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阿米尼示威」爆發距今近九十天,最高領袖阿里.哈米尼將事件定錨為「暴動」,作風強硬的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也以血腥鎮壓、網路管制、大範圍逮捕抗議者作為回應。
在昨天(12/12),媒體報導伊朗第二次處決遭宣判死刑的抗議者,至今,已有近五百人在這次事件中喪生,包括 68 位兒童。這次事件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延燒到伊朗全境,並演變成如媒體所說「自從 1979 年伊朗革命後,規模最大的反政府示威」?

這次事件的爆發點,是德黑蘭的道德警察因違反「頭巾法」為由,取締來自庫德斯坦的女子馬哈薩.阿米尼,阿米尼在拘留期間喪生,死因存疑而引起爭議,當天,示威民眾即聚集在阿米尼過世的醫院前,並隨後蔓延到伊朗全境。
我們整理了伊朗「頭巾法」的始末、各媒體的相關報導,以及在這次示威中,來自不同族群的訴求,希望能為想了解本事件的讀者一個初步輪廓,若想更深入了解事件,請參考文末的延伸資料。
剝奪穿著的自由—伊朗的「頭巾法」
頭巾法的起源
穿著蓋住頭髮與頸部的頭巾,是伊斯蘭文化裡常見的女性衣裝,這類衣裝泛稱為 hijab。在不同文化裡,有相異的衣裝樣式與遮蓋的身體部位,像是寬鬆的連身長袍,或遮蓋部位最為嚴格的「布卡」(Burqa),連眼睛也不能露出,必須用網格遮住。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裡,人們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不要穿戴頭巾上街——伊朗是個例外,在這裡,超過九歲的女性若在公共場合沒戴頭巾,將受到告誡、罰錢,甚至監禁的懲罰。
但頭巾法的歷史並不如衣裝文化悠久,1979 年伊朗革命前的巴勒維政權,並沒有限制女性服裝的法律,革命後,在宗教領袖何梅尼實施的神權統治下,不只是穆斯林,非教徒與外國人都要遵守日趨嚴格的頭巾法。
40 年來,伊朗的女性權益運動不斷挑戰並試圖廢除這項侵犯自由的法律,不僅是頭巾法,也包括對於女性化妝、擦指甲油、觀賞男性運動賽事與外出旅遊的種種限制。
步履維艱的改革之路
1997 年後,伊朗選出兩位偏改革派的總統(哈塔米與羅哈尼),稍微放鬆了頭巾的樣式限制,過去只有黑色、深棕色的深色頭巾能被當局接受,後來則出現天藍色、翡翠綠與粉紅色等選擇,民間也出現更多在法律規範下試探界線的時尚服裝設計師。
同時,民間倡議與示威的聲量逐漸擴大,加上社群媒體串連起來的聲援運動,使頭巾法迎來放寬限制的一大步——即使只有在首都德黑蘭。
在 2018 年,德黑蘭警方宣佈:除了嚴重累犯之外,違反規定的女性不會被警方逮捕,而是改成強迫參加「伊斯蘭價值」的教育課程。
運動者稱這項改革為「微小的勝利」,但還是強調,運動的目標是頭巾法的全面廢除、政府不再干涉個人自由。
但是,2021 年的伊朗總統選舉,選出極度保守的易卜拉欣.萊希,讓這條改革之路急轉直下,與過去的羅哈尼政府比起來,萊希治下的道德警察與地方政府更加活躍宣揚頭巾的伊斯蘭價值、嚴格地執行頭巾法與其他限制自由的規定。

首先,道德警察比過去更活躍,更常出現在民眾視野裡,這個單位從 2006 年設立後,負責在街上巡邏並取締「舉止不符合伊斯蘭美德」的女性與男性,違規者會被請到警局「上課」,直到家人送來合格的衣服讓他更換,道德警察也曾出現攻擊民眾的事件。
在伊朗的第二大城馬什哈德,政府規定大眾運輸不得為違反規定的女性提供服務,甚至連在桌遊店玩遊戲都要男女分隔。另一個省份法爾斯的政府甚至表示,不想遵守規定的公務員應該要立刻被炒魷魚且不得領資遣費,直到他們願意「遵守法律」為止。
反頭巾法運動
2022 年 7 月 12 日是伊朗的「頭巾與貞節日」(Hijab and Chastity Day),政府與官方媒體會在這天宣揚並「教育」民眾穿戴頭巾與美德的關聯。伊朗國家電視台播放一部影片,由 13 位穿著綠色頭巾的女性表演舞蹈,搭配解釋古蘭經經文的旁白,滔滔不絕地說明遮蓋身體的重要性。
很明顯地,官方的「教育影片」並沒有達到它想要的效果,在這天,伊朗出現全國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女性在公車、火車和大街上脫下頭巾,並將標註「#No2Hijab」與「#WalkingUnveiled」的影片與照片上傳到社群媒體,引發迴響。後續有活躍的運動者被逮補、拘留,而一個月後,萊希卻是以更嚴苛的頭巾法來回應。
瑪莎.阿米尼之死,引發大規模示威
經過
2022 年 9 月,來自庫德斯坦的瑪莎.阿米尼到德黑蘭拜訪親戚,因穿著不符合頭巾法規定,而被道德警察逮捕,有目擊者聲稱阿米尼在警車裡被警察毆打。三天後,阿米尼在醫院死亡,警方表示阿米尼是因為心臟病發作才送醫,隨後家屬否認阿米尼有此病情。
在阿米尼過世的德黑蘭 Kasra 醫院前,爆發大規模的示威運動,並延燒到鄰近廣場。隔天,庫德斯坦省的薩蓋茲——阿米尼的故鄉,也聚集許多抗議民眾,他們脫下頭巾,高喊反對獨裁者與反對頭巾法的口號。從 2022 年 9 月 16 日開始的八十二天內,伊朗的群眾運動遍地開花,每個省份都出現過抗議行動,也包括較虔誠的城市馬什哈德。
在許多地方,示威人士遭到伊朗警方血腥鎮壓,催淚瓦斯、塑膠子彈和真槍實彈都出現被用來鎮壓民眾,根據人權行動通訊社所做的分析報告,截至 12 月 7 日,這次全國性的群眾運動共有 481 人死亡,其中包括 68 位兒童與青少年;18,242 人被逮補,包括 605 位學生與 61 位記者。
與過去社會運動的差異
根據刊載在衛報的評論,這場全國性的社會運動有很多特徵,使它不同於過去其他示威活動,使其持續抗爭超過三個月、遭警力多次鎮壓仍保有再次燃起的能量。
訴求的多樣性
首先,它的參與者並不限制在單一的群體,過去伊朗發生多次以改善經濟為訴求的示威活動,參加者主要即是勞工階級。這次全國性示威雖然是以「頭巾法」為引爆點,在衝突規模提昇後,它的訴求很快就上升對政治體制的攻擊,國內各族群凝聚已久的不滿也一觸即發。
從運動裡的口號,即能看出訴求多樣性,從最顯著的「女性、生命、自由」(Women, Life, Liberty)、反抗伊斯蘭意識形態統治的「伊斯蘭教士統治的末日」(Death to the rule of the Islamic Jurist),到少數族裔的「從庫德斯坦到大不里士,都是貧窮、腐敗與歧視」(From Kurdistan to Tabriz, it’s all poverty, corruption, and discrimination)。
我們的穿著不關你的事
抗議者以脫掉或燒毀頭巾來表達對限制自由的不滿,他們同樣對伊朗國內的性別差距感到憤怒,在 2022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伊朗在全部 146 個國家中排名敬陪末座,是第 143 名,其中最不平等的是「政治參與」。

2022 年 12 月,伊朗宣布已經解散道德警察,是否代表未來伊朗會對頭巾的限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然是眾所期望的結果,但效力能否持續到示威活動完全結束,仍是一個未知數。多數評論對伊朗此舉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法律不改,哈米尼與萊希隨時都可以重新將權力壓到人民身上。
示威青年的憤怒
在這次參與的群眾多,青年比例相當高,為什麼伊朗青年願意挺身參加運動?失敗的疫情控制是一個關鍵,加上惡劣的經濟狀況(伊朗在今年也遭遇超過五成的通膨,加上美國持續多年的經濟制裁也造成影響),改善生活看似一件無望的事。
萊希上任後,更積極通過限制網路的法案,伊朗人手機裡也要安裝 VPN 才能「翻牆」看到那些不符教義的內容媒體。許多青年希望伊朗能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國家,而非教義至上,根據機構統計,伊朗各年齡層都有逐漸世俗化的現象,其中 20 到 29 歲的青年只有 18% 遵守嚴格的伊斯蘭禮拜儀式。
一位分析家指出,即使是 2009 年大規模的伊朗綠色革命,也沒有如這次運動訴求政權更替,這給甫上任的伊朗政府一記重擊。
少數族裔
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俾路支人(Baloch)與庫德族(Kurd),與伊朗主流宗教不同,他們主要信仰的是遜尼派伊斯蘭教。在這次示威中,這兩個民族居住的區域也遭受極為嚴重的血腥鎮壓,在札黑丹,至少有 66 個民眾在被稱為「血腥禮拜五」的鎮壓中死亡。
這兩支少數民族居住的區域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被排除在國家主要的發展區域之外,內部的民族矛盾也加深他們的不滿。
運動的後續發展
伊朗全國性示威的衝突不斷升級,其中一個原因也包括政府不當的應對方式,拒絕與示威者溝通,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將示威者定錨為「暴動者」(rioters),也說暴動者是受到「境外勢力影響」,一位學生運動的領袖說哈米尼的行為是「將青年的憤怒歸因於國家的敵人,包括美國與以色列 」。
伊朗在 12 月 5 日因為傷害警察的罪行處決了一名示威者,此外也有多達 21 人在這次示威中被宣判死刑。即使在前幾天,議員 Nezamoddin Mousavi 才剛說政府會「關注人民真正的需求」,但處決的舉動更加深了示威者與政府間的矛盾。示威者在該週舉行三天的全國大罷工,給予政府更大壓力。
我們的討論
這次讀書會,除了瞭解議題之外,我們也希望針對「頭巾法」這項法規進行討論,法國在 2016 年禁止布基尼(burkini)、2010 年也通過禁止遮住臉部的「bulqa ban」,與伊朗強迫穿戴頭巾的有什麼不同?
In line with France’s laws on laïcité (secularism) it is forbidden to wear overt symbols of religion – including the Muslim headscarf – in government buildings, including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visitors).
-- EXPLAINED: Does France really have a hijab ban?
以下是討論的節錄:
- Y & J:查到歐洲法庭的相關判決:如果不是禁止單一宗教,而是禁止所有宗教的服飾,就有正當性。
- Kuan:法國的禁止宗教服飾雖然不是禁止單一宗教,但是實施上仍然容易針對穆斯林服飾,如布卡(bulqa)、尼卡布(niqab)。
- 玠庭:伊朗的法律是刑罰,包括勸誡、罰緩和監禁,法國是行政罰,只有財產權的侵犯,仍有本質上的差異。
- Kuan:問題可能在於執行法律時的判斷標準不明確,道德警察有很大的心證空間。
撰稿 / Kuan 校正 / 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