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16日上映的紀錄片《舞徑》
舞者,是一份充滿夢想的工作,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可以賺錢,是人人嚮往的目標,可是成為專業芭蕾舞者的道路上,卻是充滿荊棘。
韓國環球芭蕾舞團獨舞者的梁世懷是電影中眾多女性舞者中的少數男性,他敘述從小男生學習芭蕾的困境,面對外界眼光時如何應對。年輕時舞團甄選並不完全順利,也讓他發覺自身不足,後來透過不斷地練習,終於在專業舞團中佔有一席之地。從他的故事中,看見每個舞者從對自我懷疑,到接近夢想實現時刻,卻又重重摔落的過程。因為骨裂關係,需休養一段時間,而無法上台跳舞是每個舞者心裡最大的痛楚。
對於一個對古典芭蕾不理解的觀眾而言,紀錄片不僅交代了三人習舞、教舞過程中的艱辛與難關,更讓人欣賞美麗而優雅的芭蕾表演。每一舉手投足的背後,都是刻苦而艱辛的練習,成為專業舞者不能只是把芭蕾當成是消遣娛樂,更要用專業的態度、大量的時間汗水,才能舞出步伐。
而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這部片另一個很值得思考的點在於--台灣現行的舞蹈教育。同樣是東方國家的日、韓能培養出優秀舞者,有許多舞團留住當地人才,讓人才不一定要出國學習,而台灣能養活舞者的專業舞團卻為數不多,導致國內人才必須選擇出國,或是,在大學畢業後選擇轉行。
在台灣現行舞蹈班專業教育下,什麼都學卻無法花大量時間只專精一項,雖然讓幼小的身體變得靈活,且能適應各種舞蹈,但卻也剝奪了部分專精技藝的時間。加上更換師資的頻繁,以及同一課程不一定天天都能學到,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產生疲倦與困乏,這些都是片中提出的觀察。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一段話,舞者的工作就是每天都要精進,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加進步,知道自己的身體哪邊有所不足,然後隔天繼續修正。其實任何一門技藝、藝術都是這個樣子。藝術才能教育興許在台灣的體制教育下,並不一定能引起所有政府官員、社會大眾、老師家長的重視,被認為只是一條幽靜的道路,然而在這條道路上仍有許多充滿熱血與理想的少年少女們,在音樂的旋律中舞動未完的人生。
- 導演:楊偉新
- 演員:郭蓉安、梁世懷、李巧
- 類型:紀錄片片長:2 時 23 分
- 紀錄片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