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4.可以做什麼預防:
《多與孩子討論感覺》
工作上不時遇到有關台北事件相關的討論,也讓許多家長感到焦慮不安,問我:「平常可以做些什麼」,我想到一些從生活中練習的點,跟大家分享。
「讓阿公抱一下啦,不然阿公要很久才會來」
「小孩子懂什麼?聽大人的…」
「不要那麼小氣,摸一下又不會怎麼樣」
「他只是在跟你玩」
「大人的話要聽,這是為你好..」
這些日常對話,看似沒什麼,但這些回應,孩子會接收到的訊息是:
「我的感受是不重要的」、「是錯的」、「是被否認的」。也會讓孩子對自身的感覺更困惑、更不知所措。
重視、同理孩子的感覺,並不是指都順著孩子意思,明確的界線、規則、合理行為仍是要教。
但當家長表達出:
「我願意聆聽你」的意願、
「原來你感受是這樣」的好奇,
生活中常跟孩子聊:
「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有這些感覺的時候,可以做些什麼呢?」、
「感覺不高興時,可以跟誰說、跟誰討論呢?」
「你覺得故事裡面這個主角的心情是什麼呢?」
引導孩子學習留意身體感覺的變化、命名與標示身心感受,是調節情緒的重要步驟。孩子在學習為情緒與感受命名的過程中,會漸漸學習到:「這個感覺不代表全部的我,我能夠學習如何旁觀、如何調節。」
不論使用何種媒材,都請記得:情緒語彙就像學語言一樣也需要練習,越常練習,熟悉度就越高。
平時進行留意感受和為感受命名的練習,能讓孩子更熟悉自己的身體感受和情緒,並逐漸學會如何調節情緒。陪孩子一同練習表達情緒,家長也能從中了解孩子的團體生活,增進親子關係。*
孩子也會感受到支持,也會一點一滴建構起對自我感覺的認識,與接納最真實的感覺,不管什麼感覺,都有空間,存在與討論。
大人可能常用「不乖」、「不聽話」來解讀或責怪孩子的行為或狀況,這會讓孩子困在未被了解的情緒、需求或壓力裡。
「我們文化比較期待孩子「順從」、「聽話」,不太允許孩子有太多想法或情緒的表達,像幼兒因為身心、語言能力都仍在發展,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情緒化,往往是幼兒表達他們的需求與待協助的地方。」- -「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試試看用「好奇」、「陪伴」的角度,「你發生什麼事了?」、「說說看怎麼了呢?」,這是一個信任與安全感的建立過程,也會讓孩子,未來遇到各種事情,會多一些,不用害怕被責怪處罰,而是願意說出口的機會與空間。
也不在孩子面前說悄悄話,那會讓孩子覺得「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的困惑或擔心。
孩子的世界,就是家庭與學校,小小的,好多事都需要大人的協助與支持,而權力上也會有不對等、聽話/不聽話、支配/被支配的來回裡。
以上的想法,也跟孩子的主體權有關。性教育,其實也是「關係」為基礎的教育,人際關係、同理心都是,也跟我們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表達情緒有關,底下推薦幾本書,歡迎大家閱讀以更多了解。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健康長大,讓他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創傷經歷都能復原(約有4成的兒童會在長大成人之前經歷至少一次可能造成傷害的事件),就必須建立一個更健康的社會。」**
有關性教育、認識/尊重身體界線、身體自主權、有關教小孩如何保護自己、懂得尋求信任的大人協助...等這些事情,不是靠家長/老師跟孩子說幾本繪本、幾個小時的課就算了的事。
周圍環境大人能不把性當成:
不能說/不能談/奇怪/嘻笑的事、以及當孩子面對威權、遇到情緒勒索、權勢壓迫等..覺得困惑、受傷時,周圍環境大人能否讓孩子感覺安全、願意求助、也能夠信任地說真實想法….等這些事情,其實,真的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也需要周圍的大人們,就開始在與孩子互動中實踐、留意、討論的。
這類事情,也沒有快速、簡單的解方,並不是僅用增加教師、輔導、社工的人力,或是甚至是警力、檢方,把責任再外包、推給已經手上案子一堆、疲於奔命的專業人力就停止的事,需要的是多方系統的合作、橫向的聯繫、以及整個社會對於這些觀點的認識與改變….等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的力量。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衷心期許台灣社會環境是能夠讓所有孩子健康長大的安全基地!
*出自《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一書
**出自《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