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原文+白話)

2022/09/05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備註(二):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
備註(三):佛將入涅槃,眾弟子都哭起來,尤其是阿難,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聲,這時有阿那律尊者,就對阿難說:「你不能哭,應該趕快問佛,怎麼安排後事?」阿難說:「要問什麼後事呢?」尊者回應要請問佛四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則為「佛滅度後,將來結集經典時,一切經典,以何為首?」佛答:「一切經典,當安『如是我聞』,和六種成就,才能表示經典圓滿,及證明是佛所說的。」
備註(四):息爭論:阿難還未證四果,當時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羅漢,老參上座,資格和身份都比阿難高深,如果是阿難所說的經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聞」,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難說的,而是佛所說,阿難的記性特別強,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說的經典,他都能詳細記得,有條不紊,不會雜亂。現經典前面加上「如是我聞」,這一切法,都是我阿難,從佛處所聽聞的,大眾才不會有爭論。
備註(五):異外道:外道經首,多安阿或嚘作為開始,佛則咐囑安「如是我聞」,以便和外道不同。
備註(六):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天台智者大師將〈序品〉至〈安樂行品〉為止的前十四品稱為「迹門」,從〈地湧出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為止的後十四品稱為「本門」,並把第二〈方便品〉與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分別視作「迹門」和「本門」的核心。
備註(七):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經)是法華經中最有名的一品;在東亞地區的流行程度,甚至超過其他各品,許多寺廟及殯葬法事單位,會單獨將該品從法華經中抽取出來印刷,方便信徒唱誦。該品描寫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尋聲救苦的事跡。
--------------------------------------------------------------------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需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
又諸眾生、受化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
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
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
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
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
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
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
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
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
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
單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 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四方地震裂,皆從中湧出。
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
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
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湧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議。
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
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
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湧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
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
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
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
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
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譬如有人、色美發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稀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惟、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
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
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
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那時,來自他方國土的許多菩薩大士,有超過八條恆河之沙的數量那麼多。他們在大眾之中站起來,雙手合十禮拜之後,就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啊!若是您同意我們於佛陀離開世間之後,在這娑婆世界,勤奮努力,護持、讀誦、書寫、供養這部經典的話,我們定當會在這個國土廣為宣說弘揚的。」
那時,釋迦牟尼佛告訴所有的菩薩大士說:「不用了!各位善男子,無須要你們護持這部經典。為什麼呢?因為在我這娑婆世界裡,已經有六萬恆河之沙那麼多的菩薩大士了。而每一位菩薩,又各有六萬恆河之沙那麼多的夥伴。這些人都能在我離開世間後,廣為宣說這部經的啊。」
釋迦牟尼佛說完此話時,娑婆世界裡的三千大千國土,地面全都震動裂開了。而於裂縫中,有不可衡量千萬億的菩薩大士,同時湧現出來。這些菩薩的身體都是呈現金色的,具備三十二種相貌,發放出不可衡量的光芒。他們先前盡在娑婆世界的下方,這個世界的虛空中居住。這些菩薩由於聽聞釋迦牟尼佛說法的聲音,所以便從下方趕來了。
每一位菩薩,都是號召大眾的領導人,他們各自率領相當於六萬恆河沙數的夥伴。更有是率領相當於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數夥伴的;加上只有是一恆河沙數、半恆河沙數、四分之一恆河沙數的,甚至只有是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的;加上是千萬億、那由他的夥伴;加上是億萬的夥伴;加上是千萬、百萬,甚至只有是一萬的;加上是一千、一百,甚至只有是一十的;加上是率領五個、四個、三個、二個、一個弟子的;加上是自己一個人,喜歡遠離群眾獨行的。像這麼多的數目,好比不可衡量、沒有止境的,用算數、譬喻也無從知道他們的數量啊。
這麼多的菩薩從大地涌出來之後,紛紛升去空中七寶妙塔裡的多寶佛和釋迦牟尼佛所在之處。抵達後,他們便向著兩位世尊,頭、臉觸及地面,禮拜佛足;接著又到所有寶樹下的師子座,向坐上的分身佛陀,也一一禮拜;右繞佛身三圈,再雙手合十恭敬。他們以許多菩薩的種種讚美方式,來表示讚歎之後,便退立一旁,非常歡欣、快樂地仰望著兩位世尊。
這麼多的菩薩大士,從大地涌現出來,以許多菩薩的種種讚美方式,來讚歎佛陀;這段時間,要經歷五十小劫那麼久。在此期間,釋迦牟尼佛祇是靜靜地坐著,以及所有的四眾弟子,也都是默不作聲的。雖然時間長達五十小劫,但由於佛陀的神通力,所以讓大眾感覺就像半天一樣。與此同時,四眾弟子也因為佛陀的神通力,而看見許多菩薩,遍佈在不可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之中。
在這些菩薩大眾當中,有四位領導人。一位名叫上行,第二位名叫無邊行,第三位名叫淨行,第四位名叫安立行。(註:菩薩行有「四弘誓願」,一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安立行」;一願『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淨行」;一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無邊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上行」。而「上行」者是最上之行,就是沒能比得上的最善之行了。)
這四位菩薩,在那群大眾當中,是最高的領導人。他們四人站在大眾之前,一起共同雙手合十,仰觀著釋迦牟尼佛,再而問候說:「世尊啊!您沒甚麼病痛、沒甚麼煩惱吧?您可安樂行事嗎?所應度化的人,容易接受教導嗎?不會讓世尊感到疲勞吧?」
那時,四大菩薩再而用偈語說:
世尊您可得安樂嗎?
沒甚麼病痛煩惱吧?
教導感化救渡眾生,
可會有疲倦的感覺?
又所應度化的眾生,
可容易接受教化嗎?
會不會令到世尊您,
引起疲勞的感覺呢?
那時,釋尊就在這幾位地涌菩薩大眾當中這樣說:「正是、正是如此啊!各位善男子,如來我很安樂。沒甚麼病痛、沒甚麼煩惱;許多的眾生也很容易化度,不會感到疲勞。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他們生生世世以來,就經常接受我的教化,還在過去許多佛陀前,致上供養、尊重,種下許多善根。這些眾生一旦遇見了我,聽聞我的說法,馬上都能信受,進入如來的智慧啊。除非是以前修習、學過小乘的人,對於這些眾生,我現在也讓他們能夠聽聞這部法華經,以進入佛陀的智慧了。」
那時,四位地涌菩薩就用偈語說:
好極了真是好極了,
偉大的聖雄世尊啊!
竟能使許多的眾生,
變得很易就可化度。
能夠請問各位佛陀,
非常之深奧的智慧,
聽了就能信受理解,
我們也同感歡喜啊。
這時候,釋尊也讚揚首席的幾位地涌大菩薩說:「好極了、好極了!善男子啊!難得你們對於如來的成就,也有同感歡喜的心啊!」
那時,彌勒菩薩以及八千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菩薩,都這樣想:「我們從以前到現在,不曾見過、也不曾聽過有這樣的菩薩大士啊。怎麼竟會從大地涌現出來,站在世尊面前,雙手合十、供養,向如來問候請安呢?」
這時候,彌勒大菩薩知道八千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菩薩們,心中所懷疑的問題;並且他自己也想解決這些疑問。便雙手合十,向釋迦牟尼佛致禮,用偈語請問說:
涌現出不可衡量千萬億,那麼之多的菩薩大眾啊,
是過去從來未曾見過的。願福德俱足的世尊說明,
他們是從那裡到來的呢?又為何緣故會聚集這裡?
身形巨大又有大神通力,所具智慧更是不可思議。
他們的意志信念很堅定,更擁有強大的忍辱能力,
是眾生所樂意愛見的人。究竟是從那裡到來的呢?
每一位個別的地涌菩薩,所率領的許多成員夥伴,
那個數目是無法估計的,就等如恆河沙數那麼多。
他們其中有一些大菩薩,率領六萬恆河沙的夥伴。
如此數目龐大的隊伍群,都是一心一意追求佛道。
這群堪稱大師級的人數,有六萬恆河沙數那麼多。
他們都一同來供養佛陀,以及要護持這部法華經。
而率領五萬恆河沙數的,其人數是超過這批為數,
四萬及三萬恆河沙數的、二萬至一萬恆河沙數的、
一千至一百恆河沙數的、甚至只是一恆河沙數的、
一半及三分四分之一的、億萬分之一恆河沙數的、
千萬那由他恆河沙數的、這萬億數目許多的弟子。
甚至只是率領著半億的、那數量又遠遠超過為數,
一百萬以至一萬人數的、一千人數及一百人數的、
人數五十與人數一十的、甚至只三人二人一人的、
或是單獨一人沒有夥伴,喜歡個人獨處的大菩薩,
都一同來到佛陀的住所,那數量累積超過上述數。
如此數目龐大的隊伍群,假若有人執行運算統計,
經過恆河沙的漫長期間,也不能完全計算準確的。
這些具備有各種大威德、勤奮及努力的菩薩大眾,
到底是誰曾為他們說法,教出這樣非凡的成就呢?
是追隨誰人而初次發心,稱頌弘揚什麼佛法的呢?
到底受持奉行誰的經典,是修習怎麼樣的佛道呢?
那麼之多的菩薩大眾啊,他們的神通力和大智力,
將四方的大地也震裂了,通通從地裡頭涌出來啊。
世尊啊我從以前到現在,也不曾見過這樣的事情。
請說明他們是從那裡來?國土的名號到底叫什麼?
我雖經常遊歷許多國家,卻從未見過這些大眾啊。
我在這群菩薩大眾之中,竟然連一個也不認識的。
為何忽然從地裡頭涌出,請您說明其中的因由吧。
在於今天的大法會之中,有不可衡量多達百千億,
那麼之多的菩薩大眾啊,他們都想知道這件事情,
有關這些地涌菩薩大眾,從發心到涌出這段因緣。
具不可衡量威德的世尊,但願您解決眾人疑惑吧!
那時,釋迦牟尼佛所分身的許多佛陀,從不可衡量、千萬億的他方國土聚集而來的,都在八方充滿許多寶樹下的師子座上,盤腿而坐。那些分身佛陀的侍從,各個見到這麼多的菩薩大眾,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四個方向,從大地涌現出來,浮在空中。就各自對自己的佛陀說:「世尊啊!這一大群不可衡量、沒有止境、阿僧祇數的菩薩大眾,究竟是從那裡到來的呢?」
那時,各分身佛陀便各自告訴侍從說:「各位善男子,暫且稍待片刻吧!有一位大菩薩,名叫彌勒。他是釋迦牟尼佛所授記,將隨釋尊之後作佛的菩薩;他已提問了這件事情,釋迦牟尼佛現在就會回答,你們自當可以因此聽到解釋的。」
那時,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說:「好極了、好極了!阿逸多,只有你能代表他們向佛陀發問這樣重大的事啊。你們應當一同齊心,披上精進的鎧甲,立下堅定的決心。如來現在就要明確宣示所有佛陀的智慧、所有佛陀的自在神通之力、所有佛陀的師子奮迅之力、所有佛陀的威猛大勢之力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大家應當自發精進一同用心,我接下來將要說明的這件事,
切勿存有任何疑慮或懊悔啊。佛陀智慧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你們現在要拿出確信的力量,堅持地忍辱去為了成就善事。
以前從來沒有聽聞過的法門,現在全部都當可以聽得到了。
我首先必須要安撫勸慰你們,切勿存有任何懷疑顧慮恐懼,
佛陀絕對沒有不真實的說話。只是擁有智慧真是深不可測,
所領悟證得的是最第一妙法,確實太過深奧以致難以理解。
這些法門現在將要說出來了,你們應要專注一心的聆聽啊。
那時,釋尊說完這段偈語後,便告訴彌勒菩薩說:「我今在此當著眾人的面前,明確的告訴你們。阿逸多啊!這一群菩薩大士,多得不可衡量、無從計算,以阿僧祇數量從大地涌現出來,都是你們過去從來未曾見過的。我在這娑婆世界證得無上正覺之後,一直在教化、指導這些菩薩,調伏他們的心地,使產生求道的意志。這些菩薩都是在娑婆世界的下方,這個世界的虛空中居住。他們對於眾多的經典,都已讀誦得融會貫通,能夠思考、分別,正確地銘記在心了。阿逸多啊,這些善男子們,不喜歡在眾人當中多說空話,常常樂於默默地付出;勤奮修行、不斷進取,從來沒有停止休息過的;他們不以獲得天界、人界安樂的成果而自滿,總是喜歡追求深奧的智慧,不怕任何障礙;又恆常愛好所有佛陀的大法,一心一意地修習、努力追求至高無上的智慧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阿逸多啊你應要知道,那麼之多的菩薩大士,
從非常久遠時代以來,就一直修習佛陀智慧。
通通都是我所教化的,使產生追求佛道的心。
他們有如是我的孩子,總是離不開這個世界。
經常去挑戰艱苦的事,志趣樂於默默地付出。
遠離人群大眾的喧鬧,不喜歡對人多說空話。
像這樣的一群孩子們,都學習我的道理教法。
無論晝夜也不斷進取,全因為追求佛道之故。
他們都是在娑婆世界,最下方的虛空中居住。
意志和信念十分堅定,恆常勤奮地追求智慧。
演說種種不同的妙法,內心沒有任何的畏懼。
我在摩揭陀國伽耶城,附近的菩提樹下靜坐,
得以成就最高的正覺,轉無上法輪開始說法。
從那時起就教化他們,使產生追求佛道的心,
現都已達到不會退轉,通通都將可以成佛了。
我現在說的都是實話,你們應要全心相信啊。
我是從非常久遠以來,就一直教化這些人了。
那時彌勒菩薩大士,以及不可計數的許多菩薩們,內心不禁產生疑惑,覺得這是未曾有過的怪事,而這樣的想:「怎麼世尊能在短時間內,教化這一大群不可衡量、沒有止境、阿僧祇數的菩薩大眾,使達到無上正覺的呢?」
於是立刻請問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啊!如來是在做太子時,離開釋氏王宮,去到伽耶城不遠處的地方,坐在修行的道場,而達到成就無上正覺的。從那時以來,才不過四十多年。世尊啊!您怎麼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大有作為地進行佛陀的事呢?怎麼以佛陀的勢力、佛陀的功德,教化這一大群不可衡量的菩薩大眾,可以成就無上正覺的呢?
世尊啊!這些大菩薩們的數量,假使有人於千萬億的漫長期間來計算,也統計不完,不能算得準確的。他們怎麼會從久遠以來,就在不可衡量、沒有止境那麼多的佛陀處,植下了許多善根,成就了菩薩之道,一直從事清淨的修行呢?世尊啊!這樣的事情,真讓世人難以置信啊。
正如有一個相貌美麗,頭髮烏黑,年約二十五歲的人,指著一個百歲老人,說:『這是我兒子。』而那百歲老人也指著年輕人,說:『這是我父親,是他生育我們的。』這種事也是難以置信的。佛陀也是一樣,從您得道以來,其實時間並不太長,然而這一大群眾多的菩薩們,卻早已在不可衡量、千萬億的漫長期間,一直為了追求佛道的緣故,而勤奮修行、不斷進取;善於入定、出定,或保持在不可衡量、百千萬億的三昧定中;得大神通,長久從事清淨的修行;善能循序漸進,逐步學習各種善法;擅於應對問答,正是人中之寶,是一切世間非常少有的啊。
今天世尊剛剛才說,是在證得佛道時,開始使他們產生追求佛道的心,再教化、指導,讓他們邁向無上正覺的。世尊證得佛道的時間並不太長,竟然能做了這麼大量功德事情。我們雖然一再相信佛陀,是依眾生的機根而說法。佛陀所說的話,都從不虛假;佛陀所知的事,都瞭若指掌。可是有些新發心、有意行菩薩道的人,在佛陀離世後,如果聽了這種說話,或許會不相信,因而犯下破壞佛法的罪業啊。無論如何,世尊啊!請您為我們解說,消除我們的疑惑,好讓在未來世的各位善男子,聽了這件事之後,也不會產生疑惑吧。」
當時彌勒菩薩,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佛陀昔日從釋迦族出家,去到伽耶城附近的地方,
坐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從那以來時間還沒多久。
然而這麼多的佛弟子們,他們數目多得不可計量。
看來他們久已修行佛道,擁有大神通力和大智力,
早已充分學習菩薩之道,不曾沾染世間的壞風氣。
就有如蓮華生長在水塘,那般從大地而涌現出來。
他們都是懷著恭敬的心,虔誠地站立在世尊面前。
這樣的事情真不可思議,怎麼說才可讓人相信呢?
佛陀得道至今時間很短,而所成就的事卻那麼多。
願您能為眾人消除疑惑,將實情分別詳細說明吧。
譬如有個年青力壯的人,年紀大約二十五歲左右,
告訴別人他有百歲兒子。頭髮白滿面皺紋的老人,
他們都是我所生的兒子,兒子也說他是我的父親。
父親年少而兒子則老邁,是全世界都不會相信的。
世尊也都是一樣的情況,得道至今時間相距很近,
但這人數眾多的菩薩們,意志堅定而且毫不怯弱,
已從不可衡量久遠以來,就一直在修行菩薩之道。
擅長於應對困難的問答,他們內心沒有任何畏懼,
忍辱的大悲心堅定不移,舉止端正又有威德內涵,
受到十方佛陀所稱讚的。很懂得分別機根而說法,
不喜歡在喧鬧的人群裡,經常愛好在清靜處禪定。
更為了追求佛道的緣故,在位於下方的空中居住。
我們親耳聽見佛陀的話,所以對於這事不會懷疑。
惟願佛陀為了未來眾生,詳細說明能讓他們理解。
若是有人對於這部經典,產生懷疑而不相信的話,
是會馬上就墮入惡道的。請您現在便為大眾解說,
這一群不可衡量的菩薩,為什麼能在很短時間內,
教化他們使產生求道心,且達到不退轉的境地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強 強 S n a k e
    強 強 S n a k 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