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1萬小時法則!(1)

2023/04/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10/14)
第一次在課堂聽到老師分享 Dr. Carol Dweck的心態觀點(人的心態在 fixed mindset 和 growth mindset 之間的光譜移動;勤能補拙的心理學講法)便深深著迷,又看了他的早期報導,曾在小時候飽受老師「按智商排座位」的心理壓力,長大後決心推翻 IQ = everything的理論,就更喜歡這位優雅的女士。
然而知易行難啊。
後來找其他資料時,認真讀了「被誤解的1萬小時法則」(註)概念原創人 Dr. Ander Ericsson的書《刻意練習》,有種撥雲見日的啟發。
總之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各種研究發現,所謂天賦其實是比別人花更多時間苦練(刻意練習)的結果。連大家一直認為某些高功能自閉症的「天才」表現,其實也是這些「特殊學習者」一但對某事感興趣就掉進自己的小宇宙,沒日沒夜反覆思考、練習、找出新方法等「刻意練習」的結果。
其他研究範例包括倫敦計程車司機(世界公認最複雜難考的交通證照)、世界西洋棋士、頂尖音樂家、頂尖運動員等。專家的大腦都因為刻意練習而發展成熟的「心智表徵」(類似經驗庫+模擬可能性的腦內沙盒)可快速提取有用策略及施展技能,當他們取得出色成績(如獲得成就感、自我突破)近一步又形塑出更強烈的自我概念,支持他們持續精進,良性循環生生不息。
登愣~那個撥開愁雲吹散慘霧的關鍵,就是「自我概念」呀!
孩子從外在(成人、同儕)獲得認同,逐漸形成自我概念;Ericsson說,孩子若發現自己可以「掌握更多能力」,比方小提琴拉得很好、跳高比別人高,會逐漸發展內在動機,形塑更強烈的自我概念。當孩子慢慢長大,能堅定不懈刻意練習下去的人,往往後來都成了個領域的佼佼者。
現在可以插播一下「被誤解的1萬小時法則」。Ericsson 表示該書作者舉例披頭四演奏1萬小時因此成名、學生練習拉小提琴1萬小時變成名家等,不是正確的講法。首先披頭四成團到巡迴的演出時間大約1萬小時,但他們有名的不單純因為演奏技巧卓越而,更是詞曲風格深入人心,說他們練習(也沒真的練那麼久,要扣掉演出時間)1萬小時所以成功,有點牽強;而柏林藝術學院的音樂學生在20歲前的練習時數約1萬小時沒錯,可是要等到真正贏得國際大賽或成為音樂家,大約得熬到30歲,練習了2.5萬小時,1萬小時其實不能算成功,只是在半路。
不過 Ericsson 也強調,花時間練習絕對能進步,只是要成為top則必須「刻意練習」,不是瞎練,而是有目標、有反饋或自我監控、跨出舒適圈的持續練。
回到自我概念。
參考 Ericsson 的觀點,你認為你可以做到,你會努力做更好;真的做到之後,你就應證了果然你可以做到這件事,接下來還會更努力,因為那感覺很好!(類似一種擁抱自我、自我實現的感覺吧?)那該如何產生第一步「你認為你可以做到」呢?
(寫不完下篇待續)
    Skylar
    Skylar
    祝各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