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升息升太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美國聯準會升息勢如破竹,全球央行(除了神奇的日本)緊跟在後,台灣央行卻像平行時空
raw-image

本來財經人是不太想寫這個已經被各大財經專欄寫到爛掉的題目,但看到今年美國利率要調升到突破天際、上週(10/13)公布9月cpi及各項指數仍不如預期、11月聯準會又要開會,還是蹭一下掌握流量密碼好了XD

升息是什麼

升息在2022年投資市場熱門關鍵字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無不時刻緊盯全球中央銀行公告(尤其是資本世界的老大-美國聯準會)。每當聯準會一公告升息,股債市就應聲下跌,市場哀鴻遍野,那到底升息這大魔王是甚麼?

以總體經濟學來說,政府操作經濟有兩種手法: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由央行主導,財政政策由政府機關(例如財政部)主導貨幣政策可分為擴張性(aka央行印鈔救世)及緊縮性(aka央行阻止熱錢)。同理,財政政策也可分為擴張性(aka政府大撒幣)及緊縮性(aka政府割韭菜),兩種政策有可能相輔相成也有可能背道而馳。但不論是哪種政策,擴張性通常都使用於刺激經濟,緊縮性則使用於冷卻經濟(而且通常會被罵),當然有特例,如最近的英國政府與央行打對台事件。礙於篇幅,詳細政策內容及手法之後有相關時事再談。

當景氣太好甚至好過頭了,市場上的錢太多,央行就會採取各種手段把錢收回去,這些手段可統稱為量化緊縮(緊縮性貨幣政策),升息就是其中之一。那升息是升哪個息?

其實各國央行對於升息的定義不大相同,舉例來說,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是指調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範圍,台灣央行的升息是指調升重貼現率。(當然升息還會連帶影響存款準備率、短期融通利率等,各國利率百百種,同樣礙於篇幅,這邊財經人只取最具指標性的單一利率。)但不論各國央行調升哪種利率,目標都是提高資金成本,使市場投資/投機/消費的意願降低。簡單來說,就是讓存款利率增加,民眾更願意把錢放進銀行或其他保守標的(例如定存),同時貸款利率也增加,民眾和企業更難承受貸款的壓力而減少借錢,最終減少市場上錢的數量。

為甚麼全世界都在升息

背後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還是2020年開始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想當年,疫情爆發,觀光業直接倒地,製造業被迫停工,餐飲業關門大吉,除了能遠距上班的行業外,無人不受影響。為了維持經濟成長,各國政府仿佛牛肉大比拚,減稅補助印鈔樣樣來,兩年下來堆積出許多經濟超量成長的因子。

於是2021年底逐步解封後,各國央行開始意識到通貨膨脹逐漸失去控制,媒體也開始推波助瀾,"物價又漲"、"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又創新高"等標題更加深市場景氣過熱的氛圍。於是各國央行開始祭出緊縮手段,開始進入升息循環,希望抑制通貨膨脹。

然而,一方面是財政政策不一定配合,另一方面是核心物價指數黏著性及工資物價螺旋效果,導致升息效果有限,又更進一步逼迫各國央行更大幅度的升息,最後落入打擊未來經濟成長的陷阱。然因本篇主要討論升息,過於學術的總體經濟名詞及概念暫且略過不談。

台灣哪裡不一樣

台灣央行今年升息相對聯準會溫和許多,比起聯準會一升就2碼、3碼,台灣多為半碼。央行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台灣通膨相對和緩,且經濟成長及貨幣匯率穩定,不宜貿然跟進美國利率,恐會造成反效果。且台灣央行重貼現率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又搭配存款準備等手段同步緊縮,因此利率調升需求不如美國強烈。

但真的是如此嗎?首先,台灣通膨強不強烈我想各位讀者應該心裡有數(笑),部分總經學者認為價格變動已和經濟表現脫軌,且台灣油電補貼政策,形同以國庫抑制通膨,因此通膨能否真實反應經濟是個謎團。再者,新台幣因台美利差(利率差距aka近期市場喜愛的美元高利存款)而大幅貶值,迫使央行動用外匯存底干預匯率,等於台灣的錢不斷被外國資本提款。

會跟進美國嗎

先說結論,財經人認為不會。但不是因為我有內線消息或是能預知未來,而是依照台灣央行向來的決策判斷。

根據市場猜測,美國聯準會預計2022第四季會再升息個4碼至5碼,但台灣央行緩升理由不變,且上次公告已表明統計數據看來有收到打擊的成效,因此市場普遍認為再升半碼。即便雙邊利差持續擴大,央行也展現外匯存底充足的態度,可以視情況干預匯率。

以財經人角度來說,升息是必要的決定,短暫的疼痛當然會比長期惡性通貨膨脹來的好處理。強烈如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幅度當然是不必,但過於溫和的升息,實在難以說服民眾,尤其在物價感受明顯且新台幣強貶的現在。至於某些看法認為央行是為了顧及選舉或為了護航建商,這財經人就不好說了,畢竟我還想好好的活著阿!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上進的財經人的沙龍
20會員
43內容數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2023/07/17
微軟(microsoft)成功收購暴雪(blizzard)的機會看來越來越大了,微軟真的有望成為遊戲業的三巨頭之一! 微軟為什麼要收購暴雪?
Thumbnail
2023/07/17
微軟(microsoft)成功收購暴雪(blizzard)的機會看來越來越大了,微軟真的有望成為遊戲業的三巨頭之一! 微軟為什麼要收購暴雪?
Thumbnail
2023/07/10
英國電動車市場萎縮? 歐盟要和英國互課關稅? 美中漁翁得利?
Thumbnail
2023/07/10
英國電動車市場萎縮? 歐盟要和英國互課關稅? 美中漁翁得利?
Thumbnail
2023/07/03
在大賣場也可以看醫生? 線上點一點就可以在家等藥? 這麼酷的東西怎麼可以不知道!
Thumbnail
2023/07/03
在大賣場也可以看醫生? 線上點一點就可以在家等藥? 這麼酷的東西怎麼可以不知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對台灣經濟有何影響? 最近,美國聯準會(Fed)公布了6月會議紀錄,顯示Fed官員幾乎一致同意按兵不動來評估升息效果,但也全面支持未來將繼續緊縮貨幣,只是不像去年那樣加速進行,步調應會放慢。這意味著美國的利率將維持在高位,而且可能還會再升高。那麼,這對台灣的經濟有何影響呢?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對台灣經濟有何影響? 最近,美國聯準會(Fed)公布了6月會議紀錄,顯示Fed官員幾乎一致同意按兵不動來評估升息效果,但也全面支持未來將繼續緊縮貨幣,只是不像去年那樣加速進行,步調應會放慢。這意味著美國的利率將維持在高位,而且可能還會再升高。那麼,這對台灣的經濟有何影響呢?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美國聯準會(Fed)和台灣中央銀行(央行)的利率決策 本篇關於美國聯準會(Fed)和台灣中央銀行(央行)的利率決策。利率是影響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因為它決定了借貸、投資和消費的成本和收益。通常,當經濟過熱或通膨過高時,央行會升息以收緊貨幣政策,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給,抑制需求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美國聯準會(Fed)和台灣中央銀行(央行)的利率決策 本篇關於美國聯準會(Fed)和台灣中央銀行(央行)的利率決策。利率是影響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因為它決定了借貸、投資和消費的成本和收益。通常,當經濟過熱或通膨過高時,央行會升息以收緊貨幣政策,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給,抑制需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位在職工程師,一位對經濟有興趣的財經素人,今天想要分享自己從壽險業的財務狀況看到台幣流至美元的隱憂;在3/23觀察到壽險業史翠珊效應(此地無銀三百兩),壽險公會昨(23)日晚間緊急發四大點聲明:用保費收入斷言「入不敷出」是言過其實,台灣壽險業有大量現金與投資收益,流動性無虞,給付理賠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位在職工程師,一位對經濟有興趣的財經素人,今天想要分享自己從壽險業的財務狀況看到台幣流至美元的隱憂;在3/23觀察到壽險業史翠珊效應(此地無銀三百兩),壽險公會昨(23)日晚間緊急發四大點聲明:用保費收入斷言「入不敷出」是言過其實,台灣壽險業有大量現金與投資收益,流動性無虞,給付理賠金
Thumbnail
升息是什麼?升息對債市的影響?升息對股市的影響?升息對房市的影響?
Thumbnail
升息是什麼?升息對債市的影響?升息對股市的影響?升息對房市的影響?
Thumbnail
升息是甚麼? 為甚麼全世界都在升息? 台灣央行是平行時空?
Thumbnail
升息是甚麼? 為甚麼全世界都在升息? 台灣央行是平行時空?
Thumbnail
美國時間9/22日,聯準會公布了新的利率決策,升息三碼 (75bp),符合預期,但這場會議帶來更重要的意外是:點陣圖終點利率 (terminal rate) 高點「大幅上移」,且在 FOMC 內部形成共識。 此次 Fed 釋出的點陣圖顯示: 預計至 2022 年底,19 位委員中,有 9 位委員預
Thumbnail
美國時間9/22日,聯準會公布了新的利率決策,升息三碼 (75bp),符合預期,但這場會議帶來更重要的意外是:點陣圖終點利率 (terminal rate) 高點「大幅上移」,且在 FOMC 內部形成共識。 此次 Fed 釋出的點陣圖顯示: 預計至 2022 年底,19 位委員中,有 9 位委員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最近物價漲不停,荷包被動縮水,在台灣很有感,美國物價更是驚人,上週勞工部公佈3月數據,較去年同期增8.5%,漲幅為1981年12月以來首見。 扣除食品、能源等項目的核心CPI,3月年增率6.5%,低於市場預估的6.6%,但高於2月當時的6.4%增幅。物價升太快,利率跟不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最近物價漲不停,荷包被動縮水,在台灣很有感,美國物價更是驚人,上週勞工部公佈3月數據,較去年同期增8.5%,漲幅為1981年12月以來首見。 扣除食品、能源等項目的核心CPI,3月年增率6.5%,低於市場預估的6.6%,但高於2月當時的6.4%增幅。物價升太快,利率跟不上!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要升息了!聯準會接下來要一次升息兩碼!如果打開現在財經新聞網站應該充斥著關於美國升息的消息,到底升息意思是什麼?升息會怎樣導致市場都人心惶惶?升息之下有可以如何去做資產配置呢?今天 Dr. David就要帶大家看看今年最大的國際事件之一:美國聯準會升息~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要升息了!聯準會接下來要一次升息兩碼!如果打開現在財經新聞網站應該充斥著關於美國升息的消息,到底升息意思是什麼?升息會怎樣導致市場都人心惶惶?升息之下有可以如何去做資產配置呢?今天 Dr. David就要帶大家看看今年最大的國際事件之一:美國聯準會升息~
Thumbnail
美國升息啦~台灣也跟著跑,這次文章來跟大家聊聊再升息下的一些影響,還有美國未來動向。最重要的是大家如果要來挑金融股,只看一個指標的話,要怎麼看。文章大綱如下: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台灣升息的動向 升息趨勢下要怎麼看金融股 如何避開金融股的隱憂 結論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Thumbnail
美國升息啦~台灣也跟著跑,這次文章來跟大家聊聊再升息下的一些影響,還有美國未來動向。最重要的是大家如果要來挑金融股,只看一個指標的話,要怎麼看。文章大綱如下: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台灣升息的動向 升息趨勢下要怎麼看金融股 如何避開金融股的隱憂 結論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Thumbnail
大家好,美債殖利率飆升、通膨憂慮等各利空消息接踵而來,二月全球股市飽受震盪,台股也跟著上上下下,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軍事衝突終見一絲曙光,不確定因素逐漸淡化,而在美國聯準會正式啟動升息政策,並且預告今年剩下的會議很可能都採取升息的基調,台灣央行也無預警調高利率1碼,跟進全球升息循環。 台美利差擴大
Thumbnail
大家好,美債殖利率飆升、通膨憂慮等各利空消息接踵而來,二月全球股市飽受震盪,台股也跟著上上下下,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軍事衝突終見一絲曙光,不確定因素逐漸淡化,而在美國聯準會正式啟動升息政策,並且預告今年剩下的會議很可能都採取升息的基調,台灣央行也無預警調高利率1碼,跟進全球升息循環。 台美利差擴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