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友人敦邦曾經是個知名的盲人音樂家,他的愛情、他的人生、他的故事,被我寫了好幾次。如今、他和我一樣老了,為了生活,就去當街頭藝人。前幾天在大賣場不期而遇,由於人在紅塵俗世,敦邦都是拉一些耳熟能詳的民謠或流行歌曲。
當他知道我在場,特別賣力地表演了幾首莫札特的名曲,因此掌聲格外熱烈,可惜打賞卻零零落落。隔壁有位男士,專業地指出哪個音符不對、指法錯誤百出,身邊年輕的女伴露出崇拜的眼神。有個本來聽得很入神(可能是打瞌睡?)的老人,因為手機來電,便當場大聲說起話來。
我們都曾經是一閃而過的流星,曾經在自己的夢土發光發熱,我為了十斗米選擇銷聲匿跡。敦邦為了甚麼離開了舞台,他不說、我不知,也不問。年老的我們,我重燃創作的熱情,他選擇賣藝維生。想想我們的際遇,一樣的平凡、也一樣的努力,目前的章節卻是大大不同。但願我們生命樂曲的最終章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旋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十年前,我家搬到內壢。沒多久,在成章一街發現一家租書店,也因租小說,認識了年輕的店主國賢。他說他任職的出版社倒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己喜歡看漫畫,就開起了租書店。
一陣強風吹來,我趕緊跑去穩住差點掉下來的棉被。棉被被陽光曬過的氣味真是好聞,陽光的氣息。可是科學報導,說那是塵蹣被陽光曬死後的味道,真是殺風景。
記得去年,楊金旺老師也曾不明原因昏迷,後來奇蹟似地恢復健康,還來內壢看我。依照楊師母的留言,這次的病況顯然比前次嚴重多了。不過我相信以楊金旺老師的為人處事和道德情操,必定有很多很多的親友學生為他祈福,相信不久的將來,又是一尾活龍。這次我不會讓他來內壢看我,而是我去南港看他。
今年出書(天堂門外的女人),我找了一張他為我拍的照片放在書封,感謝他這麼多年支持我寫的小說,也為我文創的旅程烙下一抹印記。
忘記了幾多年前,我在南京東路某小巷弄的某個文創小店買了個背包,當時我是一個喜做文青姿態的中年大叔。那個背包就陪我路過天涯,望盡煙雲,當然也滿載著我當年的夢。
任何契約合同或證書都具備有效期限,為什麼獨獨結婚證書沒有。
四十年前,我家搬到內壢。沒多久,在成章一街發現一家租書店,也因租小說,認識了年輕的店主國賢。他說他任職的出版社倒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己喜歡看漫畫,就開起了租書店。
一陣強風吹來,我趕緊跑去穩住差點掉下來的棉被。棉被被陽光曬過的氣味真是好聞,陽光的氣息。可是科學報導,說那是塵蹣被陽光曬死後的味道,真是殺風景。
記得去年,楊金旺老師也曾不明原因昏迷,後來奇蹟似地恢復健康,還來內壢看我。依照楊師母的留言,這次的病況顯然比前次嚴重多了。不過我相信以楊金旺老師的為人處事和道德情操,必定有很多很多的親友學生為他祈福,相信不久的將來,又是一尾活龍。這次我不會讓他來內壢看我,而是我去南港看他。
今年出書(天堂門外的女人),我找了一張他為我拍的照片放在書封,感謝他這麼多年支持我寫的小說,也為我文創的旅程烙下一抹印記。
忘記了幾多年前,我在南京東路某小巷弄的某個文創小店買了個背包,當時我是一個喜做文青姿態的中年大叔。那個背包就陪我路過天涯,望盡煙雲,當然也滿載著我當年的夢。
任何契約合同或證書都具備有效期限,為什麼獨獨結婚證書沒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梁文音-一首遺憾的歌 窗邊日暮 一起種過的植物 那次迷路 卻更難忘的旅途 並肩散步 再平凡不過的事都 那麼徹骨 記得幸福 是禮物還是錯誤 你轉身了 留我任回憶馴服 沒有退路 練習和自己相處 窩在沙發想哭就哭 愛開始 天造地設 愛著愛著 束手無策 不如就 到這裡了 嘴上說著
Thumbnail
巴哈有一次在宮廷演出時,他的大提琴被人動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的其他弦都被弄斷,當所有人等著看他當眾出糗時,他沒有臨陣退縮,而是用一條G弦即興演奏一首詠嘆調,就是如今著名的G弦之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遭遇困境時,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演奏出超越自我的人生樂章。今天分享六首以音樂家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哲學家叔本華:「如果一位音樂家知道他的聽眾除了一兩個人以外全都是聾子,他還會因為他們的熱烈鼓掌而感到榮幸嗎?」(《我愛身份地位》,艾倫.狄波頓,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有一天在演出的後台,施文彬 (彬哥)問了我一個問題。俊傑: 為什麼幾十年來總就只看到你們這群視障音樂人,難道沒有年輕一輩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可以跟你們一樣嗎?我想了很久,這確實是個好題目。我告訴彬哥,當然有年輕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只是你不容易遇見他們而已。 記憶回到那年,一群十幾歲的視障少年做了一個大夢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我常在幻想,若果他日在異地碰見故人,應當作何感受。我的角色,可以是倫敦塔橋下的路人,也可是悉尼河岸的一介書生,叼一支長笛,吹一曲《似是故人來》;或手拿口琴,放聲奏一首《緣分》。那時若真碰見了,不知有否《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可笑。
「讀書都需要一點偏執吧。」 一個不算熟的朋友說道,我叫他邦尼。
Thumbnail
走在台北地下街,熙熙攘攘人群中傳來了美妙動人的旋律,悠長而綿密的音符深深打動我心。 走近一看;原來是盲胞朋友坐在街角表演,他(她)們似乎是排班制的,每次經過見到皆是不同人,而他(她)們面前則放一個屬於自己的「盒子」;這只盒子我喚它是「愛心箱」。 每次經過偶而見到二、三位陌生人佇立在旁,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梁文音-一首遺憾的歌 窗邊日暮 一起種過的植物 那次迷路 卻更難忘的旅途 並肩散步 再平凡不過的事都 那麼徹骨 記得幸福 是禮物還是錯誤 你轉身了 留我任回憶馴服 沒有退路 練習和自己相處 窩在沙發想哭就哭 愛開始 天造地設 愛著愛著 束手無策 不如就 到這裡了 嘴上說著
Thumbnail
巴哈有一次在宮廷演出時,他的大提琴被人動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的其他弦都被弄斷,當所有人等著看他當眾出糗時,他沒有臨陣退縮,而是用一條G弦即興演奏一首詠嘆調,就是如今著名的G弦之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遭遇困境時,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演奏出超越自我的人生樂章。今天分享六首以音樂家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哲學家叔本華:「如果一位音樂家知道他的聽眾除了一兩個人以外全都是聾子,他還會因為他們的熱烈鼓掌而感到榮幸嗎?」(《我愛身份地位》,艾倫.狄波頓,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有一天在演出的後台,施文彬 (彬哥)問了我一個問題。俊傑: 為什麼幾十年來總就只看到你們這群視障音樂人,難道沒有年輕一輩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可以跟你們一樣嗎?我想了很久,這確實是個好題目。我告訴彬哥,當然有年輕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只是你不容易遇見他們而已。 記憶回到那年,一群十幾歲的視障少年做了一個大夢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我常在幻想,若果他日在異地碰見故人,應當作何感受。我的角色,可以是倫敦塔橋下的路人,也可是悉尼河岸的一介書生,叼一支長笛,吹一曲《似是故人來》;或手拿口琴,放聲奏一首《緣分》。那時若真碰見了,不知有否《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可笑。
「讀書都需要一點偏執吧。」 一個不算熟的朋友說道,我叫他邦尼。
Thumbnail
走在台北地下街,熙熙攘攘人群中傳來了美妙動人的旋律,悠長而綿密的音符深深打動我心。 走近一看;原來是盲胞朋友坐在街角表演,他(她)們似乎是排班制的,每次經過見到皆是不同人,而他(她)們面前則放一個屬於自己的「盒子」;這只盒子我喚它是「愛心箱」。 每次經過偶而見到二、三位陌生人佇立在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