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的"平衡整復":他自己的體驗+客人的回饋(10/10)_回顧三對夫妻的互動+改變過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7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老陳今天剛好接待+服務三對夫婦:第一對是工作到約70歲,剛自職場退休,先生有時會白血球突降的王氏伉儷,第二對是丈夫患罕見腦疾約60歲的林氏夫妻,第三對是剛自美國返台妻子有多年帕症的孫氏組合。

第一對的王先生,過去幾年間,只要長途出外開會+不經意的過勞,約一年會發生一次白血球突然大降+持續發燒,而緊急送醫急診的現象;妻子深愛丈夫,因而也長期處於擔心"意外會發生"的無形壓力之下,妻子脈診健康年齡介於60~70歲之間,不容易降下來;脈像主要是"煩惱危機+平衡失調"型;可見無形壓力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煩惱危機型的特色,如下:

"煩惱危機型的朋友可能是短時間的用腦過度,也有可能是更年期或者是賀爾蒙失調的前兆,需傾聽身體是否感覺到有任何不適的變化。建議養成持續觀察脈相的習慣,找出正確對待自己身體的方式。長期不正確地對待身體,會讓自身機制失去平衡,增加身體的負擔,所以用脈相觀察學習正確的對待身體非常的重要。用對自己好的運動、飲食等方式,讓精神與身體一同放鬆。(取材自金姆公司脈診儀的App.)"

第二對的林先生患有罕見腦疾,一會腦控功能在身體這裡失能,一會在其他部分失能;造成動作遲緩+爬梯大喘+反應困難等外在生活辛苦,脈診健康年齡只有50~55(實際是60)歲之間,脈像主要是慢性初老型,其特色如下:

"慢性初老型的朋友身體已經出現早期的老化現象,研究發現老化的速度越快,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出現的機率就越大。要預防三高的發生首要工作就是延緩身體的老化。為了預防老化,日常生活當中首重足夠的肌力訓練,讓身體的肌肉充足,不會提早流失!再來減少過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充足的蛋白質供給,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尤其合適自己的運動與適當的飲食,可以幫助我們延緩老化的發生,避免慢性病悄悄上身。(取材自金姆公司脈診儀App.)"

而妻子則非常深愛丈夫,明白單純吃藥的可能界限+努力尋求推拿按摩等其他方法搭配,希望改善先生的動作功能;妻子一路"邀請+鼓勵+承載"先生的失能;讓老陳看到+感到"人世的滄桑困苦+人生的堅毅向陽",一起帶來的+可能的"化妝的祝福"喔!

第三對的孫太太有多年的帕症之苦:走路碎步化+翻身困難+動作緩慢,內在健康年齡是65~69(實際71)歲之間,脈像主要是平衡失調型,其特色如下:

"平衡失調的脈相代表身體經絡相互的作用不太正常,常見於更年期期間,以及其他賀爾蒙不平衡的狀況。若量測中經常出現平衡失調型體質,或者感覺身體有任何不適,建議最好到醫院深入檢查。 研究分析顯示,平衡失調脈可能與癌症也有關係,尤其是女性荷爾蒙相關的臟器,像是乳房、卵巢、子宮的問題,長期出現平衡失調脈相又非更年期間,建議您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早期發現即能早期治療。"(取材自金姆公司脈診儀的App.)"

先生超級會保護另一半,常主動抱起妻子上下調理床+離開老陳工作室時,會主動跪下協助太太繫鞋帶;看在老陳眼裡,比較許多過去曾經不經意間被另一半忽視或放棄的例子,真是人世間的瑰寶一塊喔!

以上,經過初步的調理評估,發現第一對的先生長期改善不易,第二對的先生第一次就明顯動作改善,第三對的妻子第二次後動作有些改善;老陳觀察入微+彙整分析後,發現的可能原因:

第一對會想在驗血前,好好飲食,希望檢驗數據更加美好;第二對妻子深信不移:世上一定有方法改善其丈夫的健康;第三對夫妻深深承認過去彼此對待不好,現在,想力求改變自己,好好守護對方,以致,可以一起牽手"同心+同行"的更久更好。

人生很是弔詭:

第一對的妻子深愛+喜悅的配合丈夫,好好在驗血前,好好的享受約會+聚餐;只是,可能離開了驗血的目的:找出"生活常態"的血液生化反應. 或好像開車戴安全帶的目的是保護自己安全,不是為了避免被警察抓到而受罰一樣。

第二對的妻子,因著真愛力量的驅動+永不放棄的意願=不斷尋找適合的解方+療法;而且,深信先生健康恢復的方法一定存在,只是,需要時間+心力去尋找;甚至,不願享受公益平整服務,直想付費接受服務+支持老陳公益服務可能的弱勢族群。

第三對的先生,承認自己過去對太太的霸凌是錯誤的,願意盡上一切力量,作出悔改的行動;妻子也承認有時嫌棄另一半的抱持協助,動作過於粗魯;理解需要早早+常常欣賞讚美先生,以帶動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美好;也可能可以帶來雙方在心靈上的契合+改善"心裡+生理"的健康喔!

結語:

最後,請問大家:那一對夫婦是可以又快又好的恢復健康呢?我的感覺是:

願意真誠面對自己的軟弱+可以實在的說明=走上健康恢復的第一步;然後,借重平衡整復+科學脈診=可以長期掌握自己六臟六腑或12經絡的氣血分布,透過飲食+運動+情商+作息等鑽石組合的調整,期待可以長期恢復身體機能+遠離疾病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恢復的問題),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同時,也歡迎追蹤我,一起走上"科技養生"之路喔!謝謝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癒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透過練習,就可以享受健康美麗的人生喔!
21會員
290內容數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2025/05/04
1.妻子走過不同方式的實驗,說明需要開展: 1)持續尋找腰部不適的真正原因。2)預防腰部持續會受傷的不良動作。3)建立組合拳方式的改善作為 2.腰部不適的主因是物理性的+跟隨每日每夜生活需要的動作=導致症狀的嚴重或緩解。所以,需要全面性的進行“觀察+作為+結果“的改善循環。
Thumbnail
2025/05/04
1.妻子走過不同方式的實驗,說明需要開展: 1)持續尋找腰部不適的真正原因。2)預防腰部持續會受傷的不良動作。3)建立組合拳方式的改善作為 2.腰部不適的主因是物理性的+跟隨每日每夜生活需要的動作=導致症狀的嚴重或緩解。所以,需要全面性的進行“觀察+作為+結果“的改善循環。
Thumbnail
2025/04/30
最近,邁入70歲的當頭,每每想到二代之間無法親的起來,就哽咽落淚。 原來人際互動是雙向的,孩子們處於養家活口的艱難階段+作為父母的我們,已經成為排名在兒女們認知的次序:1.另一半,2.孫子女,3.父母裡面的第三位;同時,我們夫妻也自結婚當日只有二人開始,經過40年人生階段的轉移,在雙方父母離世+雙子
Thumbnail
2025/04/30
最近,邁入70歲的當頭,每每想到二代之間無法親的起來,就哽咽落淚。 原來人際互動是雙向的,孩子們處於養家活口的艱難階段+作為父母的我們,已經成為排名在兒女們認知的次序:1.另一半,2.孫子女,3.父母裡面的第三位;同時,我們夫妻也自結婚當日只有二人開始,經過40年人生階段的轉移,在雙方父母離世+雙子
Thumbnail
2025/04/07
1.吳媽的左右心波,調理後比之前更好。2.人身處環境,若始自“認知“訊息=啟動最佳之改善循環。3.生活調理幾乎可以入替檢查或療程=減少:痛苦資源心力。4.若能整合“認知+調理+保暖+運動=“守護健康+遠離病痛”的效果,更加持久!5.人若能建立“預測+調理+預防”的改善循環,則健康會越來越多喔!
Thumbnail
2025/04/07
1.吳媽的左右心波,調理後比之前更好。2.人身處環境,若始自“認知“訊息=啟動最佳之改善循環。3.生活調理幾乎可以入替檢查或療程=減少:痛苦資源心力。4.若能整合“認知+調理+保暖+運動=“守護健康+遠離病痛”的效果,更加持久!5.人若能建立“預測+調理+預防”的改善循環,則健康會越來越多喔!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