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那間破木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獨自坐在昏黃燈光下有些暗淡的書桌前,一邊聽著大衆塔羅解説,一邊終於提起勇氣和卸下懶意地,慢慢將回憶裏的木屋以文字的形式重現于世。

在搬入這栋半獨立式洋房之前,我從沒想過自己竟會如此惦記它。

從前因它的破舊和年代久遠頗感見不得人,所以自年紀長到開始有羞恥感開始,我便不再隨意邀人前來作客。屬金牛的我從小就好面子。哪怕對方是同一個甘榜(原文為——Kampung,意指村莊,農村,鄉間等地)熟人,早曉得它長什麼樣子......我依然討厭,甚至是為他們踏入這所破屋而感到無比自卑。

它是一間擁有30多年歷史的木屋。是早年爸媽從阿公家搬出來後,將隔壁僅相隔10幾米遠,原本被當作儲存雜物使用的倉庫轉型而成的——我在15歲之前一直居住的地方。一間就算被白蟻啃噬到脆弱得不行,也依然屹立於位置上,頂著灼灼烈日,時不時的風吹雨打,守護著我們一家子年復一年的“庇護所”。

它是我的家。我曾經的家。承載著我足有十餘年時光的老家。


我的老家某種程度上確實算得上“破”。木墻的中心除了長期被白蟻蝕得空空如也外,我們家一個個憤怒小孩(當然也包括我)宣泄不滿的暴行——使勁吃奶的力氣拍打,用背部撞擊,雙脚踹不停......也是造就它破上加破的主因之一。每每遭到爸媽的責備或挨打后,我們總會大哭著折磨墻壁,直至屑粉順著墻沿散落滿地爲止。然而最後這種不甘的發泄不僅無效,基本上還會引來另一番毒打。

那會兒的厨房,並不像現在的家一樣是全封閉式的。瓦斯爐台和洗碗槽面向的墻壁上端,約1米寬,0.15米高的長形口子僅以數十根鐵條竪著固定其中,每根之間的空隙留有至少3厘米。儘管能阻擋體積在這之上的某某生物(如小鳥)闖入,卻也擋不住飛蚊等昆蟲隨時窜入,和點點雨水灑進落在身上。但不封窗的困擾,也僅是我個人認爲房子設計不夠友善而已。比較讓人感到發毛的,還要數洗碗槽下方磕磕破破的木墻,和薄如厚紙板的厨房後門(也很磕破)。洗碗時,脚下突然有蛇,蜈蚣經過真的只是見慣不慣的平常事。即便如此,害怕的人依然會害怕,甭管這種場面早見過多少次了。啊~反正它就是長得很可怕嘛!

雖然老家是破了點,也不好意思讓我大大方方拿出來招待同學。可如果你問我住得舒不舒服,我的答案會是——舒服,而且很涼快!

馬來西亞是個很熱的國家,四季如夏,就年尾那幾個月的雨水量較多。住在連空調也裝不上的老木屋裏,即使只有天花板上搖搖欲墜的吊式風扇,也足夠涼爽。外頭的天氣雖然熱,卻有不停歇的微風時時撫過,並隨著家中敞開的大門,木墻的坑洞吹著進來,涼了我全年泡在夏日下的小身子。

raw-image

破木屋只有兩間臥室,難以完全容下我們這十口之家。可實際上它的空間一點也不小,整間房子的結構大抵分爲兩客廳、兩臥室、一長形厨房、一浴室、一洗手間,一儲藏室。但據爸媽和姐姐們的説詞,老家也不是一開始就這個樣子,它從倉庫搖身一變成住家時的早幾年間,還只有一客廳、一臥室、一厨房、一浴室。聽聞,當年爸爸還用櫥櫃將臥室隔出3/4的區域,分別用作父母和三個孩子的睡房,還綁了条被單充當起隔門(怎麽感覺像扮家家酒?)。是由於後期的家庭成員逐漸增多,再加以擴建,最後才有了我記憶中那間木屋的模樣。不起眼的外表下,裏頭該有的家具物品還是盡有。儘管有我們這些喜歡物不歸位,總習慣性將物品和玩具到處亂放的小孩,家裏各角依然被愛清潔的媽媽,還有被迫做家務的姐姐們打理得很乾净。於此,我住了十多年的木屋雖破。但也真的挺舒服。

要説我當時最奢望什麽?大概,就是希望臥室能多一點吧。

畢竟從小到大睡覺的地方,總會隨著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變化,搬來搬去(睡過好幾年二廳),兄弟姐妹幾人擠在一起也難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但也可能正因如此,我總感覺那時期手足之間的情誼,比現在來得更加親密。如今的居住空間寬敞很多,我也如願有了獨屬一人的睡房,雖然偶爾也會與從外地返家的姐姐們共同分享。可老實説,我們家人之間的相處的確有因空間變大而減少了許多。所謂的幸福感,也是在木屋時期才比較有感......該把這些罪過都賴到空間的變化上嗎?還是純屬因爲我們長大了有各自的事要忙,所以少了以往那般親密?

raw-image

無論如何,我打從心底認爲......這間早在多年前被推倒現在連渣都不剩的破木屋,仍是我至今人生爲止最深刻,最有感不捨的回憶(儘管當年搬家時,興奮的我壓根沒這麽想過)。即便已經過了將近12年,破木屋的影子依舊會時不時出現在我的夢境裏,而我也還住在裏面。有時候,它的擺設就像從前一樣沒變過;有時候,它已經依照我的想法被改造成又大又美的模樣;還有些時候,它是那麽的破敗不堪,沒被帶走的物品零散在四周角落,屋裏還飄著討人厭的塵埃。

也許,擁有時不覺珍惜,丟失后倍感思念是人的常態吧?

很可笑的是,如今這棟令我感覺有顔面向外人大方展示,并且住得也很舒適的大房子......它所給予我的歸宿感,竟遠不如多年前那間破木屋。爲何這個樣子?難道是我不夠知足嗎?抑或我只是過於感性,才會心疼這些被時間淘汰甚至不再被人記住的舊時光景?直到現在,我仍會不時盼著想回到過去,同時也清楚這是不可能的,唯有透過仍存于腦海的記憶來回味。再來,就是把這些年對它的思念一一化爲文字,自我的認爲這樣就可以讓它以復活的姿態重生於世。

可即便自以爲是,我依然下定決心要這麽做。


以上,便是我對老家大致的記憶敘述。未來,我將通過那些年發生在破木屋裏的小小人事物,慢慢講述每一個獨屬於我和它(們)的故事,并且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地球人的沙龍
6會員
9內容數
15歲之前,我住在一間不起眼的老木屋裏。時光悠悠,漫長并沒帶走我對它的記憶。 可我覺得光在腦海里的想念不僅費神,也怕往後的記憶力會逐漸丟失掉清晰。因此,我在這裏以文字記載和敘述那些年發生在木屋裏的故事;大大小小,透過物品,透過事件,仿佛它與過去的我重生一般。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傳統的觀念總認為房子是永久財,好似可以一直居住幾十年都不會毀壞,直到地震來臨時才發現房子並不如想像中堅固,輕則牆壁裂出了一條縫隙,嚴重則是整棟建築物傾斜坍塌。 回想我小學時期也歷經家裡改建而暫時租屋的狀況,看著原本兩層樓的日式建築成為了五層樓的高聳透天厝,一下子使用空間多了不少,雖然需要每
Thumbnail
傳統的觀念總認為房子是永久財,好似可以一直居住幾十年都不會毀壞,直到地震來臨時才發現房子並不如想像中堅固,輕則牆壁裂出了一條縫隙,嚴重則是整棟建築物傾斜坍塌。 回想我小學時期也歷經家裡改建而暫時租屋的狀況,看著原本兩層樓的日式建築成為了五層樓的高聳透天厝,一下子使用空間多了不少,雖然需要每
Thumbnail
老宅久沒人住 磚牆、地面都是裂痕 螞蟻、蜘蛛四處 野花、蝴蝶隨風 浪貓當自己家 肉身回歸塵土應該更快吧
Thumbnail
老宅久沒人住 磚牆、地面都是裂痕 螞蟻、蜘蛛四處 野花、蝴蝶隨風 浪貓當自己家 肉身回歸塵土應該更快吧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