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

含有「政黨」共 1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罵的就是你/妳》 編號:006 罷了又罷,誰是贏家? --- 有人說, 罷免是民主的力量,是人民對公僕的最後審判。 但你看看最近這幾年台灣的罷免案, 還有人真心相信這句話嗎? 不論是哪個黨執政、 哪個黨在野,罷免的劇本越寫越熟練。 標題永遠高舉「民意」,實際上,全都是黨意—— 政黨內部動
我是從小被深藍長輩洗腦,全家族、學校、甚至待過的好幾間公司都是深藍的。 覺醒的路程約是這樣: 2008-2019之間陸續被馬宋柯黃四位叛國政客騙 ​ 2008年被媒體洗到覺得馬是個形象清新的人、中國好棒棒, 多年後回頭再看,覺得這些媒體可以關一關。 約是2012或2013,曾現場聽過
Thumbnail
離7/26罷免投票的日子快到了,雙方陣營正在為最後的結果做最後的努力.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造勢拜票,檯面的下的網路KOL宣傳著自己的想法與理念,都是為了選民投下那一票同意/不同意罷免 台灣的政黨與選舉就如同宗教一樣,所以常看到立場不同的政治狂熱者用著不在一個頻道的言語互相吵架.一個人信一個宗教
夏德-avatar-img
2 天前
有人認為,民進黨架空國會,利用網軍和側翼鋪天蓋地對國民黨進行毀滅式地殲滅。 但我的看法是--要不是國民黨這麼爛,怎麼會讓民進黨有機會趁虛而入。 其實兩黨都一樣爛,只會做表面功夫,關乎民生議題、社會重大議題絲毫不在意。 忙著討好巴結各自的老闆(美國、中國),實際上就是在消耗台灣。 光是一個行人路權、高齡駕駛認知測驗、嚴懲重刑犯,都未見起色。 每天高喊人權,加害者還跟他談人權,被害者真是死不瞑目。 現在就算罷免某些立委,四年後捲土重來。 就問某些立委可以當選好幾屆,一當就是幾十年,究竟是立委爛?還是選民素質低落? 最好不要關注政治,會腦神經衰落。
傑克-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夏德 真的,看了政治上的這些破事真的是很傷害生命,現在有點懂屈原為何會這麼絕望了XD
在選舉季的街頭總是少不了選舉的標語或是旗幟,甚至候選人本人站在街頭短講或演說。疫情前在四國看到一群老人家在商店街街頭拿著手板呼籲大家要關心政治,要出來投票,那時大眾普遍對政治冷感,投票率極低。時至今日,經過疫情、通膨、外國人移居與旅遊問題,以及美國關稅議題的衝擊,日本人對於政治的態度似乎與疫情前
Thumbnail
傳義(R_Z_)-avatar-img
1 天前
我也曾在日本街頭看到候選人帶隊拉票的,估計跟隨的人數不會超過20人,像本文第二張相片那樣熱烈的,實屬罕見. 我覺得日本一黨獨大,雖然黨中有派,但在全國政策上不會差異太大,頂多是派系利益分配有別而已,所以日本人民對選舉很冷感,誰當內閣總理都沒差.
解璇玫-avatar-img
發文者
22 小時前
傳義(R_Z_) 照片的角度只有一半的人群,反應熱烈,讓我特地坐電梯上來看。 昨天去看了選舉結果,執政黨不過半,參政黨席次增加了13席,在日本的外國人某個程度是有些壓力的。 根據臉友表示,這次的投票率有超過55%。
本文探討臺灣罷免法制改革的歷史,從「鳥籠罷免」時代的高門檻限制,到2016年民進黨主導的鬆綁,以及2024年國民黨、民眾黨聯手修法強化身分認證的爭議。分析過程中,探討各階段修法背景、內容與衝擊,並反思罷免制度常態化後的社會影響及公民參與與濫用之間的平衡問題。
Thumbnail
台灣政壇的詭譎多變,在這幾年達到了高峰,過去屬於泛綠色彩的幾位政治人物,如柯文哲與黃國昌,相繼與民進黨反目成仇。柯文哲創立的民眾黨,與國民黨結盟,黃國昌則在時代力量泡沫化後,投向了民眾黨。形成了綠營與藍白聯盟分庭抗禮的局面。就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最近所做的台灣民眾政黨偏好趨勢來看,綠營與藍白聯盟....
Thumbnail
藍田-avatar-img
2025/07/15
這篇文章所說的所謂藍綠板塊僵化與其說是事實判斷倒不如說是台獨死忠者的期盼,所謂藍綠板塊僵化說穿了就是統獨對立,統獨對立在台灣持續了近四十年早已成了炒冷飯,所以版主所說的「綠營的支持者很團結很難裂解」恐怕不是事實,先不說未來中共垮台中國民主化後台灣人放棄台獨的可能性,即使現在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對待台灣的態度(例如賴清德政府對於台積電可能變成美積電軟弱得如同美國衛星國)也很難讓年輕人有熱忱去支持台獨,更別說若台海戰爭爆發則台灣毫無勝算一事已愈來愈明顯難以遮掩,無怪乎民眾黨的年輕人支持度會威脅到民進黨,民眾黨的選票不是來自於搶藍營而是來自於年輕人,台獨死忠者例如版主不願面對"「綠營的支持者很團結很難裂解」恐怕不是事實"的事實,然而不願面對事實的態度無法改變正在發生的事實。
知識過載時代的民主困境:當多數人被迫「掉隊」 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複雜化,現代人所需掌握的知識與資訊量遠超過過往任何一個時代。根據 OECD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當代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所需學會的知識密度,已經是 20 世紀初期的十數倍以上。一份 2019 年的教育趨勢研究報告更指出,現今高中畢
一個南非出生的億萬富翁,能否用Tesla和SpaceX的成功模式顛覆美國政治?當科技巨頭遇上政治現實 2025年7月5日,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在X平台上宣布了一個震撼政壇的消息:「美國黨正式成立,還給你們自由。」這個看似簡單的社群媒體貼文,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政治野心?
Thumbnail
台灣當前的政治狀況為什麼沒有代表人民群眾的第一勢力?
很多時候,阻撓改革、阻撓革命的,不是資產階級這類既得利益者,而是人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