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展覽】迪化207博物館・老宅・曾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迪化207博物館】

台北市首座私人博物館「迪化207博物館」,營運5年後,即將於今年8月31日熄燈。

raw-image

最後一檔展覽則是「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與同名專書,呈現50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

raw-image
raw-image

迪化207博物館的前身是迪化街老中藥行的廣和堂藥鋪,個人非常喜歡3樓圓弧形的窗台設計,以及地板的洗石子工藝,呈現台灣在地獨特建築特色。自開幕起,來過好幾次,可惜即將熄燈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地點:迪化207博物館(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2/08/31

#迪化207博物館
#老宅曾經
#台灣百年民宅之美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taiwan/home
【偶希都理 環遊世界~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ri_world/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6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5/04/02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展覽「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出。 該獎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
Thumbnail
2025/04/02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展覽「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出。 該獎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 一句話形容,就是大型業績發表會。 開幕第一天,因為剛好在附近,順道參觀了台北城市博覽會。 一進去就感覺,這大概得花不少錢吧!! 移居,是有,但得看你買不買得起貴得不合理的房價。 首選嗎?我懷疑。 至於台北的未來,台北市長下一屆候選人們的宣傳亂象、人格攻擊頻傳。
Thumbnail
【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 一句話形容,就是大型業績發表會。 開幕第一天,因為剛好在附近,順道參觀了台北城市博覽會。 一進去就感覺,這大概得花不少錢吧!! 移居,是有,但得看你買不買得起貴得不合理的房價。 首選嗎?我懷疑。 至於台北的未來,台北市長下一屆候選人們的宣傳亂象、人格攻擊頻傳。
Thumbnail
【迪化207博物館】 台北市首座私人博物館「迪化207博物館」,營運5年後,即將於今年8月31日熄燈。 最後一檔展覽則是「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與同名專書,呈現50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 地點:迪化207博物館(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2/08/31
Thumbnail
【迪化207博物館】 台北市首座私人博物館「迪化207博物館」,營運5年後,即將於今年8月31日熄燈。 最後一檔展覽則是「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與同名專書,呈現50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 地點:迪化207博物館(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2/08/31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質樸的藝術作品感覺也很讚~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朱銘美術館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質樸的藝術作品感覺也很讚~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朱銘美術館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很喜歡位於朱銘美術館科學園區的作品,還有一些分布在各角落和大門口。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朱銘美術館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很喜歡位於朱銘美術館科學園區的作品,還有一些分布在各角落和大門口。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朱銘美術館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上一次是夜間來看光雕秀,此次來發現多了生態池,整個園區跟以前的印象不太一樣,加入很多關於聲音的呈現。由於沿路都有不同的聲音陪伴,遊逛期間像是經歷一場啟動五感的小旅行。 除了常設的經典系列作品之外,有好多作品都沒看過,應該是新增的作品,讓此次造訪增添不少驚喜。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久違的朱銘美術館~ 上一次是夜間來看光雕秀,此次來發現多了生態池,整個園區跟以前的印象不太一樣,加入很多關於聲音的呈現。由於沿路都有不同的聲音陪伴,遊逛期間像是經歷一場啟動五感的小旅行。 除了常設的經典系列作品之外,有好多作品都沒看過,應該是新增的作品,讓此次造訪增添不少驚喜。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走在台灣的街道巷弄中,有時候彎過一個轉角,在小巷盡頭,或許就能遇見一幢洋房或是一間三合院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當中,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路上碰巧遇見一棟樣式別緻、氣度或恢弘或沉穩的老房子,心情必然又驚又喜,那如果是走進一間老房子,還能看見全台灣其他五十間老房子的絕代丰彩呢?
Thumbnail
【士林官邸 蘭花】 今年沒能去台南看國際蘭花展,整理一下以前在士林官邸拍的蘭花,過過乾癮。 #蘭花 #台北賞花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士林官邸 蘭花】 今年沒能去台南看國際蘭花展,整理一下以前在士林官邸拍的蘭花,過過乾癮。 #蘭花 #台北賞花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Thumbnail
【众所之地-文化平權聯展II】 近年台灣文化平權概念漸從社會街頭走進藝術領域,呼應當代社會適應新興價值觀的渴求與行動。 此展覽再度邀請「2021年文化平權駐村計畫」藝術家林耕舞、柯瑜綉、廖芸婕與薛祖杰,藉由不同面向的工作坊、田野調查與研究,匯集群眾的經驗故事,對於當前的台灣社會提出反思與期盼。
Thumbnail
【众所之地-文化平權聯展II】 近年台灣文化平權概念漸從社會街頭走進藝術領域,呼應當代社會適應新興價值觀的渴求與行動。 此展覽再度邀請「2021年文化平權駐村計畫」藝術家林耕舞、柯瑜綉、廖芸婕與薛祖杰,藉由不同面向的工作坊、田野調查與研究,匯集群眾的經驗故事,對於當前的台灣社會提出反思與期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