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花了一個星期,讀完宮部美幸的長篇大作,模仿犯
這部作品有和<<理由>>、<<所羅門的偽證>>等作品類似的呈現方式,幾乎所有相關的人物都存在屬於自己的一份故事,每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無論加害者、被害者甚至是旁觀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盡是人心不同的面貌。
本書講述的是一聯串綁架女子分屍案的全部過程,除了精彩的推理外,對於兇手犯罪心理的描寫,還有更進一步的論述。除此之外,百萬文字中,對於每個角色都有相當細膩的描寫,以及不同遭遇、心境中存在著的「道理」,這些「道理」很難說明,有些人活了一輩子還不曾發覺,有些人則花了大半輩子來悟得,有些心思細膩的人,讀了會不驚大嘆「宮部也太強了吧!竟然連這種心態都能用文字描寫!」
翻開宮部的書,常感嘆自己不過是「重新發明輪子」罷了。
看著時不時出現在新聞上的強暴、殺人案,有些人心裡可以理解兇手為甚麼這麼做,甚至認為自己只差一步就可能做出相同的事,有些人則完全無法理解,做壞事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兩種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同理心。
同理不等於同情,「同情」指的可能是對某人的遭遇深感難過,「同理」則是「感受到」某人的遭遇。
如果,兇手能夠同理被害者,那他就無法做出傷人的事,無奈的是,人類的「同理」功能並非完全,所以不管學歷再高、再有名望和地位的人,都可能做出傷害人的事。
書中的犯人,除了缺乏同理外,還失去道德觀,導致他們做出一系列無法挽回的事,而他們還未真正察覺到錯誤,沉溺在自己所設定出的劇本中,一次又一次著傷害著他人,仍然自豪不已,這正是人性的至惡。
許多推理小說裡,對於犯案的「動機」都一定要有足夠的說服力,不然會被評審打槍,但在<<模仿犯>>裡,兇手們犯案的動機卻是好玩和為了創作。至於創作的動機呢?創作不完全需要動機,就是因為想創作,所以才創作。
由愛生恨、金錢等犯罪動機,還有跡可循,但為了傷人而傷人的動機,才是真正的恐怖,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
最後,本書為什麼叫模仿犯呢?
讀到一半還讓人疑惑著,但讀到最後幾頁,腦中才竄過「啊,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