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地下街的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本書,收錄了以《地下街的雨》為首的七篇短篇小說。

作者宮部美幸出道三十餘年,作品獲獎無數,只要對日本小說有些興趣的人,幾乎一定會讀過她的作品,而最近Netflix持續主打,即將於3/31上映的台劇《模仿犯》,就是以宮部美幸於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翻拍而成,20年前的作品能夠重返主流影劇市場,應該不難想像她的作品有多麼經典。

《地下街的雨》日文版其實是1994年的作品了,這次分享的中文譯本則是2020年才在台上市,但除了書中人物需要去投幣使用公共電話這件事,特別讓人有時代感以外,絕大部分的劇情放在現代都不違和,都仍能擁有不少共鳴。一方面讓人對作者的功力感到讚嘆,而另一方面卻也讓人覺得有點惆悵,不管是人心還是社會價值,這幾十年來似乎沒有進步多少。

這七篇故事,每則篇幅都不到60頁,實在沒什麼劇透的空間。因此以下只分享幾篇故事們帶給我的啟發,峰迴路轉的劇情內容就留給讀者們完整地享受。

「地下街沒有日夜晴雨,只能從路人手中的傘驚覺原已變天。」

人活得越久,越想不透,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愛我們想愛的人,恨我們覺得應該要恨的人。會不會未來的某一天才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場戲?在震驚錯愕之時,我們又會接受眼前的真相才是現實,還是堅信過去,不相信現在得知的一切呢?

「我們以為絕對看不見的,是過去與未來,真的是這樣嗎?」

應該很多人都曾有過,發生某件事的當下,產生一種「我曾經在夢裡看過」的感覺,彷彿過去的自己作過所謂的「預知夢」,甚至有人曾有同一個夢作過很多次的經驗。那如果這個夢境的劇情,是死期將近的人生最後一刻呢?會是「啊,原來我人生就到這了」的坦然接受,還是「過去也死過好多次了,夢要醒了吧」的自在從容,又或者是「這次真的是事實了,該怎麼辦?」的渾身發抖?

「默契是一種加速器,可以成就大事,也可能釀成大禍。」

人類語言發展了數千年,依然存在許多缺陷,人與人的對話,常常因為隻字片語的差異,沒有正確理解對方的含意,造成大大小巧的衝突與不快。即使是面對面的談話都如此,在以沒有聲音的文字溝通時,更容易產生誤解,導致我們常常覺得:「我明明不是那個意思…」如果人與人的關係良好,不言自明的默契通常能讓簡潔的溝通也能順利無礙地進行,但若情感基礎薄弱甚至相互交惡,就得小心,會讓人誤會的失言可能成為大災難的導火線。

「只要人生仍有一角缺憾,都難以被認為是真正的贏家」

人類天生就很會發現缺點,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是。就算是五子登科的人生勝利組,還是可能被說職位不夠高、房子不夠大、孩子表現不夠好….似乎只有「全面皆贏」才是真正贏家,但天下第一談何容易?全心全意走在超越別人的路上,可能就是一種不幸。多想想幸福,別太在意輸贏。

「那些擁有我們想不透的能力之人,若不是神,就是外星人」

在資訊還沒那麼普及,人民知識水平基礎還不夠高之前,對於科技弱勢的人來說,擁有難以理解的高技術人類,就跟神明或是外星人沒兩樣,Marvel的「永恆族」電影已經能為這個現象作很好的詮釋。現在能了解科技日新月異的人,比過去多很多了,但世界上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會因為這樣的現象信錯神,損失財物、信念、或是人生。

雖然這裡分享了這本宮部美幸的短篇集所帶給我們的人生反思,但本書的精華仍是她刻畫出的故事情境,只有真正讀過的人才能完整體會,感受《地下街的雨》所呈現的荒謬、詭異與諷刺,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少鋒的沙龍
45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少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8
身為一個時常認為末日終將來到的人,不免會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想多提醒自己,應該還有什麼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即使這類的書有時候稍嫌乏味,或是沒有太新穎的見解。 但這本《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是很出乎意料的作品
Thumbnail
2023/10/08
身為一個時常認為末日終將來到的人,不免會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想多提醒自己,應該還有什麼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即使這類的書有時候稍嫌乏味,或是沒有太新穎的見解。 但這本《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是很出乎意料的作品
Thumbnail
2023/09/27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2023/09/27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2023/09/19
在中國的頂尖中學(等同台灣的高中)中,學生大致上有四個階級,由下而上分別是:學弱、學渣、學霸、以及學神。
Thumbnail
2023/09/19
在中國的頂尖中學(等同台灣的高中)中,學生大致上有四個階級,由下而上分別是:學弱、學渣、學霸、以及學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3年5月閱讀總數為27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有試著看很多類型的書,很滿足。 小說:7本 散文:1本 心靈勵志及其他:4本 漫畫:13本 繪本:2本 主題閱讀 5月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校園及愛情小說,所以看了《來自天堂的雨》、《我想聽見你的聲音》和《偽婚世代》。 三本小說都有一個特徵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3年5月閱讀總數為27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有試著看很多類型的書,很滿足。 小說:7本 散文:1本 心靈勵志及其他:4本 漫畫:13本 繪本:2本 主題閱讀 5月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校園及愛情小說,所以看了《來自天堂的雨》、《我想聽見你的聲音》和《偽婚世代》。 三本小說都有一個特徵
Thumbnail
這本書,收錄了以《地下街的雨》為首的七篇短篇小說。 作者宮部美幸出道三十餘年,作品獲獎無數,只要對日本小說有些興趣的人,幾乎一定會讀過她的作品,而最近Netflix持續主打,即將於3/31上映的台劇《模仿犯》,就是以宮部美幸於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翻拍而成,20年前的作品能夠重返主流影劇市場,
Thumbnail
這本書,收錄了以《地下街的雨》為首的七篇短篇小說。 作者宮部美幸出道三十餘年,作品獲獎無數,只要對日本小說有些興趣的人,幾乎一定會讀過她的作品,而最近Netflix持續主打,即將於3/31上映的台劇《模仿犯》,就是以宮部美幸於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翻拍而成,20年前的作品能夠重返主流影劇市場,
Thumbnail
是為了趕在藝FUN券過期之前,趕快上兩廳院逛逛看有沒有有興趣的。然後就看到這齣〈之間〉。一齣改編自宮部美幸「三島屋奇異百物語」系列的劇作。高中時,有一陣子很愛宮部美幸,尤其是百物語,雖沒有全部讀過,但依稀記得是因為百物語而讓我認識宮部美幸,跟他的小說。所以其實是衝著這個而去的......
Thumbnail
是為了趕在藝FUN券過期之前,趕快上兩廳院逛逛看有沒有有興趣的。然後就看到這齣〈之間〉。一齣改編自宮部美幸「三島屋奇異百物語」系列的劇作。高中時,有一陣子很愛宮部美幸,尤其是百物語,雖沒有全部讀過,但依稀記得是因為百物語而讓我認識宮部美幸,跟他的小說。所以其實是衝著這個而去的......
Thumbnail
一如歷史考証在「時代劇」裡只會是一種基礎。歷史書寫一定也存在著某種路徑可以讓人用「在那之外」的眼光去論述他的好。數月前以連自己都驚訝的速度讀完了《江戶城裡的異鄉人》,巨大的滿足與空虛同時並存的奇異感受,因其筆下開展出的空間宏大、曲折而繽紛。而在那裡,除了繁華江戶與曲折人生之外,究竟還有什麼?
Thumbnail
一如歷史考証在「時代劇」裡只會是一種基礎。歷史書寫一定也存在著某種路徑可以讓人用「在那之外」的眼光去論述他的好。數月前以連自己都驚訝的速度讀完了《江戶城裡的異鄉人》,巨大的滿足與空虛同時並存的奇異感受,因其筆下開展出的空間宏大、曲折而繽紛。而在那裡,除了繁華江戶與曲折人生之外,究竟還有什麼?
Thumbnail
文藝雜誌的創刊企劃邀請了日本的八組作家,聯手打造出一個大型的「旋轉計畫」。作家們需要遵循某些共同規則,串聯般地寫出主軸為對立的兩個族群,山族與海族,在日本從古代到未來各階段,共九篇各自獨立的故事。此書[蹺蹺板怪物]就是由伊坂幸太郎老師負責擔綱了「昭和後期」以及「近未來」,這兩個時間點的中篇故事組合而
Thumbnail
文藝雜誌的創刊企劃邀請了日本的八組作家,聯手打造出一個大型的「旋轉計畫」。作家們需要遵循某些共同規則,串聯般地寫出主軸為對立的兩個族群,山族與海族,在日本從古代到未來各階段,共九篇各自獨立的故事。此書[蹺蹺板怪物]就是由伊坂幸太郎老師負責擔綱了「昭和後期」以及「近未來」,這兩個時間點的中篇故事組合而
Thumbnail
近年來韓國作品的內容通常都很貼近日常生活,在呈現固有傳統價值觀的同時,也敢於直接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且整體又能兼具娛樂性。本書包含了七篇心理驚悚短篇,每一篇都有一個不太尋常的開頭,隨著故事發展,在你覺得應該要結束的時候,突然整個大翻盤,不到結尾真的是不知道事情的全貌,讀起來非常過癮。
Thumbnail
近年來韓國作品的內容通常都很貼近日常生活,在呈現固有傳統價值觀的同時,也敢於直接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且整體又能兼具娛樂性。本書包含了七篇心理驚悚短篇,每一篇都有一個不太尋常的開頭,隨著故事發展,在你覺得應該要結束的時候,突然整個大翻盤,不到結尾真的是不知道事情的全貌,讀起來非常過癮。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