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回想當初為了家父的囤積症困擾不已,家母有神問到沒神,也無法改變家父的習性,所以跑了各大宮廟,無意間看見了《因果濟世集》,當時可能福德資糧不足,緣分尚未到,覺得廟裡擺的書大概都是詐財的。直到職場上遇到逆增上緣的主管,逼到人生要做抉擇,沒有勇氣轉換跑道,只能發願在廠裡用餐都吃素。後來拿了廟裡經書手抄本,抄到中指指頭都腫了,也跑去問事,每次都需捐款做功德,也是一大筆開銷。
因緣際會下,又重新拿到《因果濟世集》,鼓起勇氣寫請示單詢問家父的問題。我們依照佛菩薩的開示很精進地誦經迴向,也圓滿了。後來自己的業主菩薩一直來報到,所以就持續一直誦經還債。
人在世間總免不了要謀生,我在職場上總是可以遇到許多來成就自己的逆增上緣。近日讀了修行群組發的一則短文,原來唸經停滯也是佛菩薩的考驗,在群裡回報經文數的期間,陸續遇到幾次撞牆期─ ─不想唸經或者是連經文都不想碰的時期。最後是因為在職場上被逼到絕境,什麼辦法都沒有了,只能乖乖地再重拾經文,希望能與業主菩薩解冤釋結,從痛苦中解脫。
阿伯曾説過:「若心性不改,去到哪個單位都一樣。」確實在外道願未消之前,有的只是黑氣招感來的干擾,讓人身心不適。這是自己的問題,只能一步一腳印地去轉心性,雖然路很漫長,但總是已經上路。我的修行路總是跌跌撞撞,但我不會放棄,在佛菩薩的考驗過後,又能重整心態再出發,遇到各種困境都不會生起退轉心。修行是一輩子的事,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諸惡莫做,諸善奉行。
(分享完畢)
本篇分享文是有緣人修行誦經七年多來的心得,當初為了解決父親囤積症對家人產生的困擾而四處求神拜佛,但都不見成效。直到後來看到《因果濟世集》,開始問事、加入精舍修行和誦經消業力,才解決了父親的囤積症和自己的業力問題。但由於一開始業力還很多未消,所以沒有感受到巨大的改變,漸漸不再精進,以至於至今仍然在生活和業力的泥淖裡浮浮沉沉。
許多人剛開始修行唸經,都是為了解決人生困苦和滿足心中的期待。先解決眼前的痛苦,有效了,才願意繼續努力,因此唸經後沒能滿足個人期待而打退堂鼓的人多的是。但不是因為唸經修行沒效,而是過去世造的業力太多、破洞太大,暫時補不起來。一個如操場般大的業力坑洞,只挖幾個畚箕的土是不可能填滿的,所以短時間內不見成效。
大部分的人都曾經修偏入外道,所以有外道業力。有些外道業力要時機成熟時才會開示,沒開示不代表自己不會被那些外道業力影響。雖然佛菩薩開示的外道業力經文數看似很龐大,但只樣願意堅持和用心,經文一定能唸完,心性也一定能提升。所以,業力太深重的人雖然暫時無法看出明顯的成效,但請一定要堅持誦經消業,人生才會漸漸圓滿。很多時候不是看到希望才要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得到希望。
業主菩薩們也會在一旁觀察我們,是否真心想要還業力,如果拿出行動力,展現我們的決心,這些業主菩薩才會現身,讓我們有機會和衪們和解。當我們願意誠心地懺悔、努力地誦經還債時,業主菩薩也會減少干擾或甚至不干擾了,讓我們不再繼續活在痛苦當中。因此,請珍惜每一次的業力開示,認真唸經消業。
修行的路上總是充滿考驗,有時是業主菩薩考驗,有時是外靈考驗,有時是家人考驗,還有佛菩薩的考驗,這麼多考驗都是為了確認我們對佛法的信願行,千萬不要因為任何原因而心生退轉,因為下一次佛緣成熟的時期,又不知要經歷幾世的輪迴。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照八字走,安排好的。信佛、不信佛,唸經、不唸經,都是個人的緣分。把握本世的佛緣,拿出意志力,好好精進地唸經消業力和補福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看您要不要做而已。
放下手邊那些休閒娛樂、網路遊戲,電視、手機及各種媒體,要求自己好好地唸經,經歷一段時間的堅持,相信您一定會感受到自己的改變。不再愛計較、做事積極、對人有慈悲心、懂得諒解他人、自我反省,智慧增長、心性提升,這些都是唸經消除業力的同時,所獲得的附加正能量和益處,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好好唸經吧!別等沒了健康、年華老去、失智、發生意外事故,甚至失去生命後才來懊悔,那時可能已經有心無力,後悔太遲!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認真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從日常生活的貪吃、貪睡、貪財,到能夠影響人生走向的貪名、貪利、貪情、貪愛、貪慾等。我是個小人物,生平無大志,只求每天能睡好、睡滿,因此未修行前的假日美好時光,幾乎全給了「睡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覺能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有被煞到,磁場易亂,心不得安寧;心不定,則會坐這山望那山,辦事效率低落,因此要唸經修行,改變自身磁場,心清凈不受外力干擾,工作才能做得長久、做的好。」 「被煞到,心性就會改變。」 前幾天被開示煞到喪。自己受到很大影響,思想負面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大學時期在校展覽的時候,有一位校外人士看了展覽,就買了我的兩幅畫,從此與這位大哥結下了緣分。之後,大哥的兩個孩子都跟著我學畫。畢業後我曾經做過保險,他也是二話不說就跟我買保險,當時他的姐姐也是保險業務員,卻沒有跟姐姐買。 這幾年他請我擔任他孫女的繪畫家教。前一陣子,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右眼突然出現黑影,視力變模糊。經過三天不見好轉,令家人頗為擔心,所以趕緊掛了眼科急診,做了一番檢查。原來眼球玻璃體出現兩個小洞,醫師用雷射修補後回家休息。但可能是治療的關係,一星期後視力還是模糊,公司上下不時問候關心。這期間也上網請示是否有業障干擾,佛菩薩開示結果是「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長期以來發現自己好像很容易捲入別人感情,成為被敵視對象,不管在生活朋友圈或是職場,這樣的狀況出現頻率蠻高的,特別是情侶或是夫妻,雖然對方沒有明講,但是言行舉止三不五時就會莫名地把我當成感情上需要別注意的對象,出現比較敵對的用詞或是舉止,可我明明光明磊落,也沒有這心思,讓我百思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中旬我到一家公司報到,這是一家製造醫療器材的公司。到職剛滿一個月的時候,公司的製造部用捕鼠籠抓到一隻老鼠,同事帶我去看的時候,我看到老鼠蜷縮在籠子的角落,瑟瑟發抖的樣子,心裡很不捨。因我才剛到這家公司,不清楚捕鼠之後的流程,但又不希望公司的政策是直接撲殺,所以就去詢問前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認真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從日常生活的貪吃、貪睡、貪財,到能夠影響人生走向的貪名、貪利、貪情、貪愛、貪慾等。我是個小人物,生平無大志,只求每天能睡好、睡滿,因此未修行前的假日美好時光,幾乎全給了「睡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覺能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有被煞到,磁場易亂,心不得安寧;心不定,則會坐這山望那山,辦事效率低落,因此要唸經修行,改變自身磁場,心清凈不受外力干擾,工作才能做得長久、做的好。」 「被煞到,心性就會改變。」 前幾天被開示煞到喪。自己受到很大影響,思想負面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大學時期在校展覽的時候,有一位校外人士看了展覽,就買了我的兩幅畫,從此與這位大哥結下了緣分。之後,大哥的兩個孩子都跟著我學畫。畢業後我曾經做過保險,他也是二話不說就跟我買保險,當時他的姐姐也是保險業務員,卻沒有跟姐姐買。 這幾年他請我擔任他孫女的繪畫家教。前一陣子,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右眼突然出現黑影,視力變模糊。經過三天不見好轉,令家人頗為擔心,所以趕緊掛了眼科急診,做了一番檢查。原來眼球玻璃體出現兩個小洞,醫師用雷射修補後回家休息。但可能是治療的關係,一星期後視力還是模糊,公司上下不時問候關心。這期間也上網請示是否有業障干擾,佛菩薩開示結果是「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長期以來發現自己好像很容易捲入別人感情,成為被敵視對象,不管在生活朋友圈或是職場,這樣的狀況出現頻率蠻高的,特別是情侶或是夫妻,雖然對方沒有明講,但是言行舉止三不五時就會莫名地把我當成感情上需要別注意的對象,出現比較敵對的用詞或是舉止,可我明明光明磊落,也沒有這心思,讓我百思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中旬我到一家公司報到,這是一家製造醫療器材的公司。到職剛滿一個月的時候,公司的製造部用捕鼠籠抓到一隻老鼠,同事帶我去看的時候,我看到老鼠蜷縮在籠子的角落,瑟瑟發抖的樣子,心裡很不捨。因我才剛到這家公司,不清楚捕鼠之後的流程,但又不希望公司的政策是直接撲殺,所以就去詢問前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很多人遭遇到工作、家庭不順,求助於神明時,神明通常會指示是「祖先的問題」。祖先境界不好,需要幫助,只能找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或是有冤欠的對象索討了。以先亡祖先等名義來做功德、恭立超薦蓮位或是念經迴向等,這對他們而言都有莫大的幫助!令他們得到功德利益,提升境界,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很多人遭遇到工作、家庭不順,求助於神明時,神明通常會指示是「祖先的問題」。祖先境界不好,需要幫助,只能找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或是有冤欠的對象索討了。以先亡祖先等名義來做功德、恭立超薦蓮位或是念經迴向等,這對他們而言都有莫大的幫助!令他們得到功德利益,提升境界,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