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迷你農專欄更新&休眠頻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個專欄會不定期回歸更新,頻率跟隨發生在花園的新故事,還有延伸閱讀書籍的企劃等等。
很掙扎於目前一週一更的發文,花園的種植週期大多是4~8週,才會有新的種植或收成。意思是說,中間會用別的東西填滿,可是我無法接受自己在沒有夠多園藝資訊/閱讀心得下,為了想更新而發文。我喜歡人們多一點生活,還有呼吸的空間,方格子上還有很多優質內容值得一起探索!
目前手中有限的經驗,都在慢慢排程寫下。種植的新狀況,關於人與自然的體會等等,需要更多時間的醞釀和產出,謝謝您們長久的等待和支持!
今年的冬眠,要去哪個洞穴好呢?
avatar-img
22會員
332內容數
2025 排程發表詩集《包裹千次》,啊,回到詩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當農夫種的花枯萎了, 他該選擇換一顆種子,還是改變環境? 每個人都該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當花無法綻放的時候 難道不該優先考慮 它是否受到充足的日照 它是否吸收到足夠的水分 它是否種在是和它的土穰 一朵花需要的陽光、水分、養分 它都得到了嗎?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Thumbnail
有一個園丁像平常一樣在他的花園照顧花兒,他有個習慣就是在整理花圃到一段落時,到他花圃中的一顆大樹蔭下休息,並且欣賞傾聽站在樹上的鳥兒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這件事讓他感到放鬆,有一天他照常在整理花圃完準備到樹蔭下乘涼聽鳥鳴時突然發現大樹的樹支上長出了一朵他從未見過的花,其姿色之鮮豔甚至超過了他所照顧花圃
  「我每年可以扦插五千株左右,只多不少!按照我的方法種植,存活率95%以上」五千株?那是他一個月的工作量,還是每天只幹兩、三個小時。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又是花草管理學。繼上次修剪之後,我每天都要剪掉一些,因為每天都能發現瀕臨死亡的花朵。修到如今,那二盆幾乎快被我剪光了。
Thumbnail
前年之前,我跟老公總追著花跑,哪裡有花,哪裡賞,當然雲家南一帶為主,那時一週休一天就非得去看花,去年開始,去種了菜,重心就在那裡,只能經過梅花賞梅,經過木棉,風鈴,吉野櫻,山櫻,去回程都看得到,也就沒刻意專程去賞花,日月星移春夏交替,我現在看的是這個時間該落什麽植物,該給菜園添成員,但在山上卻大缺水
Thumbnail
回想歷經一個多月時間整修替換新園區,內心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喔!細數全是緣份,原先在美濃綠色生態園區,栽植苗木為綠色通道,可休憩納涼與沐浴綠色芬多精園區,有畜牧雞鴨鵝群遊蕩戲水覓食整個園區。 後因在花東地區原民部落社區間,遊繞深山縱丘河谷坡地上,自會有野生掉落種莢與新奇驚豔果苗吸引,慢慢累積經驗成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當農夫種的花枯萎了, 他該選擇換一顆種子,還是改變環境? 每個人都該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當花無法綻放的時候 難道不該優先考慮 它是否受到充足的日照 它是否吸收到足夠的水分 它是否種在是和它的土穰 一朵花需要的陽光、水分、養分 它都得到了嗎?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Thumbnail
有一個園丁像平常一樣在他的花園照顧花兒,他有個習慣就是在整理花圃到一段落時,到他花圃中的一顆大樹蔭下休息,並且欣賞傾聽站在樹上的鳥兒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這件事讓他感到放鬆,有一天他照常在整理花圃完準備到樹蔭下乘涼聽鳥鳴時突然發現大樹的樹支上長出了一朵他從未見過的花,其姿色之鮮豔甚至超過了他所照顧花圃
  「我每年可以扦插五千株左右,只多不少!按照我的方法種植,存活率95%以上」五千株?那是他一個月的工作量,還是每天只幹兩、三個小時。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又是花草管理學。繼上次修剪之後,我每天都要剪掉一些,因為每天都能發現瀕臨死亡的花朵。修到如今,那二盆幾乎快被我剪光了。
Thumbnail
前年之前,我跟老公總追著花跑,哪裡有花,哪裡賞,當然雲家南一帶為主,那時一週休一天就非得去看花,去年開始,去種了菜,重心就在那裡,只能經過梅花賞梅,經過木棉,風鈴,吉野櫻,山櫻,去回程都看得到,也就沒刻意專程去賞花,日月星移春夏交替,我現在看的是這個時間該落什麽植物,該給菜園添成員,但在山上卻大缺水
Thumbnail
回想歷經一個多月時間整修替換新園區,內心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喔!細數全是緣份,原先在美濃綠色生態園區,栽植苗木為綠色通道,可休憩納涼與沐浴綠色芬多精園區,有畜牧雞鴨鵝群遊蕩戲水覓食整個園區。 後因在花東地區原民部落社區間,遊繞深山縱丘河谷坡地上,自會有野生掉落種莢與新奇驚豔果苗吸引,慢慢累積經驗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