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一般人會誤以為,人在受到性傷害、暴力等極端狀況時,會採取攻擊、呼叫、逃跑的反應,但我們從實務工作經驗中發現,當人處在「無法明白當下發生什麼事了」、「極端的情緒壓力」狀況時,常是處在「凍結」:叫不出聲、身體像動彈不了的解離狀態。

這個解離,也是身體為了保護當下的自己,因為,當逃不了又無法抵抗時,「凍結」,可以不用感受那些混亂的情緒或疼痛,比如巨大的恐懼、擔心、焦慮.....等,也是生物為了活下去最基本、最原始的自我保護機制。

「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是連成人都困難的,更何況是大腦、身心都仍在發展,認知和表達能力都仍未完整的幼兒。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創傷事件,往往會讓人失去掌控感、尤其對身體的掌控感。

我覺得很重要的,專訪裡提到,幼兒還無法完全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幼兒周圍的環境和大人,非常需要成為孩子穩定的支持系統,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大腦與身心還在發展的孩子,在許多情緒與壓力下,往往也無法馬上說出自己為何這樣、以及怎麼了的清楚原因,當出現身體化、情緒化像:大哭、失控, 也是在表達「內在有巨大的感受」、「尋求協助」、「我不知怎麼辦」、「我還不會..」等需求。

許多心理學上研究也發現,孩子是透過「遊戲」方式,來發展和建構身心,也是透過「遊戲」來消化複雜感覺。而親子共同的遊戲經驗,以及多多擁抱孩子,都能帶給孩子情緒支持和身體安全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工作中,我常碰到家長、老師們問:

「我們這樣做對孩子好嗎?」、

「我們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我常跟家長、老師們說,不用擔心或焦急著要趕快跟孩子討論創傷事件,先多花一些時間和力氣,觀察和陪伴孩子好好生活、跟孩子聊聊,比如:

喜歡今天午餐哪一道菜?喜歡哪一個課?今天跟同學玩什麼?

也讓孩子有機會跟同學一起玩、一同完成一項任務,這些,都是能讓孩子連結到生活的感受。

碰到創傷事件的孩子,很需要規律的生活、節奏,來讓自己重新穩定下來。

跟孩子聊聊、帶孩子跟同學一同學習、一同聽故事、一起做些什麼,讓這些一點一滴,流進孩子心裡,陪伴創傷的復原過程,並得以長出韌性。

如果這時,孩子身旁,有穩定的環境、穩定的大人,陪伴孩子遊戲、放鬆、紓解壓力、提供理解、提供支持,而環境系統也能適時地提供諮詢、意見、討論,讓大人們感受到支持更穩定,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出自《失落的童年》一書

**出自《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一書

***標題出自《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一書

(文長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2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1/26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2024/01/26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Thumbnail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Thumbnail
人與人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你知道嗎?
Thumbnail
人與人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你知道嗎?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前陣子,我開始閱讀《破除有毒心態,開啟自控力》。 說實在的,這種「很有力量的書名」,很容易讓我抱有保留態度;但是,在看到封面上的小標(擺脫擺爛、焦慮壓力、倦怠無力感⋯⋯都是創傷惹的禍!)後,我決定給出一次機會⋯⋯而這本書也很快地做出回應,對「創傷」下了一個言簡意賅且令我滿意的定義:創傷=大腦的消化
Thumbnail
前陣子,我開始閱讀《破除有毒心態,開啟自控力》。 說實在的,這種「很有力量的書名」,很容易讓我抱有保留態度;但是,在看到封面上的小標(擺脫擺爛、焦慮壓力、倦怠無力感⋯⋯都是創傷惹的禍!)後,我決定給出一次機會⋯⋯而這本書也很快地做出回應,對「創傷」下了一個言簡意賅且令我滿意的定義:創傷=大腦的消化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在你童年的時候,是否曾經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疏忽,或是父母親的長期冷落,或是其他言語暴力,如羞辱、嘲笑和貶低等? 身為心理師的我,自從成為新手媽媽後,就特別在乎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惡性的壓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一路跟隨到成年,影響著孩子的求學生涯、親密關係、工作..
Thumbnail
在你童年的時候,是否曾經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疏忽,或是父母親的長期冷落,或是其他言語暴力,如羞辱、嘲笑和貶低等? 身為心理師的我,自從成為新手媽媽後,就特別在乎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惡性的壓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一路跟隨到成年,影響著孩子的求學生涯、親密關係、工作..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