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這一次的創業後,再過10年,我就退下來真正休息了,職場累積的月退金、定存儲蓄險的利息、投資基金的月配息(今年的帳戶一直扣減本金配給自己也算是一種配息?),也許還能有一些其他租金的挹注…。
今年,我陪女兒們去考了全民英檢初級,過幾年疫情結束,我剛好再跟著她們準備考雅思,然後就和老婆一起繼續尋找好山好水,我們倆都是很現實的人——看得懂別人的言語和文字想要表達說明什麼,但也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原始形象,我們看到的是什麼,那就是什麼了!
只是,我的體會,無意時還多了一種現實的、殘酷的怨懟,總落在悲哀的人身上,因為我曾有的一些人格缺陷,看見幸福是叢小小的火苗時,就想著它是不是會輕易就被撲滅了,或是推入心裡還有一團更大的火場,開始吞噬時一定是毫不留情的…。
所以,我跟妳說:「如果我衰老了,突然生病了,長期看健保也沒有用時,必須請看護才能讓家人喘口氣時,妳可以鬆開手,我真的想選擇自己安樂死,沒關係的。」
「那如果情況是反過來呢?」妳問我
「大概就像我爸陪著我媽那樣吧。」我回答
「那誰像現在這樣釀梅子酒給我喝?」妳又問,我「嗯……。」
我與老婆是辦公室戀情,女同事們在一些節日收到鮮花時,大家經過一番猜測後,最後就會懷疑到我頭上,逼問到底是不是我送的?不過,我和老婆默默交往時,反而沒人發現,等到消息公開就是我們差不多決定要訂婚了。
我年輕時想要存1百萬給父母,換得暫時無後顧之憂的自由,我中年時想要存1千萬給老婆,讓老婆不用擔心讓我再去闖一闖,我老年時想要買2間小店鋪送給女兒們,我想用實際行動向她們保證的說:「不管妳們擁有了再高的學歷,不管妳們走過了再遠的地方,只要覺得,真的累了,我們準備了一個樸素的、可以休息的也可以抒發的,讓妳們好好思考後再出發的地方…。」
這幾年,我的月收入從4萬多到5萬多再到8萬多,年收入差不多從70萬變成120萬,雖有增加,扣掉通膨其實又被稀釋了不少,不過我和老婆有一個沒有討論就形成的共識,我們各自收入都有增加的情況下,就盡量想辦法,用一人來支付全部的家庭開銷,另一人就全部儲蓄起來。
從年輕家庭的2人生活,到第1位小孩的出生,再到第2位小孩的來臨,一直到現在,可以讓我短時間決定躺平休息的模式,就是這樣出現的…。
我們附生於家庭、家庭黏著於社會,所以人生職涯的進場、退場時機,甚至就像全球經濟一樣都會有高低週期的時間循環,以及各種投資尺度增長的曲線與趨勢,單身期6年、育兒期6年、進修期3年、工作衝刺期10年、儲蓄期8年、躺平期1~?年…,現在回首,生命曲線的交疊,有憂有樂有辛苦,也不算什麼複雜。
例如,就看一天的生活,或是一餐的內容就好,我今天準備的晚餐+宵夜是好市多買的牛絞肉約200元(一盒約800元/分成4份可以冷凍起來,做成燒烤丸子或瑞典肉丸)、苦瓜排骨湯65元+120元、蒜炒青江菜40元、酪梨打牛奶(宵夜)60元,總共485元,如果是改成買外食的費用,一餐絕對要超過1倍以上。
當然,存錢時不輕鬆,拿出來花掉時,比起來居然更沉重,仍會讓人不自覺皺上眉頭沉思許久…。
如果賣掉現在住的這間房子,扣掉剩下的房貸,差不多就有1千萬,再奢望一點,女兒們也差不多完成各自的學業了。這間房子,是大女兒出生後,我和老婆拿儲蓄加上第一間房子的增貸,用450萬在交流道附近的郊區買了50坪的土地,自地自建蓋出來的。
2年左右,我們蓋了一間新房子,增加了800多萬的房貸,那時一個月要多付約3萬5千元,而投入自地自建的最大原因是,當初評估了直接買房的結果,頭期款就必須花光我們所有的積蓄,這樣的計畫確實讓我們慌亂了起來。
當然,家庭開銷不是只有吃而已,還有小孩的補習費、才藝費…,大人的保養費、治裝費…,以及全家人的娛樂費、滿足費…,想不到的、突然冒出來的、什麼都有可能的;我目前雖然沒在工作,但不久前,參加女兒的班親會及家長委員會之後,我立刻完成了捐款,還不知要納入哪一項?
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就是一種旅途,積累的現實與夢想「會有高低週期的時間循環」,只是我似乎特別縱容:從一個地方尋找另一個地方的熱鬧聯繫與不甘寂寞。
-------------------後記------------------
他們很熱心的回覆到下午5點多:「經查詢,該文章被系統列入觀察區,因此無法正常顯示於最新區…。演算法會針對所有發表內容的結構、發文處、外連連結、帳號過往紀錄…。我們觀察到您的發佈內容結構相同,此種規律的結構,較容易被系統判定是機器發文,(當然還有許多條件)。我們建議您可以嘗試偶爾換下發文形式,僅供參考…。」
因為我不懂什麼是文章的內容結構,不過我最後還是非常謝謝他們的辛苦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