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經營角度看待投資理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某個參加學習workshop群裡,被 cue到問如果要從公司經營角度看投資的看法,順便所回應的內容分享於此:

投資 vs.公司經營,借用會計入帳的概念來談,需要先區別公司經營意圖不同,在資產負債表上會不同科目表示,使投資人可以清楚公司營運目的,使該財務報導資訊具備決策有用性

1.以賺取價差為目的:FVPL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2.長期(可能是策略性)投資(不以賺取價差,且尚未具實質控制權):FV-OCI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3.長期(可能是策略性)投資,且具備實制控制權;按權益法之投資(該產業營業額可列入 合併綜合損益表中


投資 vs. 公司經營:除了目的性外,我認為最重要考量現金流收支的管理

(1)假設一間公司 現金水位 > 營運現金需求,現金水位實在多到爆炸,產業所屬相對穩定、沒有未來資本支出計劃時,不想減資,

也許真的會去買金融資產以賺取未來現金流(配息)之目的,或價差等,也是一種幫股東增值做法。只是這種做法不能視為本業操作,一般都是放業外。

(2) 若投資目的是增加設備(擴產),或是節約成本支出時 概念時,此時當然就是要計算此投資是否有效益。不過除了考量 擴產增加產能後,業務是否能賣掉增加產能,也要考量到設備增加後,也要納入維運成本(增加員工、維修保養),也要考量產能增加前後段流程負荷,例如出貨量增加出貨碼頭是否要擴增,要考量影響面較多

資本支出可回收年限也是要考量的,畢竟現在環境變化太大了,技術也推陳出新,可能3年內能回本損益平衡都會覺得太久了。

還有一種角度,像是 製造業跑去荒郊野外造工業城,有時侯單計算開支其實回本年限長,看似沒效益。但其實最大效益可能在政府減稅回饋,也有一種是等到這個城鎮繁榮了,商業活動起來了,那原本工廠的土地就值錢了,如果工業地變更成住宅地,長期潛在利益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萊恩閱讀日常的沙龍
13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身為一位經營幕僚的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在市場上投資人最關注的都是獲利,不太看重資產。所以應該是資產比較重要?獲利雖然很重要,市場上的投資人也都不斷地進行未來獲利的預測。而且就算能準確地預測到下一年度的獲利,也很能判多這個獲利預測是否已經反映在目前的市場價格上了。
Thumbnail
現在市場上投資人最關注的都是獲利,不太看重資產。所以應該是資產比較重要?獲利雖然很重要,市場上的投資人也都不斷地進行未來獲利的預測。而且就算能準確地預測到下一年度的獲利,也很能判多這個獲利預測是否已經反映在目前的市場價格上了。
Thumbnail
我們很常把「投資」+「理財」,這4個字組合在一起, 好像這4個字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密不可分的。 但他們是一回事嗎?我們仔細思考剖析後, 就會發現他們是【兩回事】哦! 以下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看: 投資是財富的增值,理財是財富的梳理
Thumbnail
我們很常把「投資」+「理財」,這4個字組合在一起, 好像這4個字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密不可分的。 但他們是一回事嗎?我們仔細思考剖析後, 就會發現他們是【兩回事】哦! 以下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看: 投資是財富的增值,理財是財富的梳理
Thumbnail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嗎? 大部分的人把投資和賺錢搞混了,以為投資是為了賺錢,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誤解,導致大部分的人有了不正確的心態和作法,最後幾乎都慘澹出場,誓言再也不要碰XXX了。 但投資真的不等於賺錢,這個觀念一定要有,我也是在投資曲折的路上,透過反覆買書閱讀思考和實際進場操作後,得出了這樣的結
Thumbnail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嗎? 大部分的人把投資和賺錢搞混了,以為投資是為了賺錢,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誤解,導致大部分的人有了不正確的心態和作法,最後幾乎都慘澹出場,誓言再也不要碰XXX了。 但投資真的不等於賺錢,這個觀念一定要有,我也是在投資曲折的路上,透過反覆買書閱讀思考和實際進場操作後,得出了這樣的結
Thumbnail
如果問我為何要投資股票,在我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我會回答「當然是為了賺更多錢啊,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就是因為想賺更多錢,想用錢賺錢,才會開始買股票。 所以我每天看股價的時候,都會思考,明天還會不會漲?今天該不該賣?我該不該再加碼投入?今天不賣會不會明天就跌了?
Thumbnail
如果問我為何要投資股票,在我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我會回答「當然是為了賺更多錢啊,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就是因為想賺更多錢,想用錢賺錢,才會開始買股票。 所以我每天看股價的時候,都會思考,明天還會不會漲?今天該不該賣?我該不該再加碼投入?今天不賣會不會明天就跌了?
Thumbnail
我們先假設在股價沒波動的情況下,買兆豐金100張在30塊錢,總股數為100,000,除息給你每股1.5塊。 「為什麼成本還在300萬?不是已經拿到股息了嗎?」網友問。 重點來了,那既然成本都還是300萬,報酬率參加除息後還是0%,那投資人的好處到底在哪裡? 好處就在於!
Thumbnail
我們先假設在股價沒波動的情況下,買兆豐金100張在30塊錢,總股數為100,000,除息給你每股1.5塊。 「為什麼成本還在300萬?不是已經拿到股息了嗎?」網友問。 重點來了,那既然成本都還是300萬,報酬率參加除息後還是0%,那投資人的好處到底在哪裡? 好處就在於!
Thumbnail
投資是一種「用錢生錢」的賺錢方式, 無論選擇甚麼金融產品, 「本金」遠比你想的更重要。 投資用的錢要是全部燒掉也沒關係的「閒錢」! 到底怎樣的錢才能算是閒錢? 又該如何找到呢? 本篇文章告訴你! 一定要先扣掉—「必要花費」 「記帳」跟「編列預算」的重要, 這裡其實就是在框出你的「必要花費」。
Thumbnail
投資是一種「用錢生錢」的賺錢方式, 無論選擇甚麼金融產品, 「本金」遠比你想的更重要。 投資用的錢要是全部燒掉也沒關係的「閒錢」! 到底怎樣的錢才能算是閒錢? 又該如何找到呢? 本篇文章告訴你! 一定要先扣掉—「必要花費」 「記帳」跟「編列預算」的重要, 這裡其實就是在框出你的「必要花費」。
Thumbnail
1、範圍不同 理財是指管理我們人一生的財務,包括現金流管理(收支平衡)、風險管理及資產管理。 投資是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投資工具,希望創造更好的收益,屬於理財的一部份。 2、目的不同 理財需根據人生不同階段訂立理財方向,管理收入與開支,透過建立正確的消費觀來達到收支平衡、有多餘的現金流流入家庭
Thumbnail
1、範圍不同 理財是指管理我們人一生的財務,包括現金流管理(收支平衡)、風險管理及資產管理。 投資是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投資工具,希望創造更好的收益,屬於理財的一部份。 2、目的不同 理財需根據人生不同階段訂立理財方向,管理收入與開支,透過建立正確的消費觀來達到收支平衡、有多餘的現金流流入家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