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會讓體質變敏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自從修行之後,逐漸變得「敏感」了;不僅是體質變敏感,比如有干擾會感受的到,甚至腦識中會出現畫面。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每日和人打交道時更敏感了,比如有時說話不得當、或處理事情的方式得罪了人,基本上都可以敏感的感覺到。就像能聽到對方心裡的感受一樣,這除了方便自我反省,也可以及時想辦法糾正,及時做彌補。

另外,對事情發展的預測也更準確了,這種敏感對工作和生活的幫助都很大。非常感恩修行後,自己逐漸的轉變;尤其是找到了人生的目標,讓每日的生活都變得有意義。太感恩能有緣接觸牟尼精舍了,感恩有佛菩薩、阿伯、精舍師兄姐們提供這麼好的修行平臺。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精神要有寄託,要樂觀面對每一天,人就是要有自信,人家才會相信。」

某日週一清晨在等火車去上班,聽到身旁三人的對話。一位年紀約五十歲的大叔,問一位十幾歲的女孩:「上個週末過得好嗎?」女孩說:「很無聊!」接著女孩又問旁邊一位十幾歲的男生:「你呢?」他說:「什麼都沒做!」

我當下聽了心裡很感歎,回想自己在遇到精舍之前,也跟他們一樣,不知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自從跟隨精舍的修行腳步後,勤消業障,努力提升自己,生活過得相當的充實,永遠都是被追著走,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還能精神飽滿的面對每一天,不得不說,佛法的力量真的太偉大了!

(分享完畢)

修行的確會讓人變得「敏感」,最先開始的敏感,是身體的敏銳度會變強,比如被干擾或身上有黑氣時,能更明顯的感覺到異樣,進而起到保護作用,提醒自己要及早預防或處理。再來的敏感,是對自己的身口意會處處小心,若自己發出不善的意念、說出不當的話語、做出不妥的行為,能更敏銳的當下感受到。比起修行前的「不知不覺」,修行後,敏感度提升後的「先知先覺」,能讓自己少犯許多錯誤,或者提前避免掉許多意外。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唸經唸到失神,沒有專注,是心沒有在經上。口誦心要轉,否則不是你轉佛經,而是被經轉。唸佛三昧是唸佛唸到心識清明、一心不亂,唸經亦如是,要唸到與佛菩薩相應,須將經文意思內化,就像將食物吞下去後,要好好消化,吸收營養,才能有所成長。」

正值歲末年終,當您正盤算著家裡如何除舊佈新時,也要盤點這一年的修行,自己的壞毛病改了多少?自己傲慢張揚的個性柔軟了多少?自己凡事推拖拉的習氣去除了多少……?如果您的回答是「還好」、「沒有感覺」,那表示您這一年唸的經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因為道理懂了便會去做,沒有去做便是道理沒懂,或是道理只懂了一半。

要測試自己的修行有沒有進步的方法,便是日常生活和人的相處對話。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曾說過一段話:「我站在一樓,有人罵我,我聽到了很生氣。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太清楚,我以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樓,有人罵我,我根本聽不到,也看不見。一個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沒有高度;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會不可思議。」若修行若干年後,依然還有聽不順耳的話、依然還有看不順眼的人,請代入上述智者的話,看看自己目前站在哪一樓!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放大心胸,以前認為的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修行說來是「減法」,將自己的陋習一一減除,將貪心、自私、抱怨、瞋恨……等種種的不善心一一減除。《六祖壇經》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佛法的修養並非依靠外來的感應加持,而是有「自知」的能力,能更細緻的做到向內反躬自省,滌除陋習。人生的意義,不是刻意向外追求功名利祿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向內看見自己擁有的,把它散播、分享出去。

阿伯說:「干擾有時是一種歷練與經驗,請正面看待它。有時是逆增上緣,是來成就你;雖然有時令你手足無措、思緒大亂,但雨過天青,你又重生一次,生命的韌度又加強一些。」回首來時路,我們每個人都走了好遠的一段路,每一步足跡都在不知不覺中化作成長的養分,刻劃成我們對人生深層的體悟。走過的路不會浪費,而是充滿對生命的感激。歲末年終,願每個人回顧這一年,都能大聲的說:「這一年,收穫好多!」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自從修行之後,逐漸變得「敏感」了;不僅是體質變敏感,比如有干擾會感受的到,甚至腦識中會出現畫面。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每日和人打交道時更敏感了,比如有時說話不得當、或處理事情的方式得罪了人,基本上都可以敏感的感覺到。就像能聽到對方心裡的感受一樣,這除了方便自我反省,也可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自從修行之後,逐漸變得「敏感」了;不僅是體質變敏感,比如有干擾會感受的到,甚至腦識中會出現畫面。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每日和人打交道時更敏感了,比如有時說話不得當、或處理事情的方式得罪了人,基本上都可以敏感的感覺到。就像能聽到對方心裡的感受一樣,這除了方便自我反省,也可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看到兄長的發展,讓我深深感觸,人要成功必定得付出努力,還要有堅忍的意志力以及機緣、善緣。本身的福報也很重要,過去世有修福,本世就會較順遂;但人活著就會漸漸地損耗福報,所以人活在這世間要多行善事,累積福德資糧,還要時時善護念,避免因妄想惡念在無意間損耗福報。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看到兄長的發展,讓我深深感觸,人要成功必定得付出努力,還要有堅忍的意志力以及機緣、善緣。本身的福報也很重要,過去世有修福,本世就會較順遂;但人活著就會漸漸地損耗福報,所以人活在這世間要多行善事,累積福德資糧,還要時時善護念,避免因妄想惡念在無意間損耗福報。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識乾淨了,較不會召感干擾。」   人生的考驗真的無所不在,處處都有。在銷過去世修偏的業力(外道願)和魔性期間,我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還有生活中的事,若有異常,就會將之記錄下來。   今年初做了一個夢,夢見佛菩薩形象的比丘,我與一位男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識乾淨了,較不會召感干擾。」   人生的考驗真的無所不在,處處都有。在銷過去世修偏的業力(外道願)和魔性期間,我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還有生活中的事,若有異常,就會將之記錄下來。   今年初做了一個夢,夢見佛菩薩形象的比丘,我與一位男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偏移非一時,而是累積而來;被沖犯到會影響心性,久了會養成習性,需要有人指導、導正。」   「習性,習慣個性,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要明心見性,是要時間的;過去就算了,該面對的還是要處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之前的個性剛強、黑白分明,常會為了朋友的事出頭與人槓上。好幾年前,因為朋友的事槓上我們課長。那幾年的時間,常被課長藉故找麻煩,那段時期常萌生「辭職不做」的念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之前的個性剛強、黑白分明,常會為了朋友的事出頭與人槓上。好幾年前,因為朋友的事槓上我們課長。那幾年的時間,常被課長藉故找麻煩,那段時期常萌生「辭職不做」的念頭。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來磨(考)你的人,要懂得轉念,要用感恩的心快樂地做,如此這般,考試方能通過,爾後堅持以相同方式處事,心性就能提升。」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來磨(考)你的人,要懂得轉念,要用感恩的心快樂地做,如此這般,考試方能通過,爾後堅持以相同方式處事,心性就能提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