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是一種自我分裂而成的綁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甘心是一種自我分裂而成的綁架。它以外部狀況沒有以理想的預想為由,強迫且帶有惱怒地狹持原先理性的考量,再召喚出內心那個幼稚、衝動且充斥情緒能量的部分,成為決定行動的主宰。

所以不甘心的心理劇場畫面大概是這樣:衝動拿著手槍挾持著理性說:不要靠近!再靠近我就殺了他!而理性因為不想被殺死而選擇退讓,衝動因此狹持著人質,繼續做它就是想要做的。

但我們可以從這幅畫面中找到一些奇怪的線索:

1.如果理性真的被殺死了,衝動就自由了,那麼衝動為什麼不直接殺死理性?

2.衝動到底在對誰喊話?

我們再把畫面放大,就可以破除疑點:因為還有一圈的理性在包圍著衝動,衝動是在對這圈理性喊話。

這其實是一場由來已久的長期博鬥。理性,或者說其中的克制,與衝動是命運的宿敵。克制想制止衝動,而衝動想逃脫克制。這場於個體內部長久以來的戰爭,並不常被人們掏出來檢視,當他們發現的時候,雙方大抵已經有一套標準運作的共存生態。一些自律性強大的人,總是能在衝動越獄時,即時將它逮捕,以確保自己處在可控的狀態。但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是這樣。

衝動是個力量不夠(相對於外在世界)的完美主義者,他唯一擁有的就是強大的情緒,其他的部分都不屬於他。但是他非常會調動理性的其中一些部分,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為他自己辯護,例如沈沒成本的相反(感謝大家都知道了),一些愛情的理想,魚死網破、All or nothing等等概念。

相對的,克制是一種訓練,它並非是一種先天於內在的本能,它是經由後天的體驗或教導而完成的制約。幼兒沒有自制能力,必然是先有他律,才後有自制,由此可以看出克制是一種由外而內的進程。它被訓練要與衝動搏鬥,要知道怎麼駕馭那股洶湧的能量。

順帶一提,控制這個詞人們用的很順,但實際拆開來認識,會發現它們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控」是掌握「動」的能力,「制」是掌握「靜」的能力。克制則比較偏向後者。

衝動的談判風格惡劣且偏好零和,它要求理性改變它原訂的計畫,並且由此說服理性,我們仍然處於計畫之中。「條件」這個東西基本是理性提出來的,但至於衝動會不會願意遵守,就取決於雙方長期的互動。

許多自制力差的人,比如說我,我的心理劇場畫面大概是這樣:衝動經常狹持著理性逍遙法外,它像是一個天之嬌子一般,它常常為了玩一場小遊戲,而搞砸了更大的遊戲,一再打破了理性設定的止損點和良好時機。我的理性,已經習慣了這法外惡徒,經常是視而不見、隨意放任,直到衝動前來自首懺悔,才以近乎作廢的律法,對他行以象徵之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縱容已久的衝動,非常容易藉著慣性增強聲勢。習慣使人感到安全舒適,記憶在不知不覺間,也成為幫兇,衝動也不再看起來凶神惡煞,也穿上了正式服裝,磊落地出席於日常,有時像是宣告著,它也為內在的平和,做了莫大的貢獻。這算是一種交換,將外在的匱乏和焦慮,適當地用滿足衝動做緩解。它已獲得了某些特權,入主了內部的政治運作,而那不知被埋在何處的克制,就是主宰權力談判下的犧牲。

而如果,你的衝動一再一再突破了你訂下規範,那時,你大抵可以知道,它應該已經把狹持的克制給殺了,他仍然會上演狹持的戲碼,那人質由另一部分的衝動扮演,模仿著理性的口音要求大家後退,而僅存的理性已失去了話語權,一瞬或遲來的苛責,只是空氣裡失望的餘韻,難以構成任何阻礙。

共存,只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動態。衝動的越獄是永恆的,而我們只能用外在的行動約束它。就我自己的經驗,在克制還沒有被訓練好之前,和自己辯論經常只會讓衝動說服理性,辯論只會讓衝動有機可趁,因此我認為,在規定的限制內,「無條件」地遵守,就是最好的方式,在衝動開始反抗之前直接離開或結束,中斷衝動的持續,強制進入理性的「行動」,理性就會因此回來接管。就我的經驗發現,衝動被打斷的當下,固然會感到掙扎的不舒服,但在重歸並專注在理性道途之後,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很快就會消去,事後也可以感到克制衝動的成就感,這道理就像是跳下冰冷的泳池那樣。久而久之,衝動與克制的運作就會改變,行動的慣性會使得轉換的成功率上昇而成本降低。

但是,不甘心只是一種由情緒而起的咬牙切齒嗎?理性上所堅信的,與這樣的情感共謀的,又該怎麼去改變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學寫字的沙龍
8會員
40內容數
2024/10/08
既然,總是要有一個人必須在那裡當門神,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多讓青年藝術家去佔社區警衛的位置?
Thumbnail
2024/10/08
既然,總是要有一個人必須在那裡當門神,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多讓青年藝術家去佔社區警衛的位置?
Thumbnail
2023/02/10
喜劇講述的是生而為人的真實,人不完美,喜劇的視角不是死的莊嚴,而是生的荒唐。喜劇講述的是一名平凡的人類,面對難如登天的難關苦苦掙扎,雖然缺乏許多獲勝需要的工具和技能,但始終不會放棄希望。
2023/02/10
喜劇講述的是生而為人的真實,人不完美,喜劇的視角不是死的莊嚴,而是生的荒唐。喜劇講述的是一名平凡的人類,面對難如登天的難關苦苦掙扎,雖然缺乏許多獲勝需要的工具和技能,但始終不會放棄希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Thumbnail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Thumbnail
大部份的控制狂都是源自於成長過程中的不被愛與不被滿足所造成的不安全感。所以他們害怕失控、容易焦慮,希望透過控制別人來得到自身的滿足。
Thumbnail
大部份的控制狂都是源自於成長過程中的不被愛與不被滿足所造成的不安全感。所以他們害怕失控、容易焦慮,希望透過控制別人來得到自身的滿足。
Thumbnail
親愛的,你很容易不爽,尤其當別人不在你的控制和期待之下,你失去了控制,並很容易暴走,你的擅長和優越感是來自於每一件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順著你的意志走才順心快樂。 知道嗎?控制和臣服與安排是很大的不同,讓所有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是你自己想要扮演那個造物主的角色,但那個是指使支配,而不是創造。
Thumbnail
親愛的,你很容易不爽,尤其當別人不在你的控制和期待之下,你失去了控制,並很容易暴走,你的擅長和優越感是來自於每一件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順著你的意志走才順心快樂。 知道嗎?控制和臣服與安排是很大的不同,讓所有事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是你自己想要扮演那個造物主的角色,但那個是指使支配,而不是創造。
Thumbnail
不甘心是一種自我分裂而成的綁架。它以外部狀況沒有以理想的預想為由,強迫且帶有惱怒地狹持原先理性的考量,再召喚出內心那個幼稚、衝動且充斥情緒能量的部分,成為決定行動的主宰。 但我們可以從這幅畫面中找到一些奇怪的線索: 如果理性真的被殺死了,衝動就自由了,那麼衝動為什麼不直接殺死理性?
Thumbnail
不甘心是一種自我分裂而成的綁架。它以外部狀況沒有以理想的預想為由,強迫且帶有惱怒地狹持原先理性的考量,再召喚出內心那個幼稚、衝動且充斥情緒能量的部分,成為決定行動的主宰。 但我們可以從這幅畫面中找到一些奇怪的線索: 如果理性真的被殺死了,衝動就自由了,那麼衝動為什麼不直接殺死理性?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防禦型思維容易讓我們出現這三種思考: 1️⃣認為這世界上有所謂的真理真相,且只有"一個"。 2️⃣我所認為的,就是真相,而且很少讓自己接受其他的可能性。 3️⃣明明知道自己當下是不理性的,但就是要這麼想,因為這樣很"爽" 這一切並沒有是非對錯,可是如果任他們奔馳,那我們便放棄了對自己、他人的責任。
Thumbnail
防禦型思維容易讓我們出現這三種思考: 1️⃣認為這世界上有所謂的真理真相,且只有"一個"。 2️⃣我所認為的,就是真相,而且很少讓自己接受其他的可能性。 3️⃣明明知道自己當下是不理性的,但就是要這麼想,因為這樣很"爽" 這一切並沒有是非對錯,可是如果任他們奔馳,那我們便放棄了對自己、他人的責任。
Thumbnail
心煩意亂,大都來自你對自己內在和外在環境產生的衝擊,感到無法掌控和預估,所以你會慌、會亂。心煩意亂,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基本上,這也是一種失去界限能力的狀態。因為有界限者,會評估停損線在哪,也會實事求是的判斷「擁有」和「割捨」之間的平衡,不會一股腦的什麼都收、都要...
Thumbnail
心煩意亂,大都來自你對自己內在和外在環境產生的衝擊,感到無法掌控和預估,所以你會慌、會亂。心煩意亂,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基本上,這也是一種失去界限能力的狀態。因為有界限者,會評估停損線在哪,也會實事求是的判斷「擁有」和「割捨」之間的平衡,不會一股腦的什麼都收、都要...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們將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忘了給予自己感謝、肯定與讚美,把自己關在冷漠的匱乏監獄裡,任由言語暴力鞭打,甚至吞噬自己。 歷經長期的風霜,我們極度渴望愛的溫暖。但當有好意出現,甚至對方明確表達愛意時,卻感到極度恐慌,不禁懷疑背後是否有不良意圖。 我們可能嚇得直退縮,也可能因為對方持續的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不理智的,做決策就是要拿掉情緒、理性的考量,但情緒和理性邏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地,情緒的存在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效率的決定。任何的情緒存在,都是有其目的與功能的!《情緒賽局》這本書在講的是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就是去了解它。情緒其實是在釋放訊號,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彼此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不理智的,做決策就是要拿掉情緒、理性的考量,但情緒和理性邏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地,情緒的存在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效率的決定。任何的情緒存在,都是有其目的與功能的!《情緒賽局》這本書在講的是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就是去了解它。情緒其實是在釋放訊號,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彼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