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廢文?

如何發廢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陸陸續續有人問我要不要開寫作課?因為都是週遭的朋友,有時候以為他們在開玩笑,也就沒太認真,次數多了,就開始考慮起這事。不過「教寫作」這回事,從計劃到實行還有一些考量,可能還要一陣子,現在就規定自己每週日都會在自己的粉專發一點跟寫作有關的事,因為跟個人經驗和想法有關,所以也會比較輕鬆。同時,關於寫作的事情,也會陸續上在部落格U值媒,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這次分享的是「如何發廢文」……對,你沒看錯,就是「廢文」!我沒想到「廢文」也有人在問怎麼寫?廢文如果教了還算是廢文嗎?不過,這也讓我在想,有時候,是不是我們太習以為常的事,其實是其他人想知道的呢?

底下的文章從粉專直接轉過來,較沒經過修飾,基本上,我覺得「一般文章」跟「網路文章」還是有所差異啦!如果要我認真寫「如何發廢文」,就不是底下的形式啦!口吻、語氣都會改掉,不過……「廢文」嘛!就輕鬆一點,好嗎?底下就介紹「廢文」囉!

全文載於個人粉專:如何發廢文

有沒有發現,當你認真寫了1000、2000字的文章,都比不上一句「我今天吃了榴槤,好臭喔!」或是「我家的貓今天又抓到蟑螂了」這種話來得讚數或愛心數目高。

那麼……你又何苦寫那麼多的文字?真的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但是,話也不能這麼說,「廢文」之所以「廢」,就是因為他不用動太多的大腦,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在看「廢文」的時候,大腦是很舒服的,就像看卡通絕對比看新聞還要來得舒服。(但如果你對新聞本來就很有興趣就另當別論。)

要怎麼把你所覺得嚴肅、專業的內容,寫成輕鬆、活潑,能夠博人家眼球的精彩文章,那是一回事,「好好發廢文」也是一種連繫感情的方式,即便你跟對方可能沒有見過面。

美食、旅遊、小狗、小貓、打球、電玩……這些生活上的事,雖然不一定能夠傳遞什麼大道理,不過,透過這些廢文,更讓其他人覺得你是個人……什麼?難道你不是人?不、不,我可沒這麼說喔!我就問問,你會不會覺得那些三不五時發個廢文的人比較有趣?跟他在文字交談的時候,比較不用傷腦筋,同時,也不會太防衛他?而且,人家還可以透過廢文來認識你這個人。

所以,透過「寫出日常輕鬆的內容」這回事,雖然被冠為「廢」文,但還是有其必要性。

那,廢文要怎麼寫?

問得真是好極了!廢文之所以「廢」,那就是不用太在意廢文怎麼寫?「今天天氣很好,我也很好。」這句話是廢文,「出去的時候踩到狗屎,念頭一轉,想說去彩券行買彩券,結果中了500塊,開心!」這也是廢文。

就我個人來看,「廢文」要夠輕鬆、夠有趣,就算你本來就太嚴謹,覺得自己寫不出搞笑文,那就寫些具有「共鳴性」的「日常」。因為人家不一定熟悉你這個人,但能夠熟悉你正在飼養的狗;人家不一定會吃到你享用的海鮮大餐,但幾乎大部分的人都吃過海鮮;人家不一定要種花,但他看到你在種植的花或是正在進行的活動是他有興趣的。

你所愛的、喜好的,都是物體或事物,你喜歡,他人也可能喜歡,從這一點下手,無怪乎那些廢文的讚數或愛心量很高。況且,因為寫你喜歡或有興趣或覺得輕鬆的事情,就很容易下筆。

廢文不用在乎寫得好不好,它又不是考試,其實,你就把它想成上課時,你會在課本上的塗鴨,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在課本上的塗鴨超專業的?抱著認真幹廢事的這種心情,寫你的廢文,開心就好!

raw-image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92會員
343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梅洛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麼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我覺得「有想法」跟「沒想法」是不同的狀況,畢竟,有想法的話就快速許多,對於平常比較沒有在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卻有想法的人,我覺得可以透過「延伸」來練習。
在寫書法前,會先「臨摹」,在寫作之前,也在進行這回事,在想要寫一個主題的文章或是創作之前,多少會去碰一下相關的內容,從裡面參考一些值得下筆的部分,或從裡面激發出新意。
寫稿寫了這麼久,說完全沒有錯字肯定是假的,相信一定有國文水準及造詣非常高的人,但洛琳只是個平凡人,也就繼續平凡下去了……這話似乎很不長進?呵呵……輕鬆一點啊!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這些文章你太熟悉,導致腦中處理的是意義,而對其他人來說,這篇是新的、陌生的文章,比較容易抓出錯字。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我寫這麼多,到底有沒有人看?」「我這麼辛苦,又沒有收獲,到底寫這些做什麼?」如果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看到你釋出的善意,改變了他的想法,並讓他往更好的方法走,我想,這是對於「寫作為什麼要持續下去」的解答。
怎麼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我覺得「有想法」跟「沒想法」是不同的狀況,畢竟,有想法的話就快速許多,對於平常比較沒有在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卻有想法的人,我覺得可以透過「延伸」來練習。
在寫書法前,會先「臨摹」,在寫作之前,也在進行這回事,在想要寫一個主題的文章或是創作之前,多少會去碰一下相關的內容,從裡面參考一些值得下筆的部分,或從裡面激發出新意。
寫稿寫了這麼久,說完全沒有錯字肯定是假的,相信一定有國文水準及造詣非常高的人,但洛琳只是個平凡人,也就繼續平凡下去了……這話似乎很不長進?呵呵……輕鬆一點啊!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這些文章你太熟悉,導致腦中處理的是意義,而對其他人來說,這篇是新的、陌生的文章,比較容易抓出錯字。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我寫這麼多,到底有沒有人看?」「我這麼辛苦,又沒有收獲,到底寫這些做什麼?」如果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看到你釋出的善意,改變了他的想法,並讓他往更好的方法走,我想,這是對於「寫作為什麼要持續下去」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