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點門檻的電影,他的門檻在於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電影? 甚至對電影歷史有一點了解,就擬似《從前有個好萊塢》,在講過去好萊塢的歷史慘案。這部電影就是專門給愛電影的人的一種警訊,迷電影越重,看這部片就越有影射。
達米恩查澤雷導演的新片,一樣沒脫離掉夢想這個命題,這次在講好萊塢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這期間的過渡,有多少明星因為挺不過這種革命,而不被人需要,而走上絕路。一提到默片革命到有聲電影的代表作,當然就是《singin in the rain》,他拿這部片來開刀,這個號稱歷史上最偉大的歌舞片,降臨到這個世上時候,背後有多少明星因為他的光芒太過鋒利,而被摧毀一輩子,聲音不好聽,就不用當演員,即便之前是在偉大的明星。而當我們這些影癡、影評人,在歌頌一部神片終於誕生,喝采電影的進化,但這背後有多少人就因此經不起時代進化,而毀於一旦。
singin in the rain還只是第一個開刀對象,還有多少部電影曾經是那個神片?創舉? 2001太空漫遊? 魔鬼終結者2? 甚至是月球之旅,還提到歷史上第一部動態影像Abe Edgington,近代到駭客任務、阿凡達。這種對電影革新上的不勝唏噓,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電影進步有多美好,卻看不見被進步所淘汰的那些人是怎麼走上絕路。
導演那種《la la land》的天真浪漫,這部電影幾乎是復刻上去,爵士樂啦! 電影夢啦! 明星夢啦! 連配樂都雷同、連歌舞的感覺也雷同,先前艾瑪史東那角色,跟這部瑪格羅比在想的事情一模一樣,想當電影明星、發光發熱、成就一番大事業、永遠都要跟現實唱反調,現實越要打敗你,你就越是死不放棄,所以la la land很棒的地方在於,他完全同理到懷抱夢想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這部電影當然也是,而且還是針對電影夢這種人。
好像拍電影,真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可以逃避現實。現實多慘,電影就多美好,電影就是這種功能不是嗎? 現實的狗屁倒灶都夠多了,如果沒有一個電影幫你平衡這種無奈,那人生不就很負面嗎? 可是這都只是電影前半部分,前半部分就已經演完所有la la land的意義了,而且還是很前面就演完、就實現了,那後面到3小時結束這一大段在演什麼? 演圓夢的代價。
很殘酷的一個事實,人是怎麼被時代的改變給摧殘,即使你再努力想去達到自己的夢想,如果時代不允許你存在,要把你從一個好萊塢明星,一瞬間變成一小丑,是很容易的。明星與小丑,可以是一夜之間,而且這種事情在電影界,永遠都再發生,不是只有那個年代。這種事,也不只有拍電影的人才會有,我想是每個有夢的人都會面臨到,就像李滄東的《薄荷糖》。
好像完成夢想這件事,最重要不是靠努力,而是靠你有沒有活在對的時代,但人永遠都不知道,你的時代適不適合你的夢想。如果不努力會後悔,但事實證明,努力會更後悔的人也不少,只要你活錯時代,一切都沒用。努力沒用還算幸運,但如果努力卻害你更慘,那痛哭流涕吧
給那些有電影夢的人一個警訊,你的夢會被宿命給打倒。難以想像這導演還拍過la la land。
順便提一下,陶比在片中的表現,很驚人。好久沒有看到他發揮了。
然後,這部電影我年假第一天就去看,也是他上映的第一天,結果呢? 包場! 其他片都爆滿人,唯獨這片沒半個。看來瑪格羅比跟布萊德彼特的吸引力,已經不比當初了,然後他們兩個在片中又剛好演到殞落的好萊塢明星。