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密碼筆記-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秘密五:你的人體防毒程式可能會讓你生病

多數人都知道電腦的防毒程式,但人體防毒程式是什麼?為何可能會讓人生病?

人體的防毒程式是一種刺激/反應程式,讓人趨樂避苦的一種本能反應,每個人的孩童時期大腦還沒完全發育完成,都是根據環境反應學習行為,就如同秘密三所提到的心病,怕狗的小孩多數是模仿父母親的反應而來,當小孩學習到這項反應,路上遠遠看到狗就會啟動人體內的警鈴大作,啟動腎上腺素反應,讓免疫功能停擺,進而影響身體內的自癒功能。

是不是這麼誇張?要是這樣不就不敢出門?或許,這個警報系統影響你為數不少的信念,而你毫不自知?還以為這是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

潛意識就像是電腦的背景程式,每天執行著,而意識層面的我並不知道

在你能有意識的觀照潛意識的運作前,它會主導你的人生,而你會以為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卡爾榮格

語言前與邏輯思考前記憶

在能夠理性思考與理解語言前,我們的生命中就發生許多事,這些事當事人會以他當時的年齡理解力紀錄。

遺傳記憶

所有人都從祖先與父母那遺傳了記憶,這些記憶編碼在DNA,並遺傳到每一個下一代。

創傷記憶

童年時的大腦發育尚未完成,解讀能力還在型塑中,每當啟動創傷記憶,更高層的理性腦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中斷。為什麼?因為當事人陷入某種休克狀態,邏輯腦被繞過,理性思維能力關閉

剛滿30歲的我,報名駕訓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考照當天考官(男)坐在我身旁,眼看就要拿到駕照,就在最後直線時考官稱讚我開的很好,這時我竟然不自主的偏移了方向盤,然後出局,當下考官跟我都相當失望,不知道我為何會破壞自己的考試,然後,隔一陣子重考才拿到駕照。

新到手駕照不久,與朋友出遊,男性朋友知道後很體貼的主動教我並將他的車借我開,當我順利的開一段路後,他稱讚的說「開的不錯」喔~這時我本要踩煞車,卻不自主的踩成了油門?,我們都嚇到了,自此我再也不敢開車上路

我非常想要開車上路,卻往往被自己打敗,直到多年後才在日本鄉間如願

raw-image

雖然開車技術很菜,雖然租的是小車,終於實現多年的願望,讓我超級的開心。

同時,我也感到相當疑惑

為什麼我不敢在台灣開車?為什麼我會在考照時應該直線通行時轉動方向盤?為什麼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可以輕易做到的事,對我來說卻是如此困難?

後來,有個機會聽到許皓宜心理師的演講,她提到自己也有拿到駕照不敢開車上路的恐懼,在歷經多次的治療後,發現原因可能是她在童年時期去海邊玩差點被海浪沖走,那個恐懼深深的困擾著她,他說車陣就像海浪般,需要掌握著速度感隨著車輛前進,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終於能夠開車往返住處與工作地,但她也開玩笑的說,千萬不要跟在她後面,她技術很爛。

在自我療癒一段時間後,我慢慢拼湊出自己不敢開車上路的恐懼。

是的,一切都是源自於我的「心病」或稱為「防毒程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i的沙龍
2會員
30內容數
書 知識 自我成長
M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8
療癒密碼將人生的各項問題歸類為12個領域,前3個領域抑制人體自癒力,人生一切有關健康、事業、關係,若想要徹底療癒必須先殲滅這些因子。 領域一:無法原諒 作者提到他在世界各地演講多年,健康問題未見過沒有「無法原諒」的問題。尤其是「癌症」患者。無法原諒之所以排在第一個,就是因為它可能是最關鍵的因素,但多
Thumbnail
2022/10/18
療癒密碼將人生的各項問題歸類為12個領域,前3個領域抑制人體自癒力,人生一切有關健康、事業、關係,若想要徹底療癒必須先殲滅這些因子。 領域一:無法原諒 作者提到他在世界各地演講多年,健康問題未見過沒有「無法原諒」的問題。尤其是「癌症」患者。無法原諒之所以排在第一個,就是因為它可能是最關鍵的因素,但多
Thumbnail
2022/10/17
筆記:保險員邀約的講座,主講會計師陳玉翎 如果有那麼一天,該要如何因應?健康的時候要幫助未來的自己,這時就需要保險+信託,以前以為信託是資產族才需要的,透過這次的講座知道,高資產族多數都預先做好規劃,反而是一般人會覺得自己的資產不多應該不需要?殊不知這才是造成兄弟鬩牆,姊妹翻臉的最大主因。 根據統計
Thumbnail
2022/10/17
筆記:保險員邀約的講座,主講會計師陳玉翎 如果有那麼一天,該要如何因應?健康的時候要幫助未來的自己,這時就需要保險+信託,以前以為信託是資產族才需要的,透過這次的講座知道,高資產族多數都預先做好規劃,反而是一般人會覺得自己的資產不多應該不需要?殊不知這才是造成兄弟鬩牆,姊妹翻臉的最大主因。 根據統計
Thumbnail
2022/10/16
療癒密碼指出,人生困擾的各項問題都源自於細胞記憶,而如何得知是哪一個地方出了問題?作者提供一個檢測工具,稱為「心病探測器」,作者用了16年與一群專家共同研發,根據這個測驗測得結果能夠知道是哪種問題造成困擾。 網站中文版的說明,但測驗題連結好像失效了,可以試試英文版的測驗,不需要留個資只要留下信箱就可
Thumbnail
2022/10/16
療癒密碼指出,人生困擾的各項問題都源自於細胞記憶,而如何得知是哪一個地方出了問題?作者提供一個檢測工具,稱為「心病探測器」,作者用了16年與一群專家共同研發,根據這個測驗測得結果能夠知道是哪種問題造成困擾。 網站中文版的說明,但測驗題連結好像失效了,可以試試英文版的測驗,不需要留個資只要留下信箱就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Thumbnail
年輕時一直覺得心中所想 害怕或不想面對的事 總是會躲不掉的實現 難道我是帶衰人嗎?! 當時只想是種業力也就是因果論 現在知道這是種引力帶來的磁場能量 吸引力是種直覺也是第六感的呈現 是種吸引好壞同頻能量的結果 能量吸引同頻磁場 但不代表其他雷同屬性不相吸 只是頻率小就無法
Thumbnail
年輕時一直覺得心中所想 害怕或不想面對的事 總是會躲不掉的實現 難道我是帶衰人嗎?! 當時只想是種業力也就是因果論 現在知道這是種引力帶來的磁場能量 吸引力是種直覺也是第六感的呈現 是種吸引好壞同頻能量的結果 能量吸引同頻磁場 但不代表其他雷同屬性不相吸 只是頻率小就無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