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正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真的聽說正念是有資格證書的,但我本人就沒有考取這個資格,但我可以用一個比較平民的角度分享一下什麼叫正念,怎樣才能做到正念。之前都花了好一陣子好好了解過什麼叫正念,正念來幹嘛?然後重覆多次不同的練習跟體驗,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得著。
都市人生活很大壓力
我當讀者大多都是香港人,應該也有台灣的,也沒關係,因為香港是個很急促的城市,只要你走慢一點,你駕車駛慢一點,就會被人煩厭,所以香港人的壓力是比較大,加上最近的環境因素,不同的問題就會陸續浮現。
正念是什麼?
正念是什麼?不如我跟大家先做一個實驗。首先找個舒適的位,用最舒服的坐姿,然後用1分鐘的時間,試著不要想東西,1分鐘後再繼續看。。。。。
完成這個實驗之後,大家有什麼體會?有沒有發覺你很努力不想東西,但其實很快又有念頭跑出來?其實念頭很多時候都控制不到,有時你越不去想,它就會越出現,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無意識做了很多事,例如你每天上班的路,有意識地走嗎?你每天起床刷牙,有帶著意識嗎?正念不是正能量,不是要你好靜不要動,正念是可以幫助我們好好覺察自己,可以覺察到什麼?例如身體的感受,酸麻痺痛,情緒,你的每一個念頭。正念是一個好好地跟自己相處的方法,簡單來說,正可以解作正在(即現在進行式),念就是你的念頭想法留意自己正在出現的念頭。
練習正念的方法
練習正念有幾個方法可以做到,Tomo比較喜歡做身體掃描跟內在轉移的冥想,遲點可以錄取率給大家試試,大家亦可以選擇做瑜伽,或者一些靜觀練習。什麼叫身體掃描呢?其實可以坐著或躺著,由頭開始順著素描身體每一個部份,感受下身體每一個地方,沒感覺也是感覺的一種。或者你又會問瑜伽不是靜態的,也可以嗎?記著正念不是靜靜地坐著,是可以動的,我們可以做伸展的時候注意下自己動作,同時有什麼感受,覺察它們的存在。而靜觀就是約綷盤膝而坐,手心向上,專注自己的呼吸,呼吸快慢都可以,只要注意它們。
正念有什麼好處?
正念起初是這個用途嗎?一開始的時候正只是幫助病人消除痛楚,後來發現正念的好處很多,例如增加專注力,在遇到壓力時,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還可以對抗焦慮,憂鬱症,失眠等等。
什麼人適合正念?
正念適合什麼人呢?其實什麼人也適合,尤其壓力大又或者受到情緒困擾,歡迎你勤力一點,Tomo就會每天早上用15分鐘或空檔時做正念冥想的,慢慢再將正念帶到生活之中。
說到最尾,正念不是做一次半次就有神奇的轉變,要持之以恆,慢慢你會感受到那些變化,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如果你問我有沒有練到成仙了?我答還沒,偶爾還會為一點小事而動怒,但沒有問題的,我們不是要追求完美,只要多一份覺察就足夠了,你這樣已經很大進步!好好地跟自己連結一下,有什麼發現歡迎跟我分享喔!
如果今集內容可以幫助你或身邊朋友,記得分享給他們,也很歡迎留言討論哦!
詳情可以點擊以下收聽廣東話版的內容:)
Instagram: shantivibes_hk
Spotify Podcast: Click here
Apple Podcast: Click here
YouTube: Click her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身心靈、個人成長、吸引力法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和大家談談情緒,其實情緒這東西真的很複雜,Tomo自己對情緒這東西都還是在學習階段,不是說我情緒不好,雖則情緒也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正在學習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例如好好的哭一場。
今集我們繼續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說了很多遍,其中一個理論就是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事或成果,都是由自己親手吸引和創造的,包括所有稱為好事和壞事。無論這一刻你是順境或逆境,你上班開心不開心,你的小孩和伴侶怎樣都好,都是由你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因為這個是一個宇宙法則。我們給什麼,就會收回什麼。
我留意到大家對天使的資訊特別有興趣,於是我又再開天使這個題目,上次有說過天使數字的意思,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和天使溝通的方法,甚至乎可以隨時召喚天使呢!
今天這個題目不單止是寫給你們,,這句說話可以說從前朋友對我的的評價!為何呢?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試過自己喜歡的東西但不會買給自己,更深你們有試過連自己需要的東西都不想買給自己嗎?其實Tomo從前就是這樣,後來知道這是導致自己窮的原因!
最近Tomo去了學習不同的課程,在最近的課堂中,教授了一樣幾有趣的東西,所以想在這裡跟大家開心分享下。 這個東西叫everything DiSC,它原本叫做DiSC,是一位叫馬斯頓博士創造出來,它是一個全球權威的人際風格測評工具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麼叫直覺,直覺就是你遇到一件事,當下第一個給你的感覺,給你的方向,而這個彈出來的感覺通常是很短暫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大腦(即是EGO)就會立刻作出反應,否定它,然後會得很理性地思考。很多人會說直覺不準,包括從前的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今天和大家談談情緒,其實情緒這東西真的很複雜,Tomo自己對情緒這東西都還是在學習階段,不是說我情緒不好,雖則情緒也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正在學習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例如好好的哭一場。
今集我們繼續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說了很多遍,其中一個理論就是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事或成果,都是由自己親手吸引和創造的,包括所有稱為好事和壞事。無論這一刻你是順境或逆境,你上班開心不開心,你的小孩和伴侶怎樣都好,都是由你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因為這個是一個宇宙法則。我們給什麼,就會收回什麼。
我留意到大家對天使的資訊特別有興趣,於是我又再開天使這個題目,上次有說過天使數字的意思,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和天使溝通的方法,甚至乎可以隨時召喚天使呢!
今天這個題目不單止是寫給你們,,這句說話可以說從前朋友對我的的評價!為何呢?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試過自己喜歡的東西但不會買給自己,更深你們有試過連自己需要的東西都不想買給自己嗎?其實Tomo從前就是這樣,後來知道這是導致自己窮的原因!
最近Tomo去了學習不同的課程,在最近的課堂中,教授了一樣幾有趣的東西,所以想在這裡跟大家開心分享下。 這個東西叫everything DiSC,它原本叫做DiSC,是一位叫馬斯頓博士創造出來,它是一個全球權威的人際風格測評工具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麼叫直覺,直覺就是你遇到一件事,當下第一個給你的感覺,給你的方向,而這個彈出來的感覺通常是很短暫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大腦(即是EGO)就會立刻作出反應,否定它,然後會得很理性地思考。很多人會說直覺不準,包括從前的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