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不是旅遊部落客,
只是想趁疫情期間,
記錄下前幾年的離島印象,
上次提到的西莒後續,
在前往東莒途中,
碰巧跟來敬恆表演的東莒國小小朋友同班船,
他們敬業到表演衣服都還穿著,
提到東莒,
身邊好像不少人在馬祖當過兵,
不是在東引就是在東莒這,
東莒以前也叫做東犬,與西犬相對,
據說是島型像犬,
後來想把毋忘在莒寓意融入才改成東莒,
從西莒坐船過來大概只要10分鐘,
但每日只有3班左右的船,
而且必須配合單雙月,
進港東莒會先看到一片沙灘的猛澳港,
兩旁的精神標語和圍牆,
就能先感受到軍事氣息,
港口遊客中心很多租機車的業者,
其實環島一圈很快,
不過多數旅客也都是配合船班時間,
在東莒的路上可以明顯感受到,
山勢比起西莒來得陡,
聚落主要在島中央的大坪村區塊,
幾年前開了莒光第一家小7,
福正聚落在一個面海的村落,
一棟棟閩南方型石造的建築,
崎嶇的小巷弄,
會讓人想起北竿的芹壁,
聽說以前這裡是東莒最熱鬧的地方,
不過現在這時間靜止般的也挺好,
留宿島上的人說是晚上看藍眼淚的秘境,
在島上最高處,東莒燈塔,
像座戴了黑帽的雪白小屋,
有道長型白色的防風牆,
畢竟這制高點兩側的風也不是開玩笑,
燈塔裡沒有管理員,
但有燈塔相關文物的展示,
有台灣幾座著名離島燈塔的建成歷史,
據說這裡晚上看星星是整片的星空,
回程路上分支遶經大埔聚落,
聽到居民間的對話,
其實聽不太懂,
很像有幾個字是閩南話,
後來知道是馬祖福州語,
逛完整個東莒島其實不用半天,
當然如果是想細細體驗文化的,
待上兩天也是有,
記得在從東莒準備搭最後一班船要離開時,
剛好看到從南竿過來下船的人,
當中也有東莒國小的老師收假回來,
多數都是大包小包準備留宿,
有機會去到馬祖旅遊,
如果是待上三天以上的,
建議可以空出一天排東、西莒的行程,
因為跟南北竿、東引,
很像是來到不同城市有不一樣的風景感受,
臺灣附近很多離島,
也都值得作為疫情期間的類出國選擇,
前兩週的新聞,
烈嶼的大膽島隔快兩年終於再開放,
下次應該就是2020的大膽島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