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什麼都不知道時,就從聆聽身體開始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不知道」你說。

這幾次以來,你說自己最近心情很差,卻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討論了各種可能,「我不知道」或「我想不起來」,成了最多的回答。

你低頭望著地板,我感覺你身體好像越來越陷進諮商室的沙發裡,

「你說了幾次的不知道、想不起來,好像失去方向、迷路了,我想邀請你動一動,回到身體的感受看看,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你抬起頭看看我,點點頭。

於是,我們從聽見自己呼吸的聲音開始、動動身體的各個部位、讓身體動不一樣的方式....

漸漸地,我發現,你嘴角上揚露出笑容,

你說,覺得身體好像變柔軟了;

你說,好像有個很久不見的自己,被關起來,想出來...


我們可能習慣用語言、用頭腦一直想「怎麼了」,或覺得心情沈悶卻又不知怎麼辦? 此時,回到自己身體的感受,比如:

「問問自己,有沒有覺得身體哪個地方比較緊、比較痛? 」或是,

「現在身體的感覺如何?」

從另一個入口去看看、了解自己怎麼了, 有時,會有不一樣的可能出現。

(此篇為介紹工作概念的編撰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1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