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1萬小時法則!(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10/14)
第一次在課堂聽到老師分享 Dr. Carol Dweck的心態觀點(人的心態在 fixed mindset 和 growth mindset 之間的光譜移動;勤能補拙的心理學講法)便深深著迷,又看了他的早期報導,曾在小時候飽受老師「按智商排座位」的心理壓力,長大後決心推翻 IQ = everything的理論,就更喜歡這位優雅的女士。
然而知易行難啊。
後來找其他資料時,認真讀了「被誤解的1萬小時法則」(註)概念原創人 Dr. Ander Ericsson的書《刻意練習》,有種撥雲見日的啟發。
總之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各種研究發現,所謂天賦其實是比別人花更多時間苦練(刻意練習)的結果。連大家一直認為某些高功能自閉症的「天才」表現,其實也是這些「特殊學習者」一但對某事感興趣就掉進自己的小宇宙,沒日沒夜反覆思考、練習、找出新方法等「刻意練習」的結果。
其他研究範例包括倫敦計程車司機(世界公認最複雜難考的交通證照)、世界西洋棋士、頂尖音樂家、頂尖運動員等。專家的大腦都因為刻意練習而發展成熟的「心智表徵」(類似經驗庫+模擬可能性的腦內沙盒)可快速提取有用策略及施展技能,當他們取得出色成績(如獲得成就感、自我突破)近一步又形塑出更強烈的自我概念,支持他們持續精進,良性循環生生不息。
登愣~那個撥開愁雲吹散慘霧的關鍵,就是「自我概念」呀!
孩子從外在(成人、同儕)獲得認同,逐漸形成自我概念;Ericsson說,孩子若發現自己可以「掌握更多能力」,比方小提琴拉得很好、跳高比別人高,會逐漸發展內在動機,形塑更強烈的自我概念。當孩子慢慢長大,能堅定不懈刻意練習下去的人,往往後來都成了個領域的佼佼者。
現在可以插播一下「被誤解的1萬小時法則」。Ericsson 表示該書作者舉例披頭四演奏1萬小時因此成名、學生練習拉小提琴1萬小時變成名家等,不是正確的講法。首先披頭四成團到巡迴的演出時間大約1萬小時,但他們有名的不單純因為演奏技巧卓越而,更是詞曲風格深入人心,說他們練習(也沒真的練那麼久,要扣掉演出時間)1萬小時所以成功,有點牽強;而柏林藝術學院的音樂學生在20歲前的練習時數約1萬小時沒錯,可是要等到真正贏得國際大賽或成為音樂家,大約得熬到30歲,練習了2.5萬小時,1萬小時其實不能算成功,只是在半路。
不過 Ericsson 也強調,花時間練習絕對能進步,只是要成為top則必須「刻意練習」,不是瞎練,而是有目標、有反饋或自我監控、跨出舒適圈的持續練。
回到自我概念。
參考 Ericsson 的觀點,你認為你可以做到,你會努力做更好;真的做到之後,你就應證了果然你可以做到這件事,接下來還會更努力,因為那感覺很好!(類似一種擁抱自我、自我實現的感覺吧?)那該如何產生第一步「你認為你可以做到」呢?
(寫不完下篇待續)
    avatar-img
    1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kyla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12/27) 小水豚現在是3歲寶寶。有一次在床上躺著喝牛奶。 「媽媽你要從頭開始問。」 從哪邊開始?在肚子裡的時候嗎? 「不是。」 在肚子裡以前的時候嗎? 「是。」 !!!那...... 你記得進到媽媽肚子裡以前的事嗎? 「嗯。」 你在做什麼呢? 「玩玩玩、玩玩玩!」 跟誰一起玩? 「小
    (2022/11/01) 吳醫師的診所名稱是快快「好起來」的台語發音,小水豚一直都在這邊看診,默默學會了幼兒看診SOP。 某天小水豚心血來潮,將捲尺掛在脖子上,一手抓著,一手聽診,接著在媽媽的肚子啊胃的地方到處敲敲、敲敲,最後要媽媽張開嘴巴「啊.......好,byebye!」 問小水豚,這樣就可以
    太難過了根本不想找圖放。 這部電影久仰大名,但一直沒整理好對的情緒觀賞。我欣賞愛情的悲劇,也能解親情的揪心,可是交織盤根的這種......臣妾沒經驗啊。
    最近時不時有點胸悶,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心臟部位擰抹布的港結,霸脫不要是什麼XX後遺症。
    畫風太可愛了而且YouTube片尾曲很有電影感,是那種不要出大錯就能賺人熱淚的類型(我的菜🥰)光看小波吉和小卡克的互動就療癒了🥰一口氣看完一季,漫畫也追了。首先的感想是: 天哪,這部根本不能讓小孩看欸?!?!!! 希望恢復成人類的盔甲三弟能找到冥界大哥,也找到國王到底是什麼的定義。
    小水豚確診,燒到39.x度沒有繼續量下去因為溫度上升太快了馬上退燒,藥水無效,一度叫不醒,後來上塞劑終於意識回來了。小水豚很幸運,第三天症狀基本上就消失,不燒也不吐,只是體重掉很多,也變得不喜歡吃東西。停了好久好久的學回到班上,老師說中午吃飯時他喜歡含著一口食物發呆10分鐘。
    (2022/12/27) 小水豚現在是3歲寶寶。有一次在床上躺著喝牛奶。 「媽媽你要從頭開始問。」 從哪邊開始?在肚子裡的時候嗎? 「不是。」 在肚子裡以前的時候嗎? 「是。」 !!!那...... 你記得進到媽媽肚子裡以前的事嗎? 「嗯。」 你在做什麼呢? 「玩玩玩、玩玩玩!」 跟誰一起玩? 「小
    (2022/11/01) 吳醫師的診所名稱是快快「好起來」的台語發音,小水豚一直都在這邊看診,默默學會了幼兒看診SOP。 某天小水豚心血來潮,將捲尺掛在脖子上,一手抓著,一手聽診,接著在媽媽的肚子啊胃的地方到處敲敲、敲敲,最後要媽媽張開嘴巴「啊.......好,byebye!」 問小水豚,這樣就可以
    太難過了根本不想找圖放。 這部電影久仰大名,但一直沒整理好對的情緒觀賞。我欣賞愛情的悲劇,也能解親情的揪心,可是交織盤根的這種......臣妾沒經驗啊。
    最近時不時有點胸悶,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心臟部位擰抹布的港結,霸脫不要是什麼XX後遺症。
    畫風太可愛了而且YouTube片尾曲很有電影感,是那種不要出大錯就能賺人熱淚的類型(我的菜🥰)光看小波吉和小卡克的互動就療癒了🥰一口氣看完一季,漫畫也追了。首先的感想是: 天哪,這部根本不能讓小孩看欸?!?!!! 希望恢復成人類的盔甲三弟能找到冥界大哥,也找到國王到底是什麼的定義。
    小水豚確診,燒到39.x度沒有繼續量下去因為溫度上升太快了馬上退燒,藥水無效,一度叫不醒,後來上塞劑終於意識回來了。小水豚很幸運,第三天症狀基本上就消失,不燒也不吐,只是體重掉很多,也變得不喜歡吃東西。停了好久好久的學回到班上,老師說中午吃飯時他喜歡含著一口食物發呆10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講述了他如何用完成哲學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其方法包括定下每天的目標並專注於完成、利用完成哲學來減壓等。文章的主題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在生活、學習、減壓以及自我實踐方面提供豐富的資訊。
    Thumbnail
    笑來老師說:“不管什麼事情,做到極致的方法論都一樣,就是「專心致志做很久很久」。 那“專心致志做很久很久”,是多久呢? 其實不了多久。 一般來說,三、五年足以淘汰掉絕大多數人。 一旦漸入佳境,不讓你做了你才難受,於是,一不小心就能做一輩子。”
    Thumbnail
    微精通(micromastery)指的是在有限的範圍做一件事,特點是可以反覆做,而且越做越好、不斷進步,讓人產生很大的滿足感,你不用每學習一項技能就要耗費一萬個小時,短短時間內就能有成果,而且成果看來還很不錯,你會越做越有成就感。 成功不是花數個小時追求事情的完美,而是練就鑽研許多小事情所累積的功夫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講述了他如何用完成哲學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其方法包括定下每天的目標並專注於完成、利用完成哲學來減壓等。文章的主題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在生活、學習、減壓以及自我實踐方面提供豐富的資訊。
    Thumbnail
    笑來老師說:“不管什麼事情,做到極致的方法論都一樣,就是「專心致志做很久很久」。 那“專心致志做很久很久”,是多久呢? 其實不了多久。 一般來說,三、五年足以淘汰掉絕大多數人。 一旦漸入佳境,不讓你做了你才難受,於是,一不小心就能做一輩子。”
    Thumbnail
    微精通(micromastery)指的是在有限的範圍做一件事,特點是可以反覆做,而且越做越好、不斷進步,讓人產生很大的滿足感,你不用每學習一項技能就要耗費一萬個小時,短短時間內就能有成果,而且成果看來還很不錯,你會越做越有成就感。 成功不是花數個小時追求事情的完美,而是練就鑽研許多小事情所累積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