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新聞精選:
.伊朗示威抗議民眾被判死刑
.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投入2024年總統大選
.全球人口破80億!
.首次有NATO成員國遭俄烏戰爭波及
.第17屆G20高峰會來了
🇮🇷 伊朗示威抗議民眾被判死刑
伊朗的反頭巾示威抗議行動,自今年 9 月 16 日阿米尼(Mahsa Amini)之死爆發之後,延燒到今天仍未見平息。
週日(11/13),伊朗法院首次判反頭巾示威抗議活動的參加者死刑,伊朗法院在本週至少已陸續判處 5 名示威抗議者死刑。國際人權團體呼籲,各國應該要向伊朗施加壓力,要求伊朗政府不該再判反對政府的示威抗議者死刑,也應避免處決任何因為參加示威抗議活動而被拘留的民眾。
*阿米尼(Mahsa Amini)之死:今年 9 月,阿米尼跟著家人從庫德斯坦省到首都德黑蘭拜訪親戚時,因為頭巾問題遭道德警察攔下,並於拘留期間死亡。
🇺🇸 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投入2024年總統大選
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晚間,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再戰 2024 年總統大選。目前川普已是美國史上第一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雖然這在法律上並不影響他的參選資格。
其實川普從很早之前就在佈局 2024 年要華麗回歸政壇,早已是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等級,大家只是在等他什麼時候宣布要參選而已。像這次期中選舉,川普就大打川普牌,推出一系列「川普支持的候選人」。雖然川普支持的候選人並沒有選得特別好,但什麼都阻擋不了他想要華麗回歸的決心。
雖然川普目前是第一個宣布將投入 2024 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但他想要出任就得先通過共和黨黨內的挑戰者。目前共和黨內部最有機會和川普對決的人選有:川普時期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在上週期中選舉在佛州獲得壓倒性勝利的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
延伸閱讀:《紐約時報》彭斯與川普決裂:無用的忠誠和遲到的反抗(Pence Reached His Limit With Trump. It Wasn’t Pretty.)
而回顧美國歷史,在卸任總統之後再度參選總統的案例非常少見。當中唯一一個兩度入主白宮(任期不連續)的只有美國第 22 任及第 24 任總統克里夫蘭(Grover Cleveland)。川普是不是真能夠拿下共和黨唯一提名的 2024 年總統參選人還有待觀察。
🌐 全球人口破80億!
根據聯合國在今年的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每年的 7 月 11 日)所
預測的結果,全球人口數已在本週二(11/15)正式突破 80 億人!
聯合國在聲明中指出,全球人口總數在今年突破 80 億,意味著全球總人口數在短短 12 年內就增加了 10 億人。全球總人口數可以有這麼顯著的成長,不外乎是因為:公共及個人衛生、營養及醫學的進步,使得人類壽命延年益壽。此外,亞洲的中等收入國家,自 2011 年以來就增加了 7 億人口,也是這 10 年內人口增加的重要推手。沒有意外的話,印度將在明年擊敗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 首次有NATO成員國遭俄烏戰爭波及
當地時間週二(11/15)下午,波蘭境內和烏克蘭接壤的小鎮普熱沃多夫(Przewodów),有 2 名波蘭村民遭從天而降的飛彈炸死,成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有北約(NATO)成員國遭俄烏戰爭波及的事件。
如果這顆飛彈是俄羅斯刻意瞄準當地,射向波蘭的話,就等於俄羅斯向美國等北約國家宣戰。所幸目前各方並沒有立刻將這起「意外」升級,俄羅斯與北約國家並沒有發生進一步的正面衝突,目前看起來也沒有要將戰事升級的意思。
當時,俄羅斯向烏克蘭境內各大都市發射大量導彈(起初報導約 100 枚,後來下修為 85 枚),所以這當中如果有來自俄羅斯的飛彈「不小心越界」也不無可能。但目前比較主流(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的見解是,這枚飛彈很可能是烏克蘭為了要回應俄羅斯的飛彈,發射防空導彈時「不小心」落入波蘭境內的村莊(雖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否認這種說法)。
總之,目前的狀況就是:
-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否認是自家的飛彈或防空導彈打到波蘭
- 北約國家(包括這次莫名遭到波及的波蘭)口徑一致認為,這是烏克蘭試圖攔截俄羅斯導彈時的「意外」,所以北約國家不需要進一步採取行動或是戰鬥狀態,並譴責俄羅斯是最需要為這起「意外」負責的國家——要不是俄羅斯發動戰爭、要不是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一堆導彈,也不會有防空導彈「不小心落入他國炸死人」的憾事發生。
這起「意外」也引發各界關注,波蘭到底會啟動「北約第 4 條集體協商」還是「北約第 5 條集體防禦」的討論,最後波蘭引用的是不會立刻將衝突升級的第 4 條。想要了解這兩條的差異,可以參考《中央社》這篇報導,或是《華郵》、《德國之聲》、《美國之音》的英文報導。
🌏 第17屆G20高峰會來了
週二(11/15)在印尼峇里島舉行了 G20 高峰會。這是自疫情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解除自我隔離」,踏出國境與西方各國領導人會面。
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出席,也讓本屆 G20 會議略顯尷尬。因為多數 G20 成員強烈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這也讓本屆 G20 確定不會拍下「以往都有」的與會成員大合照。
(終)
試刊活動即將結束,今後一週國際新聞精選將是付費會員限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