體驗到一些事物前,在書中世界預習。例如我們不用真正經歷失戀的痛苦,就可以藉由角色的失戀來揣摩那個心境。(不過說真的,當失戀真正臨到自己身上時,比在書中讀到的痛多了)

不只是人生經驗,也可以是故事中的場景,作者在看到蝴蝶飛進車廂後,想到了她讀的小說中也有類似場景,在那一刻她心中產生巨大的喜悅,如果不是她曾在書中讀過類似場景,可能仍然會很開心,但就少了那種場景化為現實的驚喜了。

類似的情境也發生在我身上。一段時間前讀了鹿野忠雄的《山、雲與番人》,是一本日人在台灣攀登各種高峰的手札,那本書對我而言稍顯無趣,最後沒有讀完,但後來有天和親友爬山時,看到路邊的箭竹叢,突然間書中的場景幅現在我面前,如果不是讀過《山、雲與番人》,我只會覺得那是路邊的一堆茂密植物,而在我意識到那就是書中多次提到,讓他登山時進退兩難的箭竹後,瞬間有種「啊!原來如此!」的感覺。

即使是我覺得稍顯無趣的書,在與現實生活連結時仍然產生巨大的喜悅,更何況是喜歡的書呢?

最後,作者提到她會記錄自己讀過的書,以免忘記。我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是用anobii書櫃,只要打開網路書櫃,看到滿滿的書就會有種成就感。雖然有點幼稚,但這也算是某種蒐集癖。

但隨著anobii越來越不穩、生活越來越忙,就漸漸忘記這回事了。讀了這本書之後,燃起了我再次記錄的心情,稍微查了一下,目前最好用的平台似乎是goodreads,不知道這次能撐多久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洛洛的沙龍
25會員
68內容數
這裡是放我的作品的地方,身為一個起步不久的插畫學徒,雖然還不厲害,但是想記錄自己的成長。
阿洛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7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2024/08/07
看了《驀然回首》,我沒看過原作,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大推,於是準備好心情進了電影院。 以下是有劇透的心得。 原本在校刊上畫四格漫畫的藤野,在看到了比自己厲害的作品之後很努力想要進步,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朋友玩樂、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全部變成繪圖練習,在學校的所有空檔也都在畫畫。
Thumbnail
2024/05/20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2024/05/20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2024/05/15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2024/05/15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雖然讀了不少書,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是「讀書人」,只敢說自己是「愛書人」。作者經營閱讀部落格,有不少讀者把她當告解室,她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透過這本書,她告訴我們:儘管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愛看的書很膚淺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階段,喜歡的東西自然也相當個人,這沒什麼好壞優劣,單純是喜好問題罷了。
Thumbnail
雖然讀了不少書,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是「讀書人」,只敢說自己是「愛書人」。作者經營閱讀部落格,有不少讀者把她當告解室,她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透過這本書,她告訴我們:儘管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愛看的書很膚淺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階段,喜歡的東西自然也相當個人,這沒什麼好壞優劣,單純是喜好問題罷了。
Thumbnail
我真的好愛看書!對我來說,書是活的!是老師、是朋友、是事業好夥伴!        有的書讓我一口氣看完,欲罷不能,甚至看到尾端時還會捨不得;有的書令我驚嘆連連,怎麼那麼有創意、設計感十足;有的書讓我讀一頁就得喘一喘,資訊量太龐大;有的翻譯書讓我讀一頁就頭痛,不知怎麼看得很不順、很彆扭...     
Thumbnail
我真的好愛看書!對我來說,書是活的!是老師、是朋友、是事業好夥伴!        有的書讓我一口氣看完,欲罷不能,甚至看到尾端時還會捨不得;有的書令我驚嘆連連,怎麼那麼有創意、設計感十足;有的書讓我讀一頁就得喘一喘,資訊量太龐大;有的翻譯書讓我讀一頁就頭痛,不知怎麼看得很不順、很彆扭...     
Thumbnail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Thumbnail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Thumbnail
推薦對象: l 平時逛書店總是被嘲諷的說:「現在的人都很忙,你還真是閒阿!」 l 雖然知道上網買書比較方便,但總忍不住還是喜歡逛書店的你。 l 家裡書櫃一大堆還一直買書的你。 l 買了就是要看,但書始終看不完,對此一直有罪惡感的你。 l 想大聲對別人說:「看書超棒的好嗎?」「別一直跟我說網路比較好
Thumbnail
推薦對象: l 平時逛書店總是被嘲諷的說:「現在的人都很忙,你還真是閒阿!」 l 雖然知道上網買書比較方便,但總忍不住還是喜歡逛書店的你。 l 家裡書櫃一大堆還一直買書的你。 l 買了就是要看,但書始終看不完,對此一直有罪惡感的你。 l 想大聲對別人說:「看書超棒的好嗎?」「別一直跟我說網路比較好
Thumbnail
由於太常看到這個現象,於是想聊聊這個情況。 有些也嚮往極簡生活的朋友,對他們來說,放下不合適的衣物不算困難,但熱愛閱讀的他們最大的困擾通常來自於「書籍」。 我們有觀察到一個現象,通常喜歡極簡生活的人往往擁有開放包容的胸襟、有一顆愛探索與好奇的心、喜歡多方學習、願意接收新知,
Thumbnail
由於太常看到這個現象,於是想聊聊這個情況。 有些也嚮往極簡生活的朋友,對他們來說,放下不合適的衣物不算困難,但熱愛閱讀的他們最大的困擾通常來自於「書籍」。 我們有觀察到一個現象,通常喜歡極簡生活的人往往擁有開放包容的胸襟、有一顆愛探索與好奇的心、喜歡多方學習、願意接收新知,
Thumbnail
閱讀之於我,是一種可以治愈我心靈的方式之一。 對我來說,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我覺得看一個人喜歡讀什麼樣的書,大致可以猜出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畢竟願意花時間去閱讀一本書,想必除了被故事內容吸引外...
Thumbnail
閱讀之於我,是一種可以治愈我心靈的方式之一。 對我來說,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我覺得看一個人喜歡讀什麼樣的書,大致可以猜出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畢竟願意花時間去閱讀一本書,想必除了被故事內容吸引外...
Thumbnail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Thumbnail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若即若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度。因為書,我願意投入紅塵奉獻心力;也因為書,我也可以逃回精神心靈的世界,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