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

含有「難民」共 1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周末看了一些電影,當中有兩部個人格外喜愛,分別是《兄妹之地 》與《艾諾拉》。 《兄妹之地》由兩位新手伊朗導演共同創作,故事透過三個篇章,橫越 20 年的時間跨度,呈現阿富汗難民流亡至「兄弟之邦」伊朗後的生存境遇。而《艾諾拉》則透過更成熟的影像與敘事編排,展現了獨立影人西恩貝克對他者真誠且細緻的關懷。
Thumbnail
攝影:梁寒衣/設計:Nicole 溯洄從之 —當菩薩遇見凡夫,關于電影《Welcome》 ——梁寒衣 獨念海之大, 願隨天與行。 ——范伯子 (翻拍自網路)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
Thumbnail
《阿穆的生存之道》,是一部關於巴勒斯坦難民的影集,並且藉由這個特殊的身分,來呈現巴勒斯坦人所面臨的困境;儘管主角「阿穆」並不算是一個討喜的角色,但這樣的設定卻也讓這個世界與國際政治的荒謬性,更尖銳地被呈現出來。
Thumbnail
5/5阿穆的生存之道
真正的援助是甚麼? 任何人都可以出去捐贈衣服和釘帳篷,可是,有多少人可以來森林裡打坐,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心呢? 只要我們仍不知該如何給人類的心「穿衣」和「喂食」一天,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永遠會有難民的問題。」
Thumbnail
論  非洲難民遷徙與日本居留許可之裁量權 首先,謝謝那些正面、負面的流言 希望國際人權議題與移民、難民居留許可政策能更加受到重視 從非洲喀麥隆一路到日本東京鎌倉的難民 經辯護士(律師)、有力人士幫助那長年在日難民居留權、身心折磨與巨大苦難,而在我身上,成為過去與傷疤的苦何以比擬?
Thumbnail
《40步的距離》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以當地敏感議題為探討點。故事敘述台拉維夫夏皮拉社區有兩所學校,一所是信仰猶太教的宗教學校,另邊則是多文化背景的社區小學,兩校的距離只有約40步,但彼此信仰、國族認同和學校發展願景不同,使兩邊校區有著難解的矛盾,但捲入這些矛盾的孩子們,卻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
Thumbnail
隨著TikTok在美國可能面臨封禁的消息傳開,大批「TikTok難民」開始尋找新的內容創作與娛樂平台,而小紅書竟意外成為這些用戶的熱門選擇,不僅在美區App Store登頂免費榜首,更在短短數日內迎來了流量洪峰。本文將為大家剖析為何TikTok難民選擇湧入小紅書,以及這對平台和用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可哥哥你是個好人,對吧?」
Thumbnail
『你這個矮子涼,應該多向年紀最小的養寶寶學習學習。』🤣🤣🤣
  神殿一天的開始,始於凌晨六點的『晨祭』。   值殿使為了每天的『晨祭』,四點半就要起床。其他人可以在晚間七點夜祭之後自由就寢,值殿使還必須把當天所有的文書審批完才能夠休息,文書資料包含市政府發過來的公文、總本殿那邊的教諭以及仙兵團發過來的情報概要,如果這個位置不是每個月輪流,負責這種行政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