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英國平均樓價創紀錄 達25萬英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英國樓價屢創新高,在今年4月創下歷史新高,英國樓價平均價首次突破 25萬英鎊(約241萬港元)的大關,但由於生活成本上升,最近英國的出現物價通脹危機,房屋需要更長的銷售時間,潛在買家面臨財務壓力,樓價或需要降價更多才有承接,目前房地產市場顯示出現放緩的跡象。

根據Zoopla最新的房價指數,出售房屋所需的時間和房產降價的次數都有所增加。雖然樓價未如之前的有急速的上升趨勢,可能在今年內有所放緩,但是預計,房價仍然企硬難跌。

截至4月底,英國房價按年上升了8.4%,雖然略低於3月份錄得的9%年增長率。4 月份房地產價值輕微上升0.2%,而年初的每月升幅為0.7%。目前威爾斯(Wales)的房價連續15個月上升幅度最為強勁,4月按年上升11.6%,儘管這低於2月份記錄的 13%。緊隨其後的是西南(South West),按年上升10.5%,東米德蘭茲(East Midlands)按年上升10.2%。另一方面,倫敦(London)升幅繼續不及於其他地區,按年僅增長 3.6%。諾丁漢(Nottingham)在過去一年中以10%的房價升幅領先,緊隨其後的是利物浦(Liverpool)按年上升9.9%和伯恩茅斯(Bournemouth)按年上升9.7%。

房地產市場有明顯的跡象放緩,但是房屋需求遠超過供應,令潛在買家的數量比過去5年的平均高出 61%。同時,待售房屋數量比正常水平低37%。但是待售房產的數量陸續增加。根據Zoopla數據,截至5月22日的4個星期內,新上市的數量比5年的平均值高出 7%,幾乎所有房產類型的房屋銷售時間也比上個月長。例如,倫敦以外的3房住宅現在平均需要18天才能完成交易,高於3月份的16天。在倫敦方面,三房住宅平均需要21天才能售出,高於之前的 17 天。與此同時,賣家將要樓價降低至少5%,交投才會增加。自4月旬起,每20個掛牌物業中,就有 1 個降價。相比之下,在28天前,每22個物業中才有1個出現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9%。

因為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對於首次置業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每20個賣家就有1個減價超過5%。同時,掛牌出售的房產數量不斷增加,為潛在買家提供了更多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明輝Samson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2023/04/25
過去泰國受疫情影響,重挫當地旅遊業給樓市,其中泰國潑水節的慶祝活動皆被取消,今年為四年來首次復辦,更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泰國。除了日本,泰國曼谷亦是人頭湧湧。泰國五天長假預計帶來1,250億泰銖(約285億港元)的旅遊消費,為泰國經濟和疫後復甦注入強心針。
Thumbnail
2023/04/25
過去泰國受疫情影響,重挫當地旅遊業給樓市,其中泰國潑水節的慶祝活動皆被取消,今年為四年來首次復辦,更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泰國。除了日本,泰國曼谷亦是人頭湧湧。泰國五天長假預計帶來1,250億泰銖(約285億港元)的旅遊消費,為泰國經濟和疫後復甦注入強心針。
Thumbnail
2023/04/18
最近聽到朋友說購買的英國樓「被貶值」,甚至估價不足,銀行無法批出按揭,令其十分頭痛。 其實物業估價下調,大部份因為銀行的測量師對物業進行評估,估值低於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後果往往是銀行減少提供貸款來支付賣方的定價,甚至拒絕貸款。在英國,物業被銀行評定「貶值」並不罕見,因此必須了解物業貶值的原因及應
Thumbnail
2023/04/18
最近聽到朋友說購買的英國樓「被貶值」,甚至估價不足,銀行無法批出按揭,令其十分頭痛。 其實物業估價下調,大部份因為銀行的測量師對物業進行評估,估值低於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後果往往是銀行減少提供貸款來支付賣方的定價,甚至拒絕貸款。在英國,物業被銀行評定「貶值」並不罕見,因此必須了解物業貶值的原因及應
Thumbnail
2023/03/22
隨著美國加息下,英倫銀行跟上加息步伐下,英國房地產投資市場不再如兩三年般熾熱,尤其是按揭利率不斷上升的前提下,借按揭買英國樓的投資者更是越來越少,不少買家更考慮以現金置業,以節省按揭的利息支出。
Thumbnail
2023/03/22
隨著美國加息下,英倫銀行跟上加息步伐下,英國房地產投資市場不再如兩三年般熾熱,尤其是按揭利率不斷上升的前提下,借按揭買英國樓的投資者更是越來越少,不少買家更考慮以現金置業,以節省按揭的利息支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24日發布113年第2季(今年4-6月)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6.48,相較上季(今年1-3月)上漲4.02%。 內政部表示,該季因經濟表現穩健,國內景氣持續增溫,股市交易熱絡,加上市場資金維持穩定寬鬆,提升購屋意願並帶動房市交易,全國建物買賣登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24日發布113年第2季(今年4-6月)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6.48,相較上季(今年1-3月)上漲4.02%。 內政部表示,該季因經濟表現穩健,國內景氣持續增溫,股市交易熱絡,加上市場資金維持穩定寬鬆,提升購屋意願並帶動房市交易,全國建物買賣登
Thumbnail
台灣房租指數的持續上升,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統計,7月份的房租指數再次創下新高,年增率達到2.51%。這一數據雖然顯示出比5月和6月的年增率有所趨緩,但租金上漲的趨勢仍然明顯。這背後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通膨、房價上漲、利率上升以及新屋比價效應等。
Thumbnail
台灣房租指數的持續上升,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統計,7月份的房租指數再次創下新高,年增率達到2.51%。這一數據雖然顯示出比5月和6月的年增率有所趨緩,但租金上漲的趨勢仍然明顯。這背後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通膨、房價上漲、利率上升以及新屋比價效應等。
Thumbnail
預售屋的交易量在過去幾個月中達到了驚人的水平,單月交易量超過1.3萬件,這一數字不僅連續兩個月保持高位,更是實價登錄以來的首次。房價的上漲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這也導致了房屋的空間越來越小,價格卻越來越高。許多消費者不禁疑惑,為何會有人願意花費數千萬元購買僅有十幾坪的住宅。
Thumbnail
預售屋的交易量在過去幾個月中達到了驚人的水平,單月交易量超過1.3萬件,這一數字不僅連續兩個月保持高位,更是實價登錄以來的首次。房價的上漲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這也導致了房屋的空間越來越小,價格卻越來越高。許多消費者不禁疑惑,為何會有人願意花費數千萬元購買僅有十幾坪的住宅。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Thumbnail
目前房市的熱度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個需要冷卻的階段。過去兩年間,由於市場熱錢多、低利率、游資充斥等因素,房市相當熱絡,推升了許多區域房價的上漲。然而,有些區塊的房價上漲被認為是「超漲」,這意味著房價可能遠遠超過了其應有的水平。
Thumbnail
目前房市的熱度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個需要冷卻的階段。過去兩年間,由於市場熱錢多、低利率、游資充斥等因素,房市相當熱絡,推升了許多區域房價的上漲。然而,有些區塊的房價上漲被認為是「超漲」,這意味著房價可能遠遠超過了其應有的水平。
Thumbnail
近期新青安房貸的加持下,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買氣呈現出驚人的熱度,尤其是在預售市場上。根據最新的數據,今年3月的預售實價揭露數量達到了1.3萬件,涉及的金額高達2135億元新台幣,這一數字僅次於2023年6月的2370億元,當時是因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的大量上車潮。
Thumbnail
近期新青安房貸的加持下,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買氣呈現出驚人的熱度,尤其是在預售市場上。根據最新的數據,今年3月的預售實價揭露數量達到了1.3萬件,涉及的金額高達2135億元新台幣,這一數字僅次於2023年6月的2370億元,當時是因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的大量上車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