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近來由於資訊流通迅速,古今中外文豪的生日,總有粉絲在網絡慶祝、紀念,若遇上整數,比如但丁六百歲誕辰,出版社、文化界還會辦理相關活動,熱鬧好一陣子。

臺灣教授李郁周在社交媒體,曾提及蘇軾生日是陰曆12月19日(坡壽),部份文人會在這一天舉辦雅集,爲東坡賀壽。李教授在清代知名書法家何紹基日記,發現1844、1845、1846等年,都有關於坡壽的紀錄,可見這是何紹基與其友人行之有年的活動,並非一時興起。

家人有點好奇,在坡壽這一天舉辦雅集,是何紹基和友人的創舉,抑或時代風氣使然?清末名人鄭孝胥,因東坡詩句「萬人如海一身藏」,自號「海藏樓」,時人稱爲鄭海藏,看來他亦是東坡的粉絲。曾任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政治表現雖有爭議,然而舊詩確實寫的很好。家人翻閱《海藏樓詩集》,果然找到幾首關於坡壽的詩,證實文人歡慶坡壽,不是何紹基的專利。

海藏樓詩集》有詩《東坡生日集翁鐵梅齋中》:「江上殘年我又歸,高齋雪後更添衣。終知此老堂堂在,剩覺虛名種種非。酒半題詩忘客去,香中讀畫愛肥梅。聚山樓外山能識,只欠相攜看夕暉。」鄭海藏詩淺白典雅,果然一絕。而「終知此老堂堂在」,指的便是蘇東坡,海藏一句詩將東坡和當下的自己連結,確實是厲害手筆。然而儘管明知「剩覺虛名種種非」,海藏仍繼續宦海沈浮,景仰東坡是一回事,但鄭依然繼續完成自己的志向。

而同治、光緒年間的大詩人陳三立,與鄭孝胥齊名,家人亦查找《散原精舍詩文集》,的確也找到相關的幾首詩。倘若廣泛查閱清代文人日記、詩集,說不定會發現更多關於坡壽的種種。

民間拜觀音,文人祝坡壽。鄭孝胥亦曾於某年六月二十一日,爲歐陽修集會賀壽。可見「爲前輩文人做壽」,是鄭孝胥的日常,他這個習慣相當有趣。清代這些文人生活尚稱豐裕,才有心力爲東坡賀壽。如今各地仍有不少東坡迷,若有人登高一呼,精心籌劃新時代的坡壽相關活動,將千百年前的文豪,與現代人心靈結合,甚至衍生各式藝文創作,應該滿有意思的。

【圖說:何紹基書蘇軾《後赤壁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0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中港台與大馬華社都使用華語,但各地口音、用語其實大不相同,稍稍留心即能大致分辨。來馬六甲居住之後,我學了不少俗語,覺得很有意思。 不少文章動輒「不必問阿貴也知道」,雖然對照上下文便瞭解作者的意思是無須請教高明,誰都知道的。然而我仍有點疑惑,忍不住問先生:「為什麼要問阿貴?」先生表示這是香港俗語
Thumbnail
2025/05/08
中港台與大馬華社都使用華語,但各地口音、用語其實大不相同,稍稍留心即能大致分辨。來馬六甲居住之後,我學了不少俗語,覺得很有意思。 不少文章動輒「不必問阿貴也知道」,雖然對照上下文便瞭解作者的意思是無須請教高明,誰都知道的。然而我仍有點疑惑,忍不住問先生:「為什麼要問阿貴?」先生表示這是香港俗語
Thumbnail
2025/05/05
2008年七月,喬治市、馬六甲共同以「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馬人同感歡喜榮耀。可惜一年過去,關於馬六甲的中文著作,依然只有之前出版的《古城遺書》。此書是馬六甲人眼中的馬六甲,希望有更多本地人書寫馬六甲,多一點故事傳說,讓馬六甲更有魅力。 作者歐陽珊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介紹青雲亭
Thumbnail
2025/05/05
2008年七月,喬治市、馬六甲共同以「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馬人同感歡喜榮耀。可惜一年過去,關於馬六甲的中文著作,依然只有之前出版的《古城遺書》。此書是馬六甲人眼中的馬六甲,希望有更多本地人書寫馬六甲,多一點故事傳說,讓馬六甲更有魅力。 作者歐陽珊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介紹青雲亭
Thumbnail
2025/05/03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Thumbnail
2025/05/03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