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頁 生物相似性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來,受惠於基因工程的進步,標靶治療已被廣泛使用於治療乳癌、大腸癌肺癌、頭頸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能與特定細胞標記結合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因此稱為標靶治療,是現代精準醫療重要的一環。

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葉顯堂醫師指出,標靶治療藥物是由活體細胞所製造的生物藥物,與化學反應合成的藥物大不相同。需要先將一段特定的DNA序列透過載體植入活體細胞,活體細胞會根據DNA序列製造胺基酸序列,然後組成生物藥物,也稱之為單株抗體。
什麼是生物相似性藥?

葉顯堂醫師解釋,要了解什麼是生物相似性藥,需要從生物藥物解釋起。

生物藥物是由一系列胺基酸所組成有四級結構,其分子量較大,可能高達150,000 g/mol,是化學藥的一千倍,製造過程複雜度遠高於合成化學藥物,製作生物藥物牽涉到基因工程,藉由活體細胞株生產,每個生物藥會有不同的關鍵品質屬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CQA),關鍵品質屬性關係到這個生物藥的功能,功能不同,所產生的療效、安全性亦不相同。

當原開發廠所生產製造的生物藥上市一段時間後,專利期限也會隨之過期。此時,即可開放其他有生產生物藥能力的藥廠,自行研究製造相似的生物藥,稱為「生物相似性藥」。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物管理局(EMA)在核准生物相似性藥時都是基於一個原則:生物相似性藥的效度、純度、安全性,在臨床使用上與原開發廠生物藥物(或稱為:參考藥品)是沒有差別的。

生物藥物是活體細胞的產物,即使是同一間藥廠,採用相同製程,每一批出廠的生物藥物都不見得完全相同,因此所有的生物藥物需要持續監控,以確保品質,不同藥廠生產的生物相似性藥亦是如此。生物相似性藥是經由分析多批原開發廠生物製劑以建立基準,藉由活體細胞經過複雜且精細的多重步驟程序,透過繁複的定性分析、臨床前試驗、臨床藥動學與第三期臨床試驗,以確保生物相似性藥臨床使用的療效、安全性及免抗原性,保障患者用藥選擇權。


生物相似性藥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為何?

葉顯堂醫師表示,目前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生物相似性藥有好幾類,包括治療多項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等。
歐盟約在2006年開始有生物相似性藥進入臨床使用,目前已有15個生物藥物及數十個生物相似性藥,而每一種生物藥物可能都有好幾間藥廠在製造生物相似性藥。近年來,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生物相似性藥可供選擇,例如治療乳癌常用來對抗HER2+的標靶藥物,也已有五項生物相似性藥被核准。而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針對癌症標靶治療,目前也核可數個生物相似性藥,提供罹患HER2+陽性乳癌、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子宮頸癌、惡性神經膠質瘤會者在治療時的治療新選項。此外,目前癌症領域常用的國際治療指引中,也已將生物相似要列入患者治療的選項之一,在國外生物相似性藥,也已經有多年的使用經驗。


生物相似性藥的優點有哪些?

「與化學治療相比較,生物藥物有更高的專一性,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而且可以提升治療成效。」葉顯堂醫師說明,「然而,生物藥物的製程複雜,所以價格較高。生物相似性藥累積多重的臨床試驗與臨床經驗,且藥價較低的優勢,有助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讓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標靶治療、有更好的預後,並減少復發的風險。」

生物相似性藥對台灣整個醫療環境也有相當的好處,當生物相似性藥被更多人使用,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為國家整體醫療省下一些經費,進一步用來幫助更多新的藥物納入給付,幫助更多的人。
目前生物相似性藥的核准條件是需要通過人體試驗,以證明其藥性、安全性與參考藥物相等。


了解生物相似性藥,讓更多患者受惠

葉顯堂醫師分享,世界衛生組織持續呼籲,各國應該加快腳步整合生物相似性藥上市的可能性,主要希望透過生物相似性藥的加入與廣泛採用,讓民眾能夠更加容易地獲得具相同療效、安全性的標準治療,同時節省醫療花費,對患者以及整體醫療環境都有幫助。

不過在使用生物相似性藥方面,仍需要讓患者有更多了解與認識,畢竟生物藥物是近年來發展出的藥物,大家對於生物相似性藥自然較為陌生,容易產生誤解。
葉顯堂醫師強調,生物相似性藥並非學名藥,必須通過相當嚴謹的監控及把關,以確認效果及安全性。擁有臨床使用經驗的醫師也應該多多與醫界分享,傳遞正確的醫學知識,讓患者、家屬能透過醫師更了解生物相似性藥的製造及核准流程,便能有更多的信心。

生物藥物是近代醫學的重大進展,讓許多疾病的治療成效顯著提升,期望生物相似性藥的問世也能讓更多的患者受惠!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癌症治療新頁 生物相似性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癌症治療相關分享:家族遺傳基因與副作用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avatar
Ean連苡安
2024-03-28
【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
Thumbnail
avatar
NTU EiMBA
2024-02-21
癌症治療短期副作用 食物走味、口腔潰瘍癌症治療副作用有分長期及短期,而短期大多是指在治療期間,身體因為激烈的放化療刺激,而產生的副作用。 副作用有多可怕? 這些副作用會大大打擊病患的治療意志力,並且影響進食的狀況,好好進食是癌症患者的重要功課,畢竟沒有進食就沒有體力,身體就無法繼續面對後續的治療。
Thumbnail
avatar
eve.lady.diary
2023-11-30
新生活運動 癌症治療的第一個月我聽癌友分享,很多人都會東想西想,導致心情憂愁,破除心情困境的方式,我選擇以運動來填滿生活,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而且運動健身也建心,因此推薦大家在低潮時,以運動當作生活目標,有效轉移思緒,不讓自己胡思亂想。 以下分享,在我癌症治療初期,我選擇的運動方式,如果有興趣的話,就看下去~ 瑜珈 一開始報
Thumbnail
avatar
eve.lady.diary
2023-11-30
如何準備癌症治療?準備清單分享 皮膚照顧/ 進食營養/ 工作請假等 在放化療開始前,我也走過那一段認真搜集網路經驗分享,確保自己能好好應戰,以下就是我統整後的資訊+個人經驗分享,供大家參考 😇 (本人是鼻癌患者)
Thumbnail
avatar
eve.lady.diary
2023-10-03
得癌症該怎麼辦? 該如何治療?癌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其中手術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還有包括放射治療(radiography)、化學療法(chemotherapy)、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細胞治療(cell therapy)等方式。 一、手術治療 腫瘤切除手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它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
avatar
柳正姿
2023-02-14
癌症治療-現代與傳統療法的探索癌症治療策略怎麼選? 新手癌友與家屬 霧裡看花 西醫為主-足部反射區療法(足療)為輔- 以三期大腸癌家父的治療策略為例 西醫治療與足療攜手合作的未來與展望。
Thumbnail
avatar
林彥良
2022-05-20
癌症中醫偕同治療 (四) 心身症篇 - 如何安頓身心?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2-28
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三)放療篇 – 如何改善放療副作用?         有點像是去海灘上曬太陽,紫外線將皮膚曬傷,嚴重的部分會起水泡或脫皮,輕微的區域只會曬黑。 以中藥修護的概念,比較像是滋潤、養陰,例如皮膚曬傷時塗上蘆薈;而加速生長,則比較像是補氣、補陽的作用,用以增加細胞生長的動力   放射線治療是採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從體外照射腫瘤所在位置,或將含放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2-11
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二)化療篇 – 可以怎樣改善化療副作用?「祛邪」與「扶正」二種面向,化療藥是非常強的祛邪藥物,所以在化療期間,中藥偕同治療,以扶正修復身體為主要方向 化療期間,首重開脾胃,保有好胃口、強化腸胃吸收功能 化學治療所使用的藥品可以無差別地將正常細胞、腫瘤細胞阻斷、抑制分裂及增生。但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需要更多的營養供給,以支撐它快速分裂、增生。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