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齊聲喊道:進喔!進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因著孩子喜歡熱鬧的偏好,我帶著他走進了廟會。一場盛大的廟宇活動。
在跟著媽祖進香之後,我感覺到大家在表現自己的善。每位他都自願的,服務著香燈下的每一個他。只要發現一點點需要幫助的地方,大家都很踴躍地向前,協助眼前的這一位是素未謀面路人。
藉由媽祖的引導,或是媽祖的名義,或是大家建立起媽祖的那個形象,大家似乎都有了行善的理由。大家「名正言順」地走在那一條光明的路。就像媽祖提供了一個舞臺給我們,發揮善良的舞臺。
一次、兩次、三次,我們在這個行善的舞臺中,不斷的表現自己,直到找到了行善的習慣。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不必再藉由媽祖的名義,不必再由他人指引給我們的一條光明路,我們也能夠依著自己的力量「名正言順」的行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69內容數
對書中內文有所感受並紀錄,為了幫助自己加深對於文字印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蝦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上在看的影片,剛好呼應了我正在想的事。雖然這影片主題是在說房子,但是還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我記得那一天,非常非常深刻的事件。只是,現在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要再次想起它,必須是「刻意」的回憶。也許這個刻意,它是藉著某個靈感而展現出來的。
這是一個階段,也許本來就只能了解到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才來到這個世界,透過體驗來感受自己是什麼。
今天走在公館的人行道上,那時候我們吃完潛艇堡,剛出來沒幾步路就看到一輛警察車,三個警察圍在一個坐輪椅的人旁,手上還拿著運動飲料。
『石牆砌不了監獄,鐵柵圈不成牢籠』 因為【理解】而得到自由! 那可能就是一種『尊重』的作法吧!
不記得是哪一天。 看見了一個小孩在對大人說話。小孩完全被大人否定了。
早上在看的影片,剛好呼應了我正在想的事。雖然這影片主題是在說房子,但是還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我記得那一天,非常非常深刻的事件。只是,現在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要再次想起它,必須是「刻意」的回憶。也許這個刻意,它是藉著某個靈感而展現出來的。
這是一個階段,也許本來就只能了解到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才來到這個世界,透過體驗來感受自己是什麼。
今天走在公館的人行道上,那時候我們吃完潛艇堡,剛出來沒幾步路就看到一輛警察車,三個警察圍在一個坐輪椅的人旁,手上還拿著運動飲料。
『石牆砌不了監獄,鐵柵圈不成牢籠』 因為【理解】而得到自由! 那可能就是一種『尊重』的作法吧!
不記得是哪一天。 看見了一個小孩在對大人說話。小孩完全被大人否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Thumbnail
前幾天旗山進行了四年一度的媽祖繞境活動, 我們的孩子在那樣的氛圍中,感染了信仰給予的力量。 先不論每個人對於繞境後的感受是如何? 不過樂見的是孩子們藉由這次的活動, 認識了特別的繞境文化。 而從他們的日常中也能看到這次活動對他們的影響, 他們會利用學校原有的遊具, 當作是活動中的「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放學學校旁邊的小廟神明正在看戲 小孩也去湊熱鬧 在廟裡泡茶的阿公們看孩子埕裡嘻鬧 非但沒有意見還請他們進去後台瞧瞧 正在操偶的阿姨見到孩子們跑進工作場域 也非但沒有感到干擾還在劇情空檔拿偶給孩子試試 中間阿公還給孩子水果吃 阿姨好厲害熟練到指導小鬼之餘 仍穩住原本的演出 乾冰起 偶
Thumbnail
這幾週小孩開始參加敬拜團,就是要邊唱詩歌邊跳舞,小男生樂在其中。從前我沒想過原來有自己的信仰是這麼不容易的事。我的孩子一直到去年暑假開口說:「我是基督徒」後我才正式帶他參加教會活動。這一切源自我有一位對佛教熱衷到不行的婆婆、錢捐很多很多的婆婆。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Thumbnail
前幾天旗山進行了四年一度的媽祖繞境活動, 我們的孩子在那樣的氛圍中,感染了信仰給予的力量。 先不論每個人對於繞境後的感受是如何? 不過樂見的是孩子們藉由這次的活動, 認識了特別的繞境文化。 而從他們的日常中也能看到這次活動對他們的影響, 他們會利用學校原有的遊具, 當作是活動中的「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放學學校旁邊的小廟神明正在看戲 小孩也去湊熱鬧 在廟裡泡茶的阿公們看孩子埕裡嘻鬧 非但沒有意見還請他們進去後台瞧瞧 正在操偶的阿姨見到孩子們跑進工作場域 也非但沒有感到干擾還在劇情空檔拿偶給孩子試試 中間阿公還給孩子水果吃 阿姨好厲害熟練到指導小鬼之餘 仍穩住原本的演出 乾冰起 偶
Thumbnail
這幾週小孩開始參加敬拜團,就是要邊唱詩歌邊跳舞,小男生樂在其中。從前我沒想過原來有自己的信仰是這麼不容易的事。我的孩子一直到去年暑假開口說:「我是基督徒」後我才正式帶他參加教會活動。這一切源自我有一位對佛教熱衷到不行的婆婆、錢捐很多很多的婆婆。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