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革命後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從伊朗女性反抗「頭巾法」開始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伊朗的「阿米尼示威」爆發距今近九十天,最高領袖阿里.哈米尼將事件定錨為「暴動」,作風強硬的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也以血腥鎮壓、網路管制、大範圍逮捕抗議者作為回應。
在昨天(12/12),媒體報導伊朗第二次處決遭宣判死刑的抗議者,至今,已有近五百人在這次事件中喪生,包括 68 位兒童。這次事件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延燒到伊朗全境,並演變成如媒體所說「自從 1979 年伊朗革命後,規模最大的反政府示威」?
圖片來源:Photo by Craig Melville on Unsplash
這次事件的爆發點,是德黑蘭的道德警察因違反「頭巾法」為由,取締來自庫德斯坦的女子馬哈薩.阿米尼,阿米尼在拘留期間喪生,死因存疑而引起爭議,當天,示威民眾即聚集在阿米尼過世的醫院前,並隨後蔓延到伊朗全境。
我們整理了伊朗「頭巾法」的始末、各媒體的相關報導,以及在這次示威中,來自不同族群的訴求,希望能為想了解本事件的讀者一個初步輪廓,若想更深入了解事件,請參考文末的延伸資料。

剝奪穿著的自由—伊朗的「頭巾法」

頭巾法的起源

穿著蓋住頭髮與頸部的頭巾,是伊斯蘭文化裡常見的女性衣裝,這類衣裝泛稱為 hijab。在不同文化裡,有相異的衣裝樣式與遮蓋的身體部位,像是寬鬆的連身長袍,或遮蓋部位最為嚴格的「布卡」(Burqa),連眼睛也不能露出,必須用網格遮住。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裡,人們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不要穿戴頭巾上街——伊朗是個例外,在這裡,超過九歲的女性若在公共場合沒戴頭巾,將受到告誡、罰錢,甚至監禁的懲罰。
但頭巾法的歷史並不如衣裝文化悠久,1979 年伊朗革命前的巴勒維政權,並沒有限制女性服裝的法律,革命後,在宗教領袖何梅尼實施的神權統治下,不只是穆斯林,非教徒與外國人都要遵守日趨嚴格的頭巾法。
40 年來,伊朗的女性權益運動不斷挑戰並試圖廢除這項侵犯自由的法律,不僅是頭巾法,也包括對於女性化妝、擦指甲油、觀賞男性運動賽事與外出旅遊的種種限制。

步履維艱的改革之路

1997 年後,伊朗選出兩位偏改革派的總統(哈塔米與羅哈尼),稍微放鬆了頭巾的樣式限制,過去只有黑色、深棕色的深色頭巾能被當局接受,後來則出現天藍色、翡翠綠與粉紅色等選擇,民間也出現更多在法律規範下試探界線的時尚服裝設計師。
同時,民間倡議與示威的聲量逐漸擴大,加上社群媒體串連起來的聲援運動,使頭巾法迎來放寬限制的一大步——即使只有在首都德黑蘭。
在 2018 年,德黑蘭警方宣佈:除了嚴重累犯之外,違反規定的女性不會被警方逮捕,而是改成強迫參加「伊斯蘭價值」的教育課程
運動者稱這項改革為「微小的勝利」,但還是強調,運動的目標是頭巾法的全面廢除、政府不再干涉個人自由。
但是,2021 年的伊朗總統選舉,選出極度保守的易卜拉欣.萊希,讓這條改革之路急轉直下,與過去的羅哈尼政府比起來,萊希治下的道德警察與地方政府更加活躍宣揚頭巾的伊斯蘭價值、嚴格地執行頭巾法與其他限制自由的規定。
圖片來源:wikicommon
首先,道德警察比過去更活躍,更常出現在民眾視野裡,這個單位從 2006 年設立後,負責在街上巡邏並取締「舉止不符合伊斯蘭美德」的女性與男性,違規者會被請到警局「上課」,直到家人送來合格的衣服讓他更換,道德警察也曾出現攻擊民眾的事件。
在伊朗的第二大城馬什哈德,政府規定大眾運輸不得為違反規定的女性提供服務,甚至連在桌遊店玩遊戲都要男女分隔。另一個省份法爾斯的政府甚至表示,不想遵守規定的公務員應該要立刻被炒魷魚且不得領資遣費,直到他們願意「遵守法律」為止。

反頭巾法運動

2022 年 7 月 12 日是伊朗的「頭巾與貞節日」(Hijab and Chastity Day),政府與官方媒體會在這天宣揚並「教育」民眾穿戴頭巾與美德的關聯。伊朗國家電視台播放一部影片,由 13 位穿著綠色頭巾的女性表演舞蹈,搭配解釋古蘭經經文的旁白,滔滔不絕地說明遮蓋身體的重要性。
很明顯地,官方的「教育影片」並沒有達到它想要的效果,在這天,伊朗出現全國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女性在公車、火車和大街上脫下頭巾,並將標註「#No2Hijab」與「#WalkingUnveiled」的影片與照片上傳到社群媒體,引發迴響。後續有活躍的運動者被逮補、拘留,而一個月後,萊希卻是以更嚴苛的頭巾法來回應。

瑪莎.阿米尼之死,引發大規模示威

經過

2022 年 9 月,來自庫德斯坦的瑪莎.阿米尼到德黑蘭拜訪親戚,因穿著不符合頭巾法規定,而被道德警察逮捕,有目擊者聲稱阿米尼在警車裡被警察毆打。三天後,阿米尼在醫院死亡,警方表示阿米尼是因為心臟病發作才送醫,隨後家屬否認阿米尼有此病情。
在阿米尼過世的德黑蘭 Kasra 醫院前,爆發大規模的示威運動,並延燒到鄰近廣場。隔天,庫德斯坦省的薩蓋茲——阿米尼的故鄉,也聚集許多抗議民眾,他們脫下頭巾,高喊反對獨裁者與反對頭巾法的口號。從 2022 年 9 月 16 日開始的八十二天內,伊朗的群眾運動遍地開花,每個省份都出現過抗議行動,也包括較虔誠的城市馬什哈德。
圖片來源:Artin Bakhan on Unsplash
在許多地方,示威人士遭到伊朗警方血腥鎮壓,催淚瓦斯、塑膠子彈和真槍實彈都出現被用來鎮壓民眾,根據人權行動通訊社所做的分析報告,截至 12 月 7 日,這次全國性的群眾運動共有 481 人死亡,其中包括 68 位兒童與青少年;18,242 人被逮補,包括 605 位學生與 61 位記者。

與過去社會運動的差異

根據刊載在衛報的評論,這場全國性的社會運動有很多特徵,使它不同於過去其他示威活動,使其持續抗爭超過三個月、遭警力多次鎮壓仍保有再次燃起的能量。

訴求的多樣性

首先,它的參與者並不限制在單一的群體,過去伊朗發生多次以改善經濟為訴求的示威活動,參加者主要即是勞工階級。這次全國性示威雖然是以「頭巾法」為引爆點,在衝突規模提昇後,它的訴求很快就上升對政治體制的攻擊,國內各族群凝聚已久的不滿也一觸即發。
抗議民眾舉著「女性、生命、自由」的標語
圖片來源:Tianlei Wu on Unsplash
從運動裡的口號,即能看出訴求多樣性,從最顯著的「女性、生命、自由」(Women, Life, Liberty)、反抗伊斯蘭意識形態統治的「伊斯蘭教士統治的末日」(Death to the rule of the Islamic Jurist),到少數族裔的「從庫德斯坦到大不里士,都是貧窮、腐敗與歧視」(From Kurdistan to Tabriz, it’s all poverty, corruption, and discrimination)。

我們的穿著不關你的事

抗議者以脫掉或燒毀頭巾來表達對限制自由的不滿,他們同樣對伊朗國內的性別差距感到憤怒,在 2022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伊朗在全部 146 個國家中排名敬陪末座,是第 143 名,其中最不平等的是「政治參與」。
資料來源: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2, p. 198
2022 年 12 月,伊朗宣布已經解散道德警察,是否代表未來伊朗會對頭巾的限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然是眾所期望的結果,但效力能否持續到示威活動完全結束,仍是一個未知數。多數評論對伊朗此舉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法律不改,哈米尼與萊希隨時都可以重新將權力壓到人民身上。

示威青年的憤怒

在這次參與的群眾多,青年比例相當高,為什麼伊朗青年願意挺身參加運動?失敗的疫情控制是一個關鍵,加上惡劣的經濟狀況(伊朗在今年也遭遇超過五成的通膨,加上美國持續多年的經濟制裁也造成影響),改善生活看似一件無望的事。
萊希上任後,更積極通過限制網路的法案,伊朗人手機裡也要安裝 VPN 才能「翻牆」看到那些不符教義的內容媒體。許多青年希望伊朗能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國家,而非教義至上,根據機構統計,伊朗各年齡層都有逐漸世俗化的現象,其中 20 到 29 歲的青年只有 18% 遵守嚴格的伊斯蘭禮拜儀式。
一位分析家指出,即使是 2009 年大規模的伊朗綠色革命,也沒有如這次運動訴求政權更替,這給甫上任的伊朗政府一記重擊。

少數族裔

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俾路支人(Baloch)與庫德族(Kurd),與伊朗主流宗教不同,他們主要信仰的是遜尼派伊斯蘭教。在這次示威中,這兩個民族居住的區域也遭受極為嚴重的血腥鎮壓,在札黑丹,至少有 66 個民眾在被稱為「血腥禮拜五」的鎮壓中死亡。
這兩支少數民族居住的區域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被排除在國家主要的發展區域之外,內部的民族矛盾也加深他們的不滿。

運動的後續發展

伊朗全國性示威的衝突不斷升級,其中一個原因也包括政府不當的應對方式,拒絕與示威者溝通,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將示威者定錨為「暴動者」(rioters),也說暴動者是受到「境外勢力影響」,一位學生運動的領袖說哈米尼的行為是「將青年的憤怒歸因於國家的敵人,包括美國與以色列 」。
伊朗在 12 月 5 日因為傷害警察的罪行處決了一名示威者,此外也有多達 21 人在這次示威中被宣判死刑。即使在前幾天,議員 Nezamoddin Mousavi 才剛說政府會「關注人民真正的需求」,但處決的舉動更加深了示威者與政府間的矛盾。示威者在該週舉行三天的全國大罷工,給予政府更大壓力。

我們的討論

這次讀書會,除了瞭解議題之外,我們也希望針對「頭巾法」這項法規進行討論,法國在 2016 年禁止布基尼(burkini)、2010 年也通過禁止遮住臉部的「bulqa ban」,與伊朗強迫穿戴頭巾的有什麼不同?
In line with France’s laws on laïcité (secularism) it is forbidden to wear overt symbols of religion – including the Muslim headscarf – in government buildings, including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visitors).

-- EXPLAINED: Does France really have a hijab ban?
以下是討論的節錄:
  • Y & J:查到歐洲法庭的相關判決:如果不是禁止單一宗教,而是禁止所有宗教的服飾,就有正當性。
  • Kuan:法國的禁止宗教服飾雖然不是禁止單一宗教,但是實施上仍然容易針對穆斯林服飾,如布卡(bulqa)、尼卡布(niqab)。
  • 玠庭:伊朗的法律是刑罰,包括勸誡、罰緩和監禁,法國是行政罰,只有財產權的侵犯,仍有本質上的差異。
  • Kuan:問題可能在於執行法律時的判斷標準不明確,道德警察有很大的心證空間。
撰稿 / Kuan 校正 / 昱凱

延伸閱讀

avatar-img
9會員
21內容數
我們是一群因為想要突破同溫層、拓展視野、關心世界脈動而聚集起來的同好,每週六固定聚會,分享在國際新聞上的所見所聞,並深度討論。我們關心的地區橫跨世界各大洲、討論的議題包括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因為世界很大,讀書會很小,歡迎和我們有相同熱忱的朋友在線上和我們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國際新聞讀書會 的其他內容
美國期中選舉在萬眾矚目下落幕,所謂「紅潮」並未席捲國會,顯示前總統川普與共和黨影響力不如預期。 民主黨保住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共和黨則以微弱優勢掌控眾議院,國會由兩黨各掌控一院,為華府2023年重演「分裂政府」的狀態埋下伏筆,這恐怕會讓通過任何重大立法的機會變得渺茫,預料拜登總統未來兩年施政將在國會面
隨著2022卡達世足賽即將開幕,世界對這項全球賽事的矚目來到了最高點。然而與過去觀看世足賽那種熱血、期待不同,這屆卡達世足賽因為牽涉了太多爭議與醜聞,而讓眾多人權組織與球隊、球員都站出來發聲。11月12日的讀書會上,我們進行了卡達世足賽爭議事件的深入整理,尤其聚焦在勞權爭議上。
這周討論的新聞是關於馬斯克宣布將完成推特的併購交易。 馬斯克在今年四月首度拋出要併購推特的言論,中間幾經波折,終於在十月底宣布會在近期內完成這項交易,之後推特將下市、成為私人企業。 我們針對這件事探討大家對於一個公眾社交平台私有化的看法、是否擔心此舉將危及平台運作中立性或淪為特定黨派的操縱工具。 首
美國期中選舉在萬眾矚目下落幕,所謂「紅潮」並未席捲國會,顯示前總統川普與共和黨影響力不如預期。 民主黨保住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共和黨則以微弱優勢掌控眾議院,國會由兩黨各掌控一院,為華府2023年重演「分裂政府」的狀態埋下伏筆,這恐怕會讓通過任何重大立法的機會變得渺茫,預料拜登總統未來兩年施政將在國會面
隨著2022卡達世足賽即將開幕,世界對這項全球賽事的矚目來到了最高點。然而與過去觀看世足賽那種熱血、期待不同,這屆卡達世足賽因為牽涉了太多爭議與醜聞,而讓眾多人權組織與球隊、球員都站出來發聲。11月12日的讀書會上,我們進行了卡達世足賽爭議事件的深入整理,尤其聚焦在勞權爭議上。
這周討論的新聞是關於馬斯克宣布將完成推特的併購交易。 馬斯克在今年四月首度拋出要併購推特的言論,中間幾經波折,終於在十月底宣布會在近期內完成這項交易,之後推特將下市、成為私人企業。 我們針對這件事探討大家對於一個公眾社交平台私有化的看法、是否擔心此舉將危及平台運作中立性或淪為特定黨派的操縱工具。 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如果伊朗是開明的,警察就不會因爲頭巾的問題殺害一名女子;如果伊朗是保守的,國民應當會支持警察的虐殺行爲,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内發起反抗運動。爲何伊朗會呈現如此矛盾的一面?
Thumbnail
伊朗對其M60A1坦克進行升級,推出了新版本「薩爾曼402」。這次升級加強了坦克的防護、戰場感知和通訊能力,讓其更接近現代戰場的需求。雖然伊朗在技術上無法與西方完全媲美,但其對於舊款坦克的持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在面對北方鄰國的威脅時。這樣的案例亦可供其他國家在面對類似挑戰時借鑒。
2022年12月16日 來賓: 《香港01》國際新聞 評論主筆 劉燕婷 關注焦點: 今年9月13日,一名庫德族女子阿米尼,因頭巾的問題遭到逮捕,拘留期間意外死亡,竟引發伊朗全國性的抗爭。甚至有婦女摘下頭巾,以示抗議。至今延燒三個月,為什麼一個頭巾問題會引起這麼大反彈? 伊朗女性非戴頭巾不可?
Thumbnail
5月19日萊希(Ebrahim Raisi)意外墜機後,伊朗進入新一輪總統大選爭奪戰。
Thumbnail
伊朗對女性的暴行已成為國際組織和人權活動家關注的問題。這個國家目睹了女性反對對她們的道德限制的嚴重抗議行動,這些行動展示了以宗教名義的性別不平等,然而這些示威活動在22歲的馬莎·阿米尼(Mahsa Amini)死亡後升級了。據報導,她在醫院因傷勢嚴重而去世,她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政府標準戴著頭
Thumbnail
Maryam Mirzakhani 生於伊朗德黑蘭,女性數學家,專長於幾何學,研究領域包括泰希米勒理論、雙曲幾何、遍歷理論及辛幾何。自2008年9月1日起成為史丹佛大學的數學教授。Maryam Mirzakhani 為2014年菲爾茲獎得主之一,也是獲得這個數學獎項的首位女性及首位伊朗人。
Thumbnail
5月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的直升機,在伊朗東阿塞拜疆省(East Azerbaijan)「硬着陸」(hard landing)。
Thumbnail
可以說這是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擊。 所謂「有理」,就是要有原因和有道理,不能無緣無故地行動,要出師有名,要站在道德製高點上。 「有利」就是行動要符合利益,要有一定的效果、回報或勝利,不能做損害利益的事。 「有節」的意思是做事情要有所節制,要見好就收,不能無限制地擴大。 很明顯伊朗對以色列的反擊完全符合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Thumbnail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緊張狀態升級,兩國互相進行攻擊與反擊。國際社會表達對此事的擔憂,呼籲和平解決衝突。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如果伊朗是開明的,警察就不會因爲頭巾的問題殺害一名女子;如果伊朗是保守的,國民應當會支持警察的虐殺行爲,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内發起反抗運動。爲何伊朗會呈現如此矛盾的一面?
Thumbnail
伊朗對其M60A1坦克進行升級,推出了新版本「薩爾曼402」。這次升級加強了坦克的防護、戰場感知和通訊能力,讓其更接近現代戰場的需求。雖然伊朗在技術上無法與西方完全媲美,但其對於舊款坦克的持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在面對北方鄰國的威脅時。這樣的案例亦可供其他國家在面對類似挑戰時借鑒。
2022年12月16日 來賓: 《香港01》國際新聞 評論主筆 劉燕婷 關注焦點: 今年9月13日,一名庫德族女子阿米尼,因頭巾的問題遭到逮捕,拘留期間意外死亡,竟引發伊朗全國性的抗爭。甚至有婦女摘下頭巾,以示抗議。至今延燒三個月,為什麼一個頭巾問題會引起這麼大反彈? 伊朗女性非戴頭巾不可?
Thumbnail
5月19日萊希(Ebrahim Raisi)意外墜機後,伊朗進入新一輪總統大選爭奪戰。
Thumbnail
伊朗對女性的暴行已成為國際組織和人權活動家關注的問題。這個國家目睹了女性反對對她們的道德限制的嚴重抗議行動,這些行動展示了以宗教名義的性別不平等,然而這些示威活動在22歲的馬莎·阿米尼(Mahsa Amini)死亡後升級了。據報導,她在醫院因傷勢嚴重而去世,她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政府標準戴著頭
Thumbnail
Maryam Mirzakhani 生於伊朗德黑蘭,女性數學家,專長於幾何學,研究領域包括泰希米勒理論、雙曲幾何、遍歷理論及辛幾何。自2008年9月1日起成為史丹佛大學的數學教授。Maryam Mirzakhani 為2014年菲爾茲獎得主之一,也是獲得這個數學獎項的首位女性及首位伊朗人。
Thumbnail
5月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的直升機,在伊朗東阿塞拜疆省(East Azerbaijan)「硬着陸」(hard landing)。
Thumbnail
可以說這是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擊。 所謂「有理」,就是要有原因和有道理,不能無緣無故地行動,要出師有名,要站在道德製高點上。 「有利」就是行動要符合利益,要有一定的效果、回報或勝利,不能做損害利益的事。 「有節」的意思是做事情要有所節制,要見好就收,不能無限制地擴大。 很明顯伊朗對以色列的反擊完全符合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Thumbnail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緊張狀態升級,兩國互相進行攻擊與反擊。國際社會表達對此事的擔憂,呼籲和平解決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