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縣市長分析-高雄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終於到了六都的部分,第一篇就先進到高雄市, 藍營為前立委柯志恩, 綠營則是現任市長陳其邁競選連任

高雄市為中綠縣市(綠+7), 在基本盤和風向有利加上對手偏弱下, 陳其邁明年將輕鬆連任, 議會過半的機率也不低。 對柯志恩來說關鍵在於能不能讓陳其邁的得票率壓在65%甚至60%以下基本上就是戰略成功



歷屆得票與政治背景

raw-image

註解:其他重要-2010市長-楊秋興,2016總統-宋

值得講的選舉:

2006市長: 陳菊陣營於選前一天打出走路工事件, 黃俊英以不到0.2%差距敗選, 陳菊一度被判當選無效, 後於二審逆轉

2010市長: 楊秋興初選落敗脫黨參選, 過程中一直傳出棄黃保楊的傳聞, 後陳菊依然以過半當選

2018市長: 民進黨初選過於激烈加上大環境不佳,韓國瑜於年初的輸20%,到年中追到約輸10%,到最後823水災一舉拉到誤差範圍,9、10月翻轉領先當選

陳其邁選情分析

陳其邁為前立委陳哲男之子, 陳哲男的事跡這邊就不再贅述, 陳其邁從政早期基本上是承其父的餘蔭和與扁的密切關係而平步青雲, 30歲當立委, 40歲就受陳水扁任命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直轄市長, 後來就因高捷泰勞案後重挫下台, 後來陳其邁就沉潛一陣子後復出

陳其邁在08年綠營慘敗後擔任不分區立委, 在綠營的政策攻防上主要和段宜康一樣是擔任重砲手的角色,當年質詢的54088就是經典的一例

儘管陳長年擔任不分區,但陳其邁一直沒放棄當年當正任高雄市長的目標, 所以才能在18年的高雄市長初選擊敗多名區域立委脫穎而出。 然而陳其邁初選後並未積極修補初選裂痕 , 而陳其邁為了選行政首長調整的暖男形象又與之前問政的形象過大, 所以陳其邁後來發現被韓國瑜追上時基本上就已經來不及穩住選情而敗選

後來韓國瑜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也因此陳其邁的政治行情也由黑翻紅。 陳其邁一開始由於藍綠的激烈動員後的副作用施政滿意度並不高 , 但相對來講綠營支持者對陳的支持也是相對穩固, 所以可以觀察到陳其邁在選後有刻意的弭平裂痕 , 基本上就是全力攻淺藍這塊, 所以陳的滿意度確實有明顯的增長。

陳其邁目前的選情穩定, 年底的首要目標就是讓綠營議會過半, 雖然某些評論會認為綠營只有拿下一屆議長所以高雄議會很藍, 但高雄的第一屆議長許崑源其實是兩輪投票勝出, 副議長投票平手由民進黨抽中, 今年高雄的大風向應該還是比2010年綠, 所以綠營要拿議長這個目標應該是不難。但陳的野心看起來是不只於此, 依陳施政方向是想把以前親藍無黨派系整個拉過來, 年底的高雄議會和議長選舉對陳來說就是檢驗陳拉攏派系和拔樁的成效的期末考

柯志恩的戰略目標

高雄市在經過韓國瑜浪潮後 , 國民黨在高雄的能量就急需重建 , 所以藍營在高雄市長選舉一度派不出人來, 最後柯志恩的出線主要還是藍營主流派為了減少選戰不確定因素所推出的人選 , 戰略上不要對總體形勢造成負面影響就好。

除了不要拖垮選情外 , 柯志恩要做的就是鞏固基本盤, 柯要選的比14年對手為不可一世的陳菊與大環境極度不利的楊秋興的31%好應該不是難事,接下來目標應該要放在至少要守住2020韓國瑜35%的防線 , 要是能選到4大公投約4成的水準就已經算是遠超乎預期。 目前看起來柯志恩的民調確實是比一開始參選好上一些, 柯志恩的得票率應該落在35-40%之間

除此之外要重建高雄藍營基層首先就是要至少拿回一席立委 , 原本藍營想要培養的當然就是選過補選的李眉蓁, 但最後因為抄襲事件被打垮。 所以柯志恩選完可能去攻左楠立委 , 當初在跟藍營各大山頭應該也有談到這點 , 近年左楠由於移入人口的關係, 不論相對PVI或是整體絕對政黨支持率都有往綠營傾斜的趨勢, 加上陳其邁有刻意攻眷村票的施政舉措, 柯志恩在左楠的得票率可說是對藍營或柯本人至關重要

最終預測

大環境參數我是設綠52.84, 取自最有政黨對決氣勢的公投案核四商轉,換算為藍:綠 = : 40.92:59.08

raw-image

首先是分裂投票的部分, 柯志恩在形象上不至於讓藍營投不下票,陳其邁更不用講,所以雙方應該都可以穩住底盤

之後是中間票的部分, 由於陳其邁的施政滿意度(71.7%)約稍等於當年的陳菊, 故我給了比大環境還要多2成的中間票。而無黨籍邊緣候選人歷年都有約1-2%的空氣票, 所以加進其它二位候選人後約1.5%後, 剩下的票依柯、陳原本的比例分配

投票率我取64%, 大概是高雄市歷年最低點再低點的數字。

總體來說, 柯志恩應可穩住基本盤加上絕大部分大環境該拿到的中間票,但由於遇到現任優勢應該跟大環境比起來稍微少一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election的沙龍
17會員
45內容數
所有預測篇章為避免麻煩會在 11/15 23:30 左右下架, 若無意外 11/26 16:10 會重新上架
TWelecti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05
註: 我之後在對結果時發現我錯把18歲可以投的2021公投的投票數當作20歲才可以投的選舉來估, 導致總投票權人數有高估不少的情況, 在此致歉,但本預測還是以得票率為主的預測 原本的預測為: 藍16: 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宜蘭、花蓮、台東、基隆、新竹縣、南投縣、 彰化、雲林、嘉義市、澎湖、金門、
Thumbnail
2022/12/05
註: 我之後在對結果時發現我錯把18歲可以投的2021公投的投票數當作20歲才可以投的選舉來估, 導致總投票權人數有高估不少的情況, 在此致歉,但本預測還是以得票率為主的預測 原本的預測為: 藍16: 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宜蘭、花蓮、台東、基隆、新竹縣、南投縣、 彰化、雲林、嘉義市、澎湖、金門、
Thumbnail
2022/11/14
這篇封關預測和所有預測篇章為避免麻煩會在 11/15 23:30 左右下架, 若無意外 11/26 16:10 會重新上架 台北市的部分, 藍營為立委蔣萬安出馬, 綠營前衛福部長陳時中, 白營為副市長黃珊珊 台北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陳、珊一度戰成平手, 但最近在柯陣營連連犯錯下陳時中有逐漸
Thumbnail
2022/11/14
這篇封關預測和所有預測篇章為避免麻煩會在 11/15 23:30 左右下架, 若無意外 11/26 16:10 會重新上架 台北市的部分, 藍營為立委蔣萬安出馬, 綠營前衛福部長陳時中, 白營為副市長黃珊珊 台北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陳、珊一度戰成平手, 但最近在柯陣營連連犯錯下陳時中有逐漸
Thumbnail
2022/11/13
桃園市的部分, 藍營為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出馬, 綠營則是現立委鄭運鵬挑戰 桃園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桃園市長鄭文燦施政滿意度頗高, 且桃園基本盤確實有往綠的傾斜些, 然而就跟基隆一樣一時半刻要產生大幅變動十分困難, 從立委、議員等基層選舉藍盤的結構還是很強, 加上原本有可能拿滿大環境盤的林智堅
Thumbnail
2022/11/13
桃園市的部分, 藍營為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出馬, 綠營則是現立委鄭運鵬挑戰 桃園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桃園市長鄭文燦施政滿意度頗高, 且桃園基本盤確實有往綠的傾斜些, 然而就跟基隆一樣一時半刻要產生大幅變動十分困難, 從立委、議員等基層選舉藍盤的結構還是很強, 加上原本有可能拿滿大環境盤的林智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封關預測和所有預測篇章為避免麻煩會在 11/15 23:30 左右下架, 若無意外 11/26 16:10 會重新上架 台北市的部分, 藍營為立委蔣萬安出馬, 綠營前衛福部長陳時中, 白營為副市長黃珊珊 台北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陳、珊一度戰成平手, 但最近在柯陣營連連犯錯下陳時中有逐漸
Thumbnail
這篇封關預測和所有預測篇章為避免麻煩會在 11/15 23:30 左右下架, 若無意外 11/26 16:10 會重新上架 台北市的部分, 藍營為立委蔣萬安出馬, 綠營前衛福部長陳時中, 白營為副市長黃珊珊 台北市為淺藍縣市(K+4), 儘管陳、珊一度戰成平手, 但最近在柯陣營連連犯錯下陳時中有逐漸
Thumbnail
終於到了六都的部分,第一篇就先進到高雄市, 藍營為前立委柯志恩, 綠營則是現任市長陳其邁競選連任 高雄市為中綠縣市(綠+7), 在基本盤和風向有利加上對手偏弱下, 陳其邁明年將輕鬆連任, 議會過半的機率也不低。 對柯志恩來說關鍵在於能不能讓陳其邁的得票率壓在65%甚至60%以下基本上就是戰略成功 歷
Thumbnail
終於到了六都的部分,第一篇就先進到高雄市, 藍營為前立委柯志恩, 綠營則是現任市長陳其邁競選連任 高雄市為中綠縣市(綠+7), 在基本盤和風向有利加上對手偏弱下, 陳其邁明年將輕鬆連任, 議會過半的機率也不低。 對柯志恩來說關鍵在於能不能讓陳其邁的得票率壓在65%甚至60%以下基本上就是戰略成功 歷
Thumbnail
分析台北市近三屆選舉得票、各行政區藍綠基本盤與候選人得票對比、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得票分析、三位候選人個人發展時間軸對比,並依現時情勢分析選舉走勢和各候選人得票。
Thumbnail
分析台北市近三屆選舉得票、各行政區藍綠基本盤與候選人得票對比、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得票分析、三位候選人個人發展時間軸對比,並依現時情勢分析選舉走勢和各候選人得票。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近三屆選舉得票、各行政區藍綠基本盤與候選人得票對比、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得票分析、藍綠候選人個人發展時間軸對比,並依現時情勢分析選舉走勢和各候選人得票。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近三屆選舉得票、各行政區藍綠基本盤與候選人得票對比、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得票分析、藍綠候選人個人發展時間軸對比,並依現時情勢分析選舉走勢和各候選人得票。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長選舉基本盤、選舉歷史、候選人簡介並預估選舉結果。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長選舉基本盤、選舉歷史、候選人簡介並預估選舉結果。
Thumbnail
台北市長選舉毫無疑問仍將是2022這場地方選舉的核心戰場,縱使民進黨仍難有扳倒蔣萬安的空間,但在吃過2018在戰和間搖擺最後想硬起來卻全盤皆輸的苦頭後,台北市長一役勢必會推出最強人選一戰,除了帶動全台選情,也可牽制蔣萬安並壓制柯文哲參選2024的聲勢。
Thumbnail
台北市長選舉毫無疑問仍將是2022這場地方選舉的核心戰場,縱使民進黨仍難有扳倒蔣萬安的空間,但在吃過2018在戰和間搖擺最後想硬起來卻全盤皆輸的苦頭後,台北市長一役勢必會推出最強人選一戰,除了帶動全台選情,也可牽制蔣萬安並壓制柯文哲參選2024的聲勢。
Thumbnail
拉回陳其邁與高雄選後的挑戰,高雄從陳菊在2018年4月北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一直到現在已經有接近兩年半的時間沒有真正的市長,除了愛河水質、公園雜草、病媒蚊等看得見的層面,市民心裡那種像是孤兒的感受也需要修補,過去20年高雄人慢慢建立的城市光榮感,陳其邁必須在兩年內讓市民有感地重拾這種感覺。
Thumbnail
拉回陳其邁與高雄選後的挑戰,高雄從陳菊在2018年4月北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一直到現在已經有接近兩年半的時間沒有真正的市長,除了愛河水質、公園雜草、病媒蚊等看得見的層面,市民心裡那種像是孤兒的感受也需要修補,過去20年高雄人慢慢建立的城市光榮感,陳其邁必須在兩年內讓市民有感地重拾這種感覺。
Thumbnail
撰寫:陳宗逸 高雄市長韓國瑜以相當難堪的罷免票數字下台,如果韓國瑜不採取法律興訟,預估將在一周之後被解職。不論韓國瑜抉擇如何,韓流已經結束。結束了罷韓案後,下一階段的挑戰,就在即將迎面而來的高雄市長補選。這個補選,一般預估國民黨甚至藍營幾乎沒有機會,而民進黨內目前雖然出現的主旋律,就是現任行政院副
Thumbnail
撰寫:陳宗逸 高雄市長韓國瑜以相當難堪的罷免票數字下台,如果韓國瑜不採取法律興訟,預估將在一周之後被解職。不論韓國瑜抉擇如何,韓流已經結束。結束了罷韓案後,下一階段的挑戰,就在即將迎面而來的高雄市長補選。這個補選,一般預估國民黨甚至藍營幾乎沒有機會,而民進黨內目前雖然出現的主旋律,就是現任行政院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