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就因為「沒時間」,才能什麼都做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3/04/21)

該怎麼說呢,原本我是打算把讀書當作一邊消磨工作告一段落的閒暇時間,一邊找標題有意思又能充實我能力不足的精神養分(如果還附教戰守則就更棒了),於是先以不花錢的方式,借了弟弟放在書架上的《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勵志書籍。

結果,看完很生氣。作者做事根本亂無章法啊。

作者的書就是心境的具現化,看穗波的文字,讓我直覺聯想到感染弓形體症不怕貓的老鼠。(比方使用「球速夠快就能打破牆壁」這種譬喻,還有遊走法律邊緣、明明是留學生卻用小額捐款賄賂請秘書室開在職證明以「厚臉皮」稱之種種行徑)。天哪我到底多麼不喜歡這種類型的人?

但轉念一想,其實作者很厲害,是一種我完全做不到的厲害類型,雖然不喜歡,但也必須仔細檢視甚至好好學習一番。(不然這幾小時是在哈囉)

穗波醫師非常…...大言不慚地把過去灰頭土臉的蠢事分享在書中,而且感覺不出來在炫耀(秀傷痕潮),反而給人一種發自內心想要分享的奇異心理。

以下節錄書中重點,就算討厭穗波大致上的立場主張,也不代表這整本書一無可取。請參考邊看書邊貼便利貼的重點摘要&後面越來越多的抱怨最後自己受不了刪光光惹

01 越沒時間,想做的事越多,只要心理建設OK就通通做吧。 兩邊兼顧打一百分?亂七八糟是一定的。

02 重點不在「成功or失敗」的機率,而是「想做」就付諸實現的魄力

03 不是有沒有時間,而是想不想做。 問問自己,如果只有1分鐘,屑不屑做?

04 時間價值最大化: (1) 先擺「大石頭」(想做的事) (2) 早睡(9pm)+超早起(3am)=能運用的時間激增(且睡眠時間不變)

05 請不起超級主婦,也可自己當超級主婦(只做到20%家事也可),聊勝於無。 有起頭,就很棒。做一點,是一點;完成一點,是一點!

06 如果感謝,一定要說出口。如果非常非常感謝,買點謝禮吧!P.112 感謝助人者,一定要大方!

07 拿回對時間的掌控權:「時間為我所用!」不用助跑馬上進入狀況,從30分鐘、15分鐘、10分5分3分2分甚至1分鐘,都覺得「對~還能多做點~」,「沒有關係,有前進就好」,堅持到底的關鍵在於不放棄。

08 有了想做的事,無時無刻都能「實踐」與那件事相關的「行動」。 比方去做、腦中計畫下一步。

09 參考書不用一打,只靠一本就搞定,eg至少數學搞定,這本一定要做到爛。 錯點筆記:做錯的打勾,忘了答案第二次錯再打勾,憑運氣打三角形,答對打OK!打勾數量慢慢減少,就是進步!

11 不只待辦事項,情緒也要管理,心裡小小掛念的未竟之事都列出來。 接近執行的時間,以及前後時間的情緒狀態就很重要了。

12 本書最值得閱讀的章節,P.208 真實社會上的「官僚」&死不認錯,果然古今中外都一樣呢,穗波女士大方分享了這段經歷,並且展示了她如何突破重圍的步驟,十分感謝。

恩!把抱怨的字眼刪掉果然清爽多了啊哈哈哈哈~但我還是不推這本書,因為混亂、衝動行事、發生了再說、故意把自己逼到絕境以激發潛能(什麼X教?)等奇怪的宣傳太多了。

最後,真心不喜歡穗波,但因為看了這本書,也讓我反思了許多(以前因為討厭所以直接忽略)的細節脈絡,讓我更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為什麼喜歡?為什麼討厭?思路變得清晰。

以上是不知道未來能否成為系列的,讀書心得第一篇,謝謝觀賞。

02

人不可能獨自完成什麼重要的是,因此必須:

(1) 厚臉皮求救

(2) 讓大家一起幫你做事,儘管只分擔一咪咪,也要藉助眾人之力

03

做A時也想做B;若做A時覺得時間不夠,加把勁快快結束去做B!同時做兩件事,能維持高昂鬥志(即使辦強迫)。看自己的個性吧!這種方式適合比起優雅愜意更想「充實」之人。

04 亂成一團是一定的。貫徹「and」思維:厚臉皮要求別人配合自己,是必須中的必須。而且也不該過度在乎「同時進行」時的各事件品質。適合比起「過程」更重視「結果」or所謂績效、這經歷我有喔……性格的人。

05 「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法,最好只用於起步時,不然後面只會真心亂成一團,過程無法好好品味享受,雖然會有「成果」,但中間的路呢?但能對跨出第一步有大助益。

06 就跟「喜歡捷運車廂關門前趕上」的人一樣,認為壓力能驅使潛能,這種人要不是走上極限成癮的不正常道路,要不乾脆精神異常。(想想某位長輩)

07 標題—戴上只能看見「成功」的眼鏡—很爛,容易讓人誤會是以樂觀為包裝的逃避現實主義者。其實重點不在「成功or失敗的機率」,而是「想做就付諸實現的魄力」!

08 張羅情緒。發揮厚臉皮&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本領,因為知道自己會受人影響,就到處蒐集對自己說好話的人的支持,算聰明且有效,但總覺得哪裡違和……這篇讓我覺得,沒什麼錯,但也沒什麼對,這份違和感……源頭是「想做的事」有重要到該去騷擾別人到什麼程度?但也可能是我的性格太彆扭、太在意他人目光or社會輿論壓力什麼的……

09 真的不是沒時間,而是想不想做,以及……只有1分鐘的話,屑不屑做。突然懂了,作者能像狂熱份子一頭栽進「偉大的計畫」的原因……這傢伙只做想做的事吧!所以能認真投入到廢寢忘食!任性!!恣意妄為!!!(但至少,堅持陪孩子時不工作,是超級好媽媽,我認同了)

10 時間價值最大化:(1) 先擺「大石頭」(前提是你有想做的事),(2) 早睡+超早起=能運用的時間激增(且睡眠時間不變)

11 請不起超級主婦,也可自己當超級主婦(只做到20%家事也可)!聊勝於無!

12 有起頭,就很棒!做一點,是一點!完成一點,是一點!

15 如果感到感謝,一定要說出口。如果感到非常非常感謝,買點謝禮吧!P.112 感謝助人者,一定要大方!

16 拿回對時間的掌控權:「時間為我所用!」不用助跑馬上進入狀況,從30分鐘、15分鐘、10分5分3分2分甚至1分鐘,都覺得「對~還能多做點~」,「沒有關係,有前進就好」。堅持到底的關鍵在於不放棄。

19 有了想做的事,無時無刻都能「實踐」與那件事相關的「行動」,例如真的去做,腦中計畫下一步。

21 (讀書考試的參考書) eg靠這一本搞定,至少數學搞定,這本一定要做到爛。

22錯點筆記:)做錯的勾,忘了答案第二次錯再勾勾,憑運氣打三角形,答對打OK!打勾數量慢慢減少,就是進步!

24 情緒管理,不只待辦事項,心裡小小掛念的未竟之事也列出來。接近執行的時間,以及前後時間的情緒狀態就很重要了。

25 看到「每年的筆記本越來越厚」就不是很認同,後面一團亂的毫無規劃,更是讓人無法恭維!什麼啊?到了美國才知道OO花費多昂貴,到底有沒有在負責任?(還有「球速夠快就能打破牆壁」是什麼鬼譬喻……)

28 作者腦子浸水嗎?遇到與契約不符合的情況,向有關單位尋求協助,並不是「厚臉皮」而是「常識」好嗎?!之前那個遊走法律邊緣,明明是學生卻請秘書室開在職證明(用小額捐款賄賂)才叫「厚臉皮」好嗎。

29 本書最值得閱讀的章節,P.208 真實「官僚」&死不認錯,果然古今中外都一樣呢,但穗波女士大方分享了這段經歷,並且展示了她如何突破重圍的步驟,十分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kylar的沙龍
1會員
28內容數
Skyla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7
首先真是老了(抬頭紋),時隔半年才發現文章一直儲存草稿也沒發佈啊哈哈哈哈,而且還有文章斷尾,算惹就這樣吧。 關於想像50歲這件事,我必須說太天真了!就跟以為跑全馬等同42個1km一樣就是無知啊、無知! 但也感謝無知狂妄的自己,居然肖想還沒歷練成熟就抵達人生智慧里程碑(?)這才驚覺40~50歲這段日子
2023/04/07
首先真是老了(抬頭紋),時隔半年才發現文章一直儲存草稿也沒發佈啊哈哈哈哈,而且還有文章斷尾,算惹就這樣吧。 關於想像50歲這件事,我必須說太天真了!就跟以為跑全馬等同42個1km一樣就是無知啊、無知! 但也感謝無知狂妄的自己,居然肖想還沒歷練成熟就抵達人生智慧里程碑(?)這才驚覺40~50歲這段日子
2023/04/07
(2023/03/27) 這不是小說,硬分類的話應該算幻想傳記吧(笑) 不久後,一覺醒來就會40歲。身為「不事先把焦慮煩惱都焦慮300遍煩惱3000遍就無法安心」的重症患者,今天決定,不如先預設一下50歲的光景吧。然後毫無頭緒。天哪,怎麼會這麼逃避?上網找了些經驗跟分享,還有心理諮師教導的技巧等..
2023/04/07
(2023/03/27) 這不是小說,硬分類的話應該算幻想傳記吧(笑) 不久後,一覺醒來就會40歲。身為「不事先把焦慮煩惱都焦慮300遍煩惱3000遍就無法安心」的重症患者,今天決定,不如先預設一下50歲的光景吧。然後毫無頭緒。天哪,怎麼會這麼逃避?上網找了些經驗跟分享,還有心理諮師教導的技巧等..
2023/04/07
(2022/10/14) 第一次在課堂聽到老師分享 Dr. Carol Dweck的心態觀點(人的心態在 fixed mindset 和 growth mindset 之間的光譜移動;勤能補拙的心理學講法)便深深著迷,又看了他的早期報導,曾在小時候飽受老師「按智商排座位」的心理壓力,長大後決心推翻
2023/04/07
(2022/10/14) 第一次在課堂聽到老師分享 Dr. Carol Dweck的心態觀點(人的心態在 fixed mindset 和 growth mindset 之間的光譜移動;勤能補拙的心理學講法)便深深著迷,又看了他的早期報導,曾在小時候飽受老師「按智商排座位」的心理壓力,長大後決心推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2023/04/21) 該怎麼說呢,原本我是打算把讀書當作一邊消磨工作告一段落的閒暇時間,一邊找標題有意思又能充實我能力不足的精神養分(如果還附教戰守則就更棒了),於是先以不花錢的方式,借了弟弟放在書架上的《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勵志書籍。結果,看完很生氣。作者做事根本亂無章法啊。
Thumbnail
(2023/04/21) 該怎麼說呢,原本我是打算把讀書當作一邊消磨工作告一段落的閒暇時間,一邊找標題有意思又能充實我能力不足的精神養分(如果還附教戰守則就更棒了),於是先以不花錢的方式,借了弟弟放在書架上的《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勵志書籍。結果,看完很生氣。作者做事根本亂無章法啊。
Thumbnail
有沒有覺得時間不夠用?老覺得白白浪費光陰? 您有沒有老是害怕自己趕不上期限? 時時刻刻逼迫自己,老是陷入「事情無法結束」、「老感覺忙不完」? 總覺得沒有充分利用到時間,觀照別人反思自己後內心總覺不安。有一股強逼自己的意念:「別人在做,我也必需要做」。有完美主義傾向。就累積形成「習慣性焦慮」了。
Thumbnail
有沒有覺得時間不夠用?老覺得白白浪費光陰? 您有沒有老是害怕自己趕不上期限? 時時刻刻逼迫自己,老是陷入「事情無法結束」、「老感覺忙不完」? 總覺得沒有充分利用到時間,觀照別人反思自己後內心總覺不安。有一股強逼自己的意念:「別人在做,我也必需要做」。有完美主義傾向。就累積形成「習慣性焦慮」了。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為何讀這本書? 看到這誠懇又直接的書名,忍不住地開始閱讀這本書,覺得這輩子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看似簡單又困難,人總是在自己與別人之中掙扎,即便覺得不快樂,但也認為生活將就就好。 「將就」意味著無奈和屈就,也意味著當事人正在做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事。 愛你所做的事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為何讀這本書? 看到這誠懇又直接的書名,忍不住地開始閱讀這本書,覺得這輩子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看似簡單又困難,人總是在自己與別人之中掙扎,即便覺得不快樂,但也認為生活將就就好。 「將就」意味著無奈和屈就,也意味著當事人正在做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事。 愛你所做的事
Thumbnail
《大局思維》的內容 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內容是在講述如何拓展思維,細讀後發現作者以大局的角度,藉由行為科學分析,幫助個人成功達成目標的書。作者從目標、時間、內在認同、外在影響、環境、韌性六個面向,談論如何達成大格局目標。 簡言之,在腦海裡有了明確的願景後,要找時間,並營造環境執行小步驟,同時消除自己
Thumbnail
《大局思維》的內容 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內容是在講述如何拓展思維,細讀後發現作者以大局的角度,藉由行為科學分析,幫助個人成功達成目標的書。作者從目標、時間、內在認同、外在影響、環境、韌性六個面向,談論如何達成大格局目標。 簡言之,在腦海裡有了明確的願景後,要找時間,並營造環境執行小步驟,同時消除自己
Thumbnail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跟時間,得先管理好自己的心態 而自責跟內耗其實是大惡魔 我在這本書找到了 #怡辰老師 令人感到超療癒的那兩句話 「沒關係,有前進就好」的出處! 這本書的內容是帶著3個孩子 #留學哈佛 的 #醫師媽媽 所分享的 #提高時間密度 的33個要訣 以下分享我特別有感的部分: #第16個要
Thumbnail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跟時間,得先管理好自己的心態 而自責跟內耗其實是大惡魔 我在這本書找到了 #怡辰老師 令人感到超療癒的那兩句話 「沒關係,有前進就好」的出處! 這本書的內容是帶著3個孩子 #留學哈佛 的 #醫師媽媽 所分享的 #提高時間密度 的33個要訣 以下分享我特別有感的部分: #第16個要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