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的3項安心指標:資本適足率、逾期放款比率、備抵呆帳覆蓋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平常我們追蹤ROE、ROA、EPS、盈餘分配率和殖利率等數據來看金融股的發展,除了這些,還有三個數據可以看看銀行以這樣的模式發展到底有沒有讓股東安心。這三個數據分別是資本適足率逾期放款比率備抵呆帳覆蓋率,下面我們就來介紹這些數據,並教各位哪裡可以找到這些數據。

一、資本適足率

英文名為「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ratio」,簡稱為「BIS」,是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的比率,其公式為:自有資產 / 經風險加權之風險性資產,這項數據在避免銀行有過多風險性資產,並確保其財務健全。資本適足率越高,表示銀行的風險性資產沒這麼高,股東可以稍微放心,反之,數據越低,表示銀行所要承受的風險就越高,這時股東就要擔心了!

資本適足率源自於1988年的巴賽爾協定,該協定認為G10工業國應該要求其國內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要高於8%。台灣108年修正的「銀行資本適足性及資本等級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

銀行依第三條規定計算之本行及合併之資本適足比率,應符合下列標準:
1.普通股權益比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七。
2.第一類資本比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點五。
3.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十點五。

這些資本適足率相關的數據可以從金管會底下的銀行局網站查到,其路徑為「金管會銀行局-->金融資訊-->金融統計-->本國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之比例 」:快速連結網址
根據2021年第三季的資料顯示,台灣所有的銀行都符合最低要求,完全pass!

二、逾期放款比率

英文名為「Non- Performing Loans Ratio 」,簡稱為「NPL」。銀行的運作方式之一,就是拿存戶的資金放貸給有需要的個人或團體,以收取手續費及利息作為營收,然而這其中的風險是,萬一有人不還錢呢?逾期放款比要看的就是這裡面的魔鬼!逾期放款比又簡稱逾放比,指的是過一段期限沒正常繳納本息的放款佔所有放款金額的比例,這背後的意義是銀行放款業務可能會面臨客戶無法償還本息的風險,因此它的公式為:逾期放款金額 / 總放款金額,逾放比的數據越高,代表銀行越可能收不回本息,也就是說放款品質不佳,銀行面臨較多的風險。一般而言,逾放比在3%以內為佳,近年來政府曾利用獎勵措施鼓勵銀行將逾放比降低到2%以下

逾放比數據資料也是從金管會銀行局網站可以查到,路徑是「金管會銀行局-->金融資訊-->銀行業務資訊揭露-->本國銀行逾放等財務資料揭露 」:快速連結網址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所有銀行的逾放比皆低於1%,這方面也安全pass!

三、備抵呆帳覆蓋率

英文名為「Coverage Ratio」。所謂的呆帳指的是銀行收不回貸出的款項,又稱為壞帳。備抵呆帳覆蓋率就是指銀行準備多少錢來補呆帳的錢坑,換句話說就是銀行承受呆帳發生的能力。備抵呆帳覆蓋率越高,表示銀行越能對抗呆帳發生的情況,因此一般而言,數據要大於100%會比較好!

備抵呆帳覆蓋率常常和逾放比一起看,所以銀行局下載的資料中,這兩項數據被擺在一起,查詢路徑和上述的逾放比是一樣的。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所有銀行的備抵呆帳覆蓋率都大於100%,110年12月的資料裡,有不少大於1000%的銀行,甚至京城銀還高達8277%。

四、結論

raw-image

這三項數據大多用在銀行業,然而金控股底下也多有自己的銀行體系,因此也有參考價值。但是這些數據光看名字就很專業,讓人很想忽略掉,其實這些數據平常政府就會幫忙監管,如果有太離譜的情況發生,應該就會先上新聞了。資本適足率每季公佈一次,逾放比及備抵呆帳覆蓋率則是每月公佈一次,而銀行局也會在資料中給予平均數據,我們可以注意看哪些銀行的數據優於總體平均,如此就可挑選安全性較佳的公司,甚至分析出自己心中前段班或後段班的排名,這樣在操作存股長期投資的期間,也能夠買的安心、賺得開心!

🔥歡迎到其他平台來與我互動FacebookPotatoMediaPixnet
🧡歡迎【拍手】【贊助】【留言】【追蹤】,你們的鼓勵是我寫文最大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world的沙龍
162會員
223內容數
主持AndyWorld的Andydad是名小資族,Andydad將投資視為通往幸福家庭的途徑,其投資標的以ETF、金融及傳產為主,科技與其他產業為輔,藉由長期持有標的且降低持有成本,來打造領股息也賺價差的投資目的,並在最終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andyworl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1
2024年六月份許多壽險型金控公司的業績特別好,這表現與台股六月衝刺情況相關。本文分析了金控自結EPS的增減幅度,以及殖利率表現。觀察顯示今年是金控的成長年,並提供對金控投資人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7/11
2024年六月份許多壽險型金控公司的業績特別好,這表現與台股六月衝刺情況相關。本文分析了金控自結EPS的增減幅度,以及殖利率表現。觀察顯示今年是金控的成長年,並提供對金控投資人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17
在2024年五月,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表現穩定,已有10家公司在累計獲利方面超過百億元。這些金控公司的營運正逐漸步入佳境,配息的公司也逐漸增加,投資人應該漸漸恢復對公司的信心。殖利率和觀察結論也顯示了金控業績的穩健。 投資人應該注意科技股和金控股的表現,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
Thumbnail
2024/06/17
在2024年五月,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表現穩定,已有10家公司在累計獲利方面超過百億元。這些金控公司的營運正逐漸步入佳境,配息的公司也逐漸增加,投資人應該漸漸恢復對公司的信心。殖利率和觀察結論也顯示了金控業績的穩健。 投資人應該注意科技股和金控股的表現,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
Thumbnail
2024/05/17
臺灣14家金控已公佈配息政策,其中有些讓投資人滿意。本文分享2024年四月份金控自結EPS與增減幅度,殖利率表現以及觀察與結論。
Thumbnail
2024/05/17
臺灣14家金控已公佈配息政策,其中有些讓投資人滿意。本文分享2024年四月份金控自結EPS與增減幅度,殖利率表現以及觀察與結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年因為聯準會暴力升息,美國地方銀行陸續傳出倒閉,主要因為許多企業發現無法提領現金,造成各家企業恐慌大量提領現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引發了提領潮,對於銀行業都是屬於高度槓桿,只要資金被企業、人民大量提領時,就會造成擠兌,人民將會陷入恐慌,將會有更多人進行提領,這時銀行準備金不足,財務不夠健全,銀
Thumbnail
2023年因為聯準會暴力升息,美國地方銀行陸續傳出倒閉,主要因為許多企業發現無法提領現金,造成各家企業恐慌大量提領現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引發了提領潮,對於銀行業都是屬於高度槓桿,只要資金被企業、人民大量提領時,就會造成擠兌,人民將會陷入恐慌,將會有更多人進行提領,這時銀行準備金不足,財務不夠健全,銀
Thumbnail
先引用一下2023/03/14元大投顧更新的研究報告summary: 1.上調存準率,導致升息效應不如預期 2.經濟衰退 3.銀行下修淨利差展望,淨值因防疫險影響幅度高於預期,下調 綜合以上結論:因獲利目標下調,所以目標價也下調至23.0 不過當時發出這個報告時候的股價是22.2 存準率 甚麼是存準
Thumbnail
先引用一下2023/03/14元大投顧更新的研究報告summary: 1.上調存準率,導致升息效應不如預期 2.經濟衰退 3.銀行下修淨利差展望,淨值因防疫險影響幅度高於預期,下調 綜合以上結論:因獲利目標下調,所以目標價也下調至23.0 不過當時發出這個報告時候的股價是22.2 存準率 甚麼是存準
Thumbnail
那張圖表原本是google試算表,內容呈現的是14家金控的股息、殖利率及隨時變動的股價等資料,使用者可以藉此觀察殖利率的變化當作買進的依據!此外,之後也增加EPS、本益比與本淨比等資料。所以,下面將分別敘述各項數據與使用的來龍去脈,內容大概分為三部份,為殖利率監控表、個股累計EPS、本益比與本淨比。
Thumbnail
那張圖表原本是google試算表,內容呈現的是14家金控的股息、殖利率及隨時變動的股價等資料,使用者可以藉此觀察殖利率的變化當作買進的依據!此外,之後也增加EPS、本益比與本淨比等資料。所以,下面將分別敘述各項數據與使用的來龍去脈,內容大概分為三部份,為殖利率監控表、個股累計EPS、本益比與本淨比。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矽谷銀行SVB破產與後來的瑞信被併購事件摧毀了投資人對於永續AT1債券的最終信任。投資人納悶著,這些出事的銀行年年通過各國央行的壓力測試,而且一級資本適足率CET1遠遠超過巴塞爾三號協定所要求的7%標準甚多。 為什麼還是說倒就倒了?這中間是有甚麼不能說的貓膩嗎? 要聊聊這個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矽谷銀行SVB破產與後來的瑞信被併購事件摧毀了投資人對於永續AT1債券的最終信任。投資人納悶著,這些出事的銀行年年通過各國央行的壓力測試,而且一級資本適足率CET1遠遠超過巴塞爾三號協定所要求的7%標準甚多。 為什麼還是說倒就倒了?這中間是有甚麼不能說的貓膩嗎? 要聊聊這個
Thumbnail
市場上相當多人在談論投資債券或債券ETF,但很少人會從信用利差幫你分析對債券價格影響,原因是多數人對於公司債(信用債)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信用利差對公司債其實佔有相當大的影響程度,甚至大於美國公債(基準利率)的影響,我這邊也會提供一些案例以及如何簡單觀察信用利差的變化,來判斷購買債券的時機。 在前
Thumbnail
市場上相當多人在談論投資債券或債券ETF,但很少人會從信用利差幫你分析對債券價格影響,原因是多數人對於公司債(信用債)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信用利差對公司債其實佔有相當大的影響程度,甚至大於美國公債(基準利率)的影響,我這邊也會提供一些案例以及如何簡單觀察信用利差的變化,來判斷購買債券的時機。 在前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最近美國幾間銀行出現流動性問題的根本原因,與過往美國政府對於金融業所做得體質改善努力,最後還分析了這次拯救銀行的工具利與弊之處。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最近美國幾間銀行出現流動性問題的根本原因,與過往美國政府對於金融業所做得體質改善努力,最後還分析了這次拯救銀行的工具利與弊之處。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22日凌晨2點宣布利率結果,將聯邦基準目標利率上調3碼,由原本的2.25%~2.5%上調到3.0%~3.25%的區間,這是近期連續第3次升息3碼,也是今年以來第5次升息,資金緊縮程度實屬罕見.....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22日凌晨2點宣布利率結果,將聯邦基準目標利率上調3碼,由原本的2.25%~2.5%上調到3.0%~3.25%的區間,這是近期連續第3次升息3碼,也是今年以來第5次升息,資金緊縮程度實屬罕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