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固執」有什麼不一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他人的反對,

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到底是「堅持」或「固執」,

看來類似的外在行為,

但其實是兩種很不同的心態,一般來說,

#堅持者

在意的是「#達成心中的夢想」,

遇到不順挫折時,會勇敢的面對

會根據當下的情境,修改自己的情況

是具有高度彈性的,而不是放棄

會為了夢想會「堅持」下去。

#固執者

在意的是「#他人是否認同自己的想法

假如他人不認同的話,會覺得自己被否定

會減損自我的價值、傷害自己的自尊心

因此會不斷的堅持已見,變成所謂的「固執者」

之後可能會以失敗收場,也會破壞身邊與他人的關係。

所以「堅持」與「固執」都是一種頑固,

但前者專注在「夢想」,而後者往往專注「本身」。

raw-image

大家不仿想一想,當被他人批評「固執、頑固」時

你的心境與態度是如何反應的?

會選擇「維護自尊」還是「達成願景」?

自己是哪一種呢?

又要如何從「固執」轉換成「堅持」?

我們可以從認識「情緒靈敏力」開始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情緒靈敏力(中),一小步的改變,心情完全大不同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沙龍
8會員
37內容數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