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所有政大台日課程參與者們:第一次線下參與期末發表雜感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灣太強調勝者全拿的思維,但其他人呢?」在這次工作短暫回台某個行程中,開車來接我的老師這麼問道。

對啊,其他人呢?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是站在台上領獎、頒獎、講評的人,那大家該怎麼辦?偶爾為台灣之光驕傲、講講自己朋友或以前校友有什麼豐功偉業沾沾光,然後一輩子為自己的平庸感嘆嗎?

我就懷著這個疑問,還有一些無法精確表達的答案參加了期末提案發表會。

網路文章“自己的時區”應用篇

時間往前追溯。

我禮拜二剛聽完之前在日本帶過的同學們發表,是一直以來在計畫中幫很多忙的兩個女生作為代表上台。其中一個聊到,她在日本時,看身邊每個同學提案都已經成形,只有自己是一張白紙時,每天心情緊張又焦慮。

直到某天,她跟另一個同學牽著腳踏車,走在斜陽下的上坡準備回家時,兩個女生對於即將到來的提案有一段對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妳不要太擔心」我猜那段對話內容很多,但無論在這次發表,或更早之前,她總是會強調當初被鼓勵那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raw-image

這句話我第一次看到是在網路文章,當時也是印象深刻。內容大概是在說每個人能達到各種成就的時間點,還有人生時期都不一樣,沒有順序,也沒有輸贏,大家都活在自己的節奏中,不用太羨慕別人,也不要太苛求自己,在當下全力以赴,該發生的總會發生。

我想這些國立前段大學裡面的優等生,在升學這場大型生存遊戲中一直都屬於勝利的一方,所以大家面對自己“輸”或是“落後”這些事不是很習慣吧?要怎麼在台灣這個追求快狠準的地方,找回自己的時區、自己的節奏跟自己的價值,成了我們一生最大的功課。


除了計畫完整度跟商業價值外我們該根據什麼排名?

轉眼間到了禮拜五,這次的台灣行也到了尾聲。

說起政大的台日課程推進可說是一波三折,原本在2019年時,這個課程是台灣與日本的學生老師們,共同在台灣跟日本兩邊上課、提案才算完整,但因為疫情影響,日本人飛不過來,台灣人也很難飛過去,就這樣用線上的模式撐了兩年,今年台灣同學總算第一次去了日本,第三次的台灣發表會,我也總算親臨現場,感受最終發表那種會場緊繃的氛圍。

raw-image

作為這個課程最初的經營團隊成員,也是唯一的日本窗口跟翻譯,能在現場看到每個同學跟老師,心情可說是開心又緊張。以前在線上的時候可以慢慢看流程,休息時間把鏡頭關上就彷彿完全切斷跟台灣的連結,但在現場完全不同,準備時間跟其他評審老師寒暄交換名片,休息時線上跟日本老師確認流程,設備架好還要看我怎麼走位...走位!?位子換來換去時,邊懷念以前我也只是螢幕上一張臉的時代,邊覺得新鮮,卻一邊也怕動作太慢拖到時間。

疫情後,更讓人了解大家能相聚是一件多麽難能可貴的事。

前一天老師看穿我悶騷又愛出風頭的個性,開口問了「你這次要不要當評審?」要是小時候我應該會假裝不要但是其實很想要的說「好啦,你都講了我就勉強當一下好了。」但想了想,我在接觸了教育以後非常不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幫人排名。

raw-image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功跟失敗經驗,也會有自己個性上的喜好,我們這種活了大概40年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也會依照自己那套當作標準來處世,但現在世界瞬息萬變,不要說國際社會,就連國內流行都可能在一天內風向變了好幾次,沒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把握勝利方程式的我,到底有什麼資格幫人排名?(退一步講,我也不覺得有任何一個評審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在任何產業跟時代都無往不利)

雖然推掉了評審,但發表尾聲,我還是接下講評的最後一棒。

我嘴很殘,當下可能沒辦法表達的很好,就在這裡整理一下想跟大家講的話。

給參與的同學們

課堂上需要排名,所以評審們會依自己的經驗試著把提案中的指標量化,分出高低;但是商業可以依獲利評價,人生的價值卻沒辦法用金錢當指標來評價。

能評價自己人生價值的只有我們自己。

有些人一輩子都被錢追著跑,有些人出生到死都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我不知道大家屬於哪一種,但出了學校,相信大家一輩子多數提案都會受到商業模式的考驗,所以現在還是學生的時候,就多想想錢以外的事吧!想想你們自己,想想那個出了社會後講出來可能會被笑的那個夢想是什麼吧!

成功跟失敗都只是過程,如同我們從生到死也是個過程,不要被短暫的結果絆住,好好享受這些過程吧,每個提案、每個想法跟每個人被放在對的地方都有價值,在找到對的地方之前,好好呵護那些沒有被重視、沒有得獎的夢想,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永遠不要忘記那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自己。

這段話送給你們,也送給現在的我,希望大家相互勉勵,一起成長。

raw-image

給經營團隊跟幫忙的學姊們:

從我到了協力隊開始到任期結束,加賀三年瞬間就過去了,而PLUS KAGA跟光輝塾的精神,相信大家在這幾年台灣執行經驗中,也漸漸可以貼近日本「不把重點放在解決地方議題,而是重視每一個有夢想的個人」這個想法。

台灣怎麼提案都很重視“評價”,而評價中又會以賺錢當作最終指標。

曾經的我是對社會影響力、夢想、價值這些錢以外的東西嗤之以鼻,但現在,我對這些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想法。人活著總是要賺錢,但多數人總要接受自己不會是最厲害、賺最多錢那群人,其中也包括我。

我真的那麼缺錢嗎?除了溫飽以外,我究竟想透過賺錢這件事來證明什麼?我想一直往下探究深掘,這題就會連結到支持人們活下去最根本的動力。

我們都活著,但我不想只是活著,我想做的更多。

到了這個年紀台灣跟日本之間就是一張機票跟兩個多小時的距離,但想把日本的想法跟台灣的想法相互結合,甚至用來相互檢討驗證,創造新的文化,這是多麽不容易,除了第一關語言外,我們還要面對更多價值觀上的矛盾,能做到這個程度,大家都很不容易。

檢討會結束,雖然執行上有很多瑕疵,但更多的是沒有被講出來的優點,大家辛苦了,很感謝有你們在,我才能延續自己想做的事,也希望你們過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希望這個社群能延續下去,有一天壯大到成為能接住每個夢想的地方。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我不是老師,你們也不是學生,我們大家都是成年人,只是出生順序不同,沒有誰指導誰什麼或是誰欠誰什麼這件事。(上述對象不包括本課程其他評審老師跟專任老師,你們大家都是老師我沒說你們嘿!)

再次感謝各位參與與協助,這個禮拜很充實,我們有緣再相會!


題外話:台灣人對日本同學他媽的有夠溫柔,發表講中文卡關大家都溫暖包容鼓勵,我在日本求學之路一路上發表時只看過日本人的冷眼...只有得獎跟拿名次的時候大家才會稍微有一點點點關心。敬告各位想到國際上發展但是還沒去的男性同胞,華人男性種族劣勢滿滿,大家要有心理準備,然後君臨生態系頂端的是歐美人女性,我想這不用多說明。難怪那麼多日本人都愛台灣,要是我是日本人我他媽的也超愛好嗎!!我愛台灣!!(淚)

題外話2:剛上完照片再度感慨我到底怎麼把自己吃得那麼肥Q_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eta-avatar-img
2023/01/27
勝者全拿並非只有台灣,而是大部份資本主義的國家,皆是如此。就連感性的文學、音樂、繪畫,也都有所謂的排名,排名前面的作家,也幾乎全拿,底層的創作者,卻得面對可能吃土
可以去看一本書叫《大器可以晚成》,裡面有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這件事情,分析的還蠻透徹的,我有寫閱讀心得,並製作成podcast,分享給你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7
可惜我閱讀習慣很差ww不過podcast倒是可以聽一下,感謝推薦
Neo one-avatar-img
2022/12/21
題外話真的是重點🥲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23
德國那邊應該更明顯?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5.9K會員
256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針對日益嚴重的網路攻擊威脅,本文探討沖繩美軍基地與日本基礎設施所面臨的風險,並分析美日合作的重要性。文章訪問了前美國網路司令部司令官保羅・中曾根和麥可・羅傑斯,他們強調了中國的網路攻擊潛力、民間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以及強化美日合作以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5/06
針對日益嚴重的網路攻擊威脅,本文探討沖繩美軍基地與日本基礎設施所面臨的風險,並分析美日合作的重要性。文章訪問了前美國網路司令部司令官保羅・中曾根和麥可・羅傑斯,他們強調了中國的網路攻擊潛力、民間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以及強化美日合作以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5/02
專訪歐亞集團研究員阿曼達・蕭,探討川普政府時期中臺關係、臺灣有事風險,以及2027年臺海衝突預測的可能性。蕭指出,川普政府對臺政策不明朗,中方動作試圖避免引起美國注意,2025年發生有事的風險相對較低。她強調區分「能力」與「意圖」的重要性,並指出建立軍方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對於防止衝突升級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5/02
專訪歐亞集團研究員阿曼達・蕭,探討川普政府時期中臺關係、臺灣有事風險,以及2027年臺海衝突預測的可能性。蕭指出,川普政府對臺政策不明朗,中方動作試圖避免引起美國注意,2025年發生有事的風險相對較低。她強調區分「能力」與「意圖」的重要性,並指出建立軍方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對於防止衝突升級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5/01
琉球朝日放送報導探討「臺灣有事」情境下,美軍基地脆弱性與潛在核武衝突的風險,特別關注沖繩的處境與日本整體的國安策略。哈德遜研究所專家指出,美軍基地防禦不足,分散部署至民間機場有助提升戰力,但美中核衝突的可能性也升高。專家呼籲日本政府應誠實面對國民,說明利害關係,並促進全國性安全責任分擔。
Thumbnail
2025/05/01
琉球朝日放送報導探討「臺灣有事」情境下,美軍基地脆弱性與潛在核武衝突的風險,特別關注沖繩的處境與日本整體的國安策略。哈德遜研究所專家指出,美軍基地防禦不足,分散部署至民間機場有助提升戰力,但美中核衝突的可能性也升高。專家呼籲日本政府應誠實面對國民,說明利害關係,並促進全國性安全責任分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走進台大的快閃 台大從過去到現在匯聚著知識、學術、文化、人才的學術勝地,對於我這個粗裡粗氣,連寫個考卷日期都會寫錯的學生,只能說台大就是「風聞」有這間大學,加上之後都在中部以南活躍,也連校園一步都沒踏進過。 <<請各學員我們下週上課的地點在台大森林系教室集合,記得一定要到>> 看完森林療癒課程
Thumbnail
走進台大的快閃 台大從過去到現在匯聚著知識、學術、文化、人才的學術勝地,對於我這個粗裡粗氣,連寫個考卷日期都會寫錯的學生,只能說台大就是「風聞」有這間大學,加上之後都在中部以南活躍,也連校園一步都沒踏進過。 <<請各學員我們下週上課的地點在台大森林系教室集合,記得一定要到>> 看完森林療癒課程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感謝JTBA日本台灣生技協會會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在台北的一間咖啡廳分享日本留學有關的相關資訊以及心得感想。對我而言,雖然是以講者的身分參加這場活動,但是我其實也從聽眾的回饋當中獲益良多,感受到了當時決定要赴日前的那種正向的積極能量。 這篇文章整理了活動紀錄以及我覺得關於日本留學很重要的幾個Q&A
Thumbnail
感謝JTBA日本台灣生技協會會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在台北的一間咖啡廳分享日本留學有關的相關資訊以及心得感想。對我而言,雖然是以講者的身分參加這場活動,但是我其實也從聽眾的回饋當中獲益良多,感受到了當時決定要赴日前的那種正向的積極能量。 這篇文章整理了活動紀錄以及我覺得關於日本留學很重要的幾個Q&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