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說股利是左手換右手?淺談領股利的玄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股票投資人都喜歡領股利,畢竟到手的白花花銀子才是真的。但為什麼總有人說股利是左手換右手呢?

當你去股票討論區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會跟你說,「不不不,不是這樣,因為balabala...(以下省略三千字)」

而當你去比較小眾的期貨討論區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部份的人會跟你說:「對,就是左手換右手。」

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區別呢?讓我以一個業餘期貨投資人的角度來嘗試解釋一下,為什麼常使用期貨工具的投資人,會覺得領股利是左手換右手。
首先我們來找一個比較單純的情況來回顧,2021年鴻海發放現金股利4元,除息日是2021/07/22,假設我在前一日收盤價買了112.5的鴻海一口(價值等同於2000股),那麼,到7/22這一天,我的期貨帳戶會有什麼變化呢?
首先除權息參考價會是112.5-4=108.5,這是大家應該都知道的。而我的保證金會增加4x2000=8000,這8000元你可以視為現金股利,同時,我的未實現損益上會有一筆(108.5-112.5)x2000=-8000,也就是拿參考價減去我的成本得到我未實現虧損8000元。
所以一正一負抵銷掉了,最重要的是此時,我的權益總值,也就是如果我在開盤後於價位108.5平倉,我的帳戶內的

總金額完全沒有改變

  總金額完全沒有改變

    總金額完全沒有改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好啦,還是有一點點的改變,就是我還要扣掉稅跟手續費。
這也就是為什麼,期貨投資人會覺得現金股利是左手換右手了,因為除息當天,錢就入帳了,然後虧損也記錄上去了,然後一個平倉...
啪!沒了!
所以如果你問一位個股期貨投資人,股利是不是左手換右手,他通常會很簡短的跟你說:「是。」並且給你一個同道中人的眼神。
那麼既然這是個一翻兩瞪眼,相加等於零的問題,為什麼我會說他是玄學呢?讓我來跟你聊聊另外一個故事。
今天你是「妖精百貨」的大股東,妖精百貨發展得很好,最後掛牌上市了,你持有5%的股份。我們簡稱他為妖股。
妖股去年盈餘一億元,但妖股沒打算擴點,所以股東們想把這些現金分掉,宣布今年發現金股息總額一億元。
於是你拿到了五百萬。
但妖股理論上就是發出去了一億元,所以淨值就要扣掉這一億元。但其實不影響你的任何權益,理論上你還是持有5%股份,還拿到了五百萬。
從投資一家公司的角度來看,你依然擁有這公司5%的股份,假設妖股年年都經營得當能賺一億元,你每年就都能領到五百萬。
看完這兩個例子,你能不能告訴我,領股利到底是不是左手換右手?
你應該已經發現了,這是個時間長短的問題。在除息當天去看這件事情,沒有意義,相加等於零。但當你拉長時間,並且不要用股價,而是用持股成數去看待你的股份,領股利看起來就像是共享企業獲利的果實。
問題在於,真正能不去在意股價的長期投資人少之又少,多是那種賺了三五千就急著獲利了結,賠了七八萬就腳麻跑不了,然後再來說要領股利長期投資。
所以,到底發股利是不是左手換右手呢?我的答案是:
「是,也不是。」
如何?夠玄學了吧?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大家都說不要看照後鏡投資,但有的人連照後鏡怎麼看都不知道。這裡不會討論未來,而是討論已發生的事件跟可能的原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力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時間8/10(三)晚間8點30分,美國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公布,年增8.5%低於預期的8.7%,也小於6月的9.1%。接著就是期貨夜盤直接因為這消息大漲。 簡單附上一張S&P500期貨的線圖,我都不用標你也看得出來哪裡是20:30的時間點。
台灣時間8/10(三)晚間8點30分,美國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公布,年增8.5%低於預期的8.7%,也小於6月的9.1%。接著就是期貨夜盤直接因為這消息大漲。 簡單附上一張S&P500期貨的線圖,我都不用標你也看得出來哪裡是20:30的時間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分享的是領股息好或是作價差哪個好?? 存股一段時間之後 一定會遇到一個狀況 領股息才6% 但是股價最近漲得很兇 賣掉可以賺20% 好想賣掉歐! 舉個例子 兆豐金 28元買進 領1.5元 才5.3% 2022年4月漲到40元 賣掉可以賺12元 將近42%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金融股近來紛紛宣布今年的股利發放金額,但很多都會同時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有人就問我,發股票股利到底好不好?除息參考價怎麼算?股息殖利率又該怎麼算?領到股票股利,該怎麼做才好?  
Thumbnail
長期投資可以享受公司成長的結果,為了擴大獲利戰果,除了股息之外,也可以透過雙向借券這個方式額外擠出獲利,針對臺股長期投資者提供2%~5%不等的額外獲利,同時保有取得股息股利的權利。
社群上有朋友討論到一件事情,說這個零股息啊淨值下降等於是股價下跌。有人說填息才等於賺錢,但填息等於上漲,理論上不配息,同樣上漲的幅度能賺比較多。領息要等股票上漲,不就代表說買賣的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嗎?因此有人說領息,後面要把利息再買回來才行(再投入),就是再投入才會有複利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Thumbnail
近期收益平準金機制在台灣被熱烈討論,主因是眾多的ETF興起,搭配投信使用收益平準金時佔收益分配的比重可能過大,讓投資人聯想到龐式詐騙,越領越開心,會不會都沒有拿去投資只是把投資人的錢發給投資人,到最後ETF績效很差呢?到底收益平準金是不是妖魔?這次來討論一下。   大綱: 1.收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分享的是領股息好或是作價差哪個好?? 存股一段時間之後 一定會遇到一個狀況 領股息才6% 但是股價最近漲得很兇 賣掉可以賺20% 好想賣掉歐! 舉個例子 兆豐金 28元買進 領1.5元 才5.3% 2022年4月漲到40元 賣掉可以賺12元 將近42%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金融股近來紛紛宣布今年的股利發放金額,但很多都會同時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有人就問我,發股票股利到底好不好?除息參考價怎麼算?股息殖利率又該怎麼算?領到股票股利,該怎麼做才好?  
Thumbnail
長期投資可以享受公司成長的結果,為了擴大獲利戰果,除了股息之外,也可以透過雙向借券這個方式額外擠出獲利,針對臺股長期投資者提供2%~5%不等的額外獲利,同時保有取得股息股利的權利。
社群上有朋友討論到一件事情,說這個零股息啊淨值下降等於是股價下跌。有人說填息才等於賺錢,但填息等於上漲,理論上不配息,同樣上漲的幅度能賺比較多。領息要等股票上漲,不就代表說買賣的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嗎?因此有人說領息,後面要把利息再買回來才行(再投入),就是再投入才會有複利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Thumbnail
近期收益平準金機制在台灣被熱烈討論,主因是眾多的ETF興起,搭配投信使用收益平準金時佔收益分配的比重可能過大,讓投資人聯想到龐式詐騙,越領越開心,會不會都沒有拿去投資只是把投資人的錢發給投資人,到最後ETF績效很差呢?到底收益平準金是不是妖魔?這次來討論一下。   大綱: 1.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