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動車市場堪憂?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最近AI大爆發,先前的電動車話題好像有點退燒,但其實歐洲的電動車市場正在默默改變,也值得大家關注喔。
gogoro電池以後搞不好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喔!

歐盟與英國關稅協商

歐盟近期再度重申沒有打算延後和英國協商的汽車關稅方案,依然會在2024年正式實施。在英國和歐盟協商的方案中,從2024年開始,汽車整體至少要有55%的組件部分(包含引擎、車燈、座椅都可以)來自英國或歐盟,否則就要課關稅10%。其中電動車的部分,則規定45%的組件以及60%的電池要來自於歐盟或是英國,2027則提升至55%的組件以及65%的電池。
不過英國和許多車商現在希望延後法案至2027年再實施,歐洲車商協會甚至警告,關稅實施後汽車產業會損失43億歐元並減產五十萬輛汽車。實際上,汽油車的部分還勉強可以處理,主要問題出在電動車上。因為目前電池原料多數掌握在中國手中,而電池的製造也多數把持在中國、日本、南韓的手上。再加上去年美國拜登政府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中,針對電動車的電池製造提供高額的(有條件)貸款和多項補助,反觀歐洲和英國在電池設廠上的進度遠遠趕不及法案生效的速度,因此英國和多數車商擔心關稅生效後會影響英國的汽車能源製造業和車商在英國的市占率。相反的,歐盟倒是老神在在,認為法案沒有延長的必要,甚至認為法案有助於逼迫廠商在歐盟生產,推動電動車及能源事業在歐洲快速發展。
英國與歐盟之間的根本差別在於,兩者的內需消費市場差距過大,如果英國車無法免關稅出口至歐盟,競爭力下降,但英國內需市場又支撐不起目前的數量,最終將導致英國汽車能源製造業萎縮。目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多家車廠正在評估是否重新調整英國工廠的比重,甚至遷移英國工廠至歐洲內陸或其他與歐盟有免關稅條約的國家。關稅就喬不攏了,為了扶植英國自身的電動車製造業,英國政府又自行規定自2024年起,在英國營運的車商需要有22%的銷售車輛是電動車,接著爬升到28%、36%,最後是2035年的100%。對車商而言,英國製造的電動車數量萎縮,又需要維持一定的銷售額度,充滿矛盾。
車商們還有另一個擔憂則是英國電動車市場目前有約四分之一的車來自於非中國車商,一旦實施關稅,本就較便宜的中國車商更容易拉開價格差距,搶進更多市場份額,使車商失去英國電動車市場。而且現階段電動車本就比汽油車更昂貴,一旦施加關稅將價格往上拉,更有可能降低民眾購買電動車的意願,又更難達成英國政府的銷售額度。
最後英國會不會失去電動車的供應鏈,甚至失去部分的歐系/日系車商,是需要關注的方向。現實條件來看,不論是歐盟或英國目前的設廠及製造進度都敢不上2024的要求,尤其最關鍵的電池更是遠遠不及。因此有些學者專家認為,即使歐盟現在的態度仍然強硬,最終還是會同意部分妥協。至於怎麼妥協,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美國/中國坐收漁翁之利

歐洲打得如火如荼,中國和美國會不會就此得利呢?目前來看很有可能。
中國就不用多說,目前多數的電池原料仍掌握在中國手中,汽車製造和電池製造也本來就有許多中國廠商在供應鏈中,一時半刻想要找到替代原料和廠商並非容易的事。因此英國和歐盟要是真的兩敗俱傷,中國當然是坐收漁翁之利。
值得關注的反而是美國的動作。如同前面所說,拜登政府2022年通過降低通膨法案,簡而言之就是大撒幣政策,名目上是推出各種補助和貸款,希望可以降低通膨對民生消費的影響。但實際上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要重建美國供應鏈,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避免美中關係波及經濟甚至國防安全。這部分就和張忠謀先生一再提起的全球化已死,不謀而合。(財經人之前有寫過全球化已死的文章可以點去看看)
美國在六月底已經宣布要借給福特九十二億美金建造三座電池工廠。早在2021年,福特和南韓SK集團(南韓第三大財閥,主攻能源和化工業務,但旗下的SK電信是南韓最大的電信公司,海力士則是記憶體產業的重要一員)就已經宣布要投資超過一百億美金建造三座電池工廠,而這些工廠也是美國和南韓能源合作計畫的一部分。這個合作計劃本身已經從IRA拿到三千多億美金的稅務減免(當然是有條件的,所以現在還沒真的實現),現在又從政府手中拿到九十二億美金的貸款,看來美國政府是來真的。去年美國能源部就已經開始大舉貸款給汽車和能源廠商,2022年就已經貸款超過三百億美金,2023年也貸款給幾間相關廠商五六百億美金,撒錢不手軟難怪歐盟和英國會緊張得半死。
可惜的是,台灣在這場拉扯中,基本上是沒戲,因為汽車製造供應鏈中台灣的角色很薄弱,大部分都是車用電子和車燈等非核心零組件。比較有關係的可能是能源產業,包含電池、儲能設備、充電設備等,但因為台灣廠商的能力和歐美廠商也不在同一個量級,所以大家還是先看看歐盟及英國的後續發展再說。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大賣場也可以看醫生? 線上點一點就可以在家等藥? 這麼酷的東西怎麼可以不知道!
古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商業不就是在利益與道德間的拉扯嗎? What is moral money?
小米被印度政府罰款200億! 緯創退出印度! 印度政府怎麼了?
加密貨幣被針對了嗎? 幣安是詐騙?
台灣最近又在吵要成立主權基金,到底台灣可不可以有主權基金? 主權基金是甚麼? 外匯存底可不可以直接當主權基金?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在大賣場也可以看醫生? 線上點一點就可以在家等藥? 這麼酷的東西怎麼可以不知道!
古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商業不就是在利益與道德間的拉扯嗎? What is moral money?
小米被印度政府罰款200億! 緯創退出印度! 印度政府怎麼了?
加密貨幣被針對了嗎? 幣安是詐騙?
台灣最近又在吵要成立主權基金,到底台灣可不可以有主權基金? 主權基金是甚麼? 外匯存底可不可以直接當主權基金?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歐盟宣布,將自31日起,對中國電動車開徵最高35.3%反補貼稅,合計一般關稅後,稅率最高將達45.3%,並稱在雙方達成解決之道前,上述課稅政策將持續5年。 執委會指出,其調查發現,中國生產的純電動車整條產業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對歐盟生產的業者帶來經濟損害的威脅,貿易救濟措施符合WTO規則。
Thumbnail
圖片來源:BBC中文 撰文者:王之蕎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戰火再起。中國商務部於10月8日宣布,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徵收臨時反傾銷措施,要求進口相關產品的經營者向中國海關繳納高達39%的保證金。 至於中國為什麼這麼做? 不久之前,歐盟委員會通過
Thumbnail
從美國開始打響,而後歐盟跟進,這一場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威脅和全面的貿易戰就此展開,而現在更將迎來進一步擴大的局面。根據彭博社報導,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 也開始準備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新關稅,以使加拿大與美國和歐盟保持在一致的陣線上。
Thumbnail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為了因應電動車銷售低於預期,迫使這些汽車製造商需要透過更為嚴苛的方式來控制成本,不然難以和特斯拉還有其他中國本土的電車經銷商競爭。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 John Murphy 在「Car Wars (汽車大戰)」的報告中表示:「我認為底特律三巨頭應該盡快退出中國市場」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歐盟宣布,將自31日起,對中國電動車開徵最高35.3%反補貼稅,合計一般關稅後,稅率最高將達45.3%,並稱在雙方達成解決之道前,上述課稅政策將持續5年。 執委會指出,其調查發現,中國生產的純電動車整條產業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對歐盟生產的業者帶來經濟損害的威脅,貿易救濟措施符合WTO規則。
Thumbnail
圖片來源:BBC中文 撰文者:王之蕎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戰火再起。中國商務部於10月8日宣布,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徵收臨時反傾銷措施,要求進口相關產品的經營者向中國海關繳納高達39%的保證金。 至於中國為什麼這麼做? 不久之前,歐盟委員會通過
Thumbnail
從美國開始打響,而後歐盟跟進,這一場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威脅和全面的貿易戰就此展開,而現在更將迎來進一步擴大的局面。根據彭博社報導,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 也開始準備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新關稅,以使加拿大與美國和歐盟保持在一致的陣線上。
Thumbnail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為了因應電動車銷售低於預期,迫使這些汽車製造商需要透過更為嚴苛的方式來控制成本,不然難以和特斯拉還有其他中國本土的電車經銷商競爭。美國銀行證券分析師 John Murphy 在「Car Wars (汽車大戰)」的報告中表示:「我認為底特律三巨頭應該盡快退出中國市場」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